許宏
《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一 (1)
卷之一 (1)
1. 湯議
議曰:少陰病,下利脈微者,與白通湯,服之利當止。若利不止,厥逆無脈,乾嘔煩者,乃寒氣太甚,內為格拒,使陽氣逆亂也。故加豬膽汁、童便二物,以和其陰。《內經》曰:逆而徒之,則格拒解也。
白話文:
我這樣解釋:如果患有少陰病,出現下痢且脈搏微弱的情況,應服用白通湯,服用後下痢應會停止。但如果下痢仍未停止,且出現四肢冰冷,脈搏微弱,乾嘔及煩躁的症狀,這表示寒氣過重,體內產生阻礙,導致體內的陽氣紊亂。因此,我們需加入豬膽汁和童子尿兩種成分,來調和體內的陰氣。根據《內經》所述,反向調理,就能解決這種阻礙問題。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