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鏡內臺方議》~ 卷之七 (1)
卷之七 (1)
1. 四逆湯證
少陰病,脈沉者,急溫之,宜四逆湯。
大汗,若大下利而厥逆,以四逆湯主之。
大汗出,熱不止,內拘急,四肢疼,反下利,厥逆而惡寒者,四逆湯主之。
下利,腹脹滿,身疼痛者,先溫其里,乃攻其表。溫里宜四逆湯,攻表宜桂枝湯。
吐利,復汗出,發熱惡寒,四肢拘急,手足厥冷者,四逆湯主之。
吐利,小便複利而大汗出,下利清穀,內寒外熱,脈微欲絕者,四逆湯主之。
脈浮而遲,表熱裡寒,下利清穀者,四逆湯主之。
少陰病,飲食入口則吐,心中溫溫欲吐,復不能吐,始得之,手足寒,脈弦遲者,此胸中實,不可下也,當吐之。若膈上有寒飲,乾嘔者,不可吐也,急溫之,此屬四逆湯。
自利不渴,屬太陰,以其臟寒故也,宜四逆湯。
傷寒,醫下之,續得下利清穀不止,身疼痛,急當救裹;後身疼痛,清便自調者,急當救表。救裹宜四逆湯,救表宜桂枝湯。
白話文:
[四逆湯症]
-
若患有少陰病症狀,且脈象顯得沈重,應立即施予溫熱療法,使用四逆湯為宜。
-
如果大量出汗或嚴重下痢導致四肢厥冷,應以四逆湯作為主要治療。
-
若大量出汗後仍持續發熱,身體內部感到緊繃且四肢疼痛,並出現反覆下痢、四肢厥冷及畏寒等症狀,宜用四逆湯治療。
-
下痢、腹部脹滿加上全身疼痛的情況,應先溫暖體內,再處理表面的問題。溫暖體內可用四逆湯,處理表面問題則適用桂枝湯。
-
若有嘔吐、下痢後再出汗,並伴隨發熱、畏寒、四肢緊繃、手腳厥冷等症狀,四逆湯為主要治療方式。
-
嘔吐、下痢,加上小便頻繁且大量出汗,下痢物質清澈如穀物,呈現內寒外熱,脈象微弱的情況,四逆湯為主要治療方式。
-
脈象浮動且緩慢,顯示表熱裡寒,下痢物質清澈如穀物,四逆湯為主要治療方式。
-
少陰病患者,食物入口即吐,心裡有噁心感但又無法真正嘔吐,剛開始有這些症狀時,手腳冰冷,脈象弦且緩慢,這表示胸中有實邪,不宜使用瀉下法,應採用催吐法。若隔膜上存在寒性飲液,幹嘔的患者,不可催吐,應立即施予溫熱療法,這情況適合使用四逆湯。
-
自己拉肚子但不口渴,屬於太陰病,因為臟腑寒冷所致,宜使用四逆湯。
-
患有感冒,醫生使用瀉下法治療,之後持續下痢且排泄物清澈如穀物,同時身體疼痛,應立即進行救治。如果之後身體疼痛消失,排便正常,應立即處理表面的問題。救治體內應用四逆湯,救治表面問題則宜使用桂枝湯。
2. 四逆加人參湯(五十八)
治霍亂,惡寒脈微,而複利,利止,亡血也,此方主之。
四逆湯加人參一兩。
右如法。
白話文:
這是在治療一種疾病,類似我們現在所說的急性腸胃炎或食物中毒,患者會感到極度寒冷,心跳微弱,並且持續的腹瀉,當腹瀉停止後,這表示體內已經嚴重失水及流失血液,這時就應該使用這個處方。
這個處方就是在原本的四逆湯中,再加入一兩的人參。
應依照上述方法進行調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