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文採

《醫方選要》~ 卷之十 (6)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6)

1. 婦人門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八分,食前服。

紅花當歸散,治婦人血海虛竭,或積瘀血,經候不調,或斷續不定,時作腹痛,腰胯重疼攻刺,小腹緊硬,及室女月水不通,並宜服之。

紅花,紫葳,牛膝,白芷,蘇木(各一錢),桂心(三錢半),當歸(用尾),劉寄奴(各二錢),甘草(半錢),赤芍藥(三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酒一盅,煎至一盅,空心服。

伏龍肝散,治血氣勞傷,衝任脈虛,經血非時注下,或如豆汁,或成血片,或五色相雜,臍腹冷痛,經久不止。

伏龍肝,麥門冬(去心),赤石脂(各一錢),熟地黃,艾葉(炒,各一錢半),當歸(炒),川芎(各二錢半),肉桂(去粗皮),乾薑(炮),甘草(各半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棗二枚,煎至一盅,食前服。

六神湯,治血氣不足,肌體煩熱,四肢倦怠,飲食不進。

川芎,當歸,白芍藥,熟地黃,黃耆,地骨皮(各二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遠服。

延胡索湯,治婦人室女七情所感,血與氣並,心腹疼痛,或連腰脅,甚作搐搦;一切血氣,經候不調,並宜服之。

延胡索,蒲黃,赤芍藥,片薑黃,當歸(各一錢半),乳香,木香(不見火),官桂(不見火),沒藥(各一錢),甘草(半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一盅,食前服。

柴胡散,治婦人寒熱體瘦,肢節疼痛,口乾心煩,不欲飲食。

柴胡,赤茯苓,黃耆,白朮(各一錢),麥門冬(三錢),鱉甲(醋炙,二錢),人參,地骨皮,枳殼(麩炒),生地黃,桑白皮,赤芍藥,桔梗,甘草(各半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煎至八分,不拘時服。

斷下湯,治婦女衝任氣虛,崩中漏下,經脈不調,每遇月候將來,臍腹腰腳先痛,漸減飲食,四肢乏力,及帶下、三十六疾悉能療之。

人參(去蘆),熟地黃,艾葉(醋炒,各一錢),海螵蛸(燒灰),當歸(洗,各二錢),川芎(七分),乾薑(炒,五分),阿膠(蛤粉炒成珠,七分半)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前服。

涼血地黃湯,治婦人血崩不止,腎水陰虛不能鎮制包絡相火,故血走而崩也。

生地黃,當歸尾(各一錢),黃連,黃柏,知母,藁本,川芎,升麻(各四分),紅花(一分),柴胡,防風,羌活,黃芩,細辛,荊芥,蔓荊子,甘草(炙,各二分)

上㕮咀,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八分,食前服。

膠艾湯,治勞傷血氣,月水過多、淋瀝漏下,連日不止,臍腹疼痛,及妊娠將攝失宜,胎動不安,腹痛下墜,或勞傷胞絡,胞阻漏血,腰痛悶亂,或因損傷胎上搶心,奔沖短氣,及因產乳,衝任氣虛,不能約制,經血淋瀝不斷,延引日月,漸成羸瘦。

白話文:

婦人門

第一方:藥方需用兩盅水,三片生薑、一顆紅棗煎煮至八分滿,飯前服用。紅花當歸散,主治婦女血虛或瘀血,月經不調,經期斷斷續續,時常腹痛、腰胯疼痛刺痛,小腹緊硬,以及處女月經不通,皆可服用。藥材包括:紅花、紫葳、牛膝、白芷、蘇木(各一錢)、桂心(三錢半)、當歸尾、劉寄奴(各二錢)、甘草(半錢)、赤芍藥(三錢)。

第二方:藥方需用兩盅水、一盅酒煎煮至一盅,空腹服用。伏龍肝散,主治血氣虧損,衝任脈虛弱,月經非經期出血,血色如豆汁、血塊或五色混雜,臍腹冷痛,經久不止。藥材包括:伏龍肝、麥門冬(去心)、赤石脂(各一錢)、熟地黃、艾葉(炒,各一錢半)、當歸(炒)、川芎(各二錢半)、肉桂(去粗皮)、乾薑(炮)、甘草(各半錢)。

第三方:藥方需用兩盅水、兩顆紅棗煎煮至一盅,飯前服用。六神湯,主治血氣不足,身體煩熱,四肢倦怠,食慾不振。藥材包括:川芎、當歸、白芍藥、熟地黃、黃耆、地骨皮(各二錢)。

第四方:藥方需用兩盅水煎煮至一盅,飯後服用。延胡索湯,主治婦女及處女因七情所傷,氣血凝滯,心腹疼痛,或連及腰肋,嚴重時抽搐;一切氣血失調,月經不調,皆可服用。藥材包括:延胡索、蒲黃、赤芍藥、片薑黃、當歸(各一錢半)、乳香、木香(勿炒)、官桂(勿炒)、沒藥(各一錢)、甘草(半錢)。

第五方:藥方需用兩盅水,三片生薑煎煮至八分滿,不拘時服用。柴胡散,主治婦女寒熱體瘦,關節疼痛,口乾心煩,食慾不振。藥材包括:柴胡、赤茯苓、黃耆、白朮(各一錢)、麥門冬(三錢)、鱉甲(醋炙,二錢)、人參、地骨皮、枳殼(麩炒)、生地黃、桑白皮、赤芍藥、桔梗、甘草(各半錢)。

第六方:藥方需用兩盅水煎煮至八分滿,飯前服用。斷下湯,主治婦女衝任氣虛,崩漏,月經不調,月經將至時先有臍腹腰腳疼痛,漸漸食慾減退,四肢無力,以及帶下等症,皆可治療。藥材包括:人參(去蘆)、熟地黃、艾葉(醋炒,各一錢)、海螵蛸(燒灰)、當歸(洗,各二錢)、川芎(七分)、乾薑(炒,五分)、阿膠(蛤粉炒成珠,七分半)。

第七方:藥方需將藥材研磨成末,取一劑量,用兩盅水煎煮至八分滿,飯前服用。涼血地黃湯,主治婦女血崩不止,腎陰虛不能抑制相火,導致出血不止。藥材包括:生地黃、當歸尾(各一錢)、黃連、黃柏、知母、藁本、川芎、升麻(各四分)、紅花(一分)、柴胡、防風、羌活、黃芩、細辛、荊芥、蔓荊子、甘草(炙,各二分)。

第八方:膠艾湯,主治勞傷血氣,月經量多、淋漓不斷,臍腹疼痛,以及妊娠期間胎兒不安,腹痛下墜,或因損傷胞絡,胞阻漏血,腰痛悶亂,或因損傷胎兒衝擊心臟,氣促呼吸短淺,以及產後乳汁分泌衝任氣虛,經血淋漓不止,日久體弱消瘦。

備註:以上劑量單位為錢,現代用法需諮詢中醫師轉換為現代劑量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