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方選要》~ 卷之七 (16)
卷之七 (16)
1. 疝氣門
夫疝者,睪丸連小腹急痛也。《素問》、《靈樞》、《脈經》所論疝證最多,難以盡舉。姑以七疝論之:一曰厥疝,謂厥逆心痛,足寒,飲食吐逆不下。二曰癥疝,腹中氣乍滿,心下盡痛,氣積如臂。三曰寒疝,因寒飲食積,脅下腹中盡痛。四曰盤疝,腹中氣痛,盤結臍傍。
五曰氣疝,腹中乍滿乍減而痛。六曰附疝,腹中臍下有積聚。七曰狼疝,小腹與陰相引而痛,大便難。此七疝之形證也。又有所謂心疝、飢疝、疝癖、小腸氣、膀胱氣、奔豚氣、橫弦、豎弦、偏墜、木腎、腎余、陰腫,其名不同,要皆疝之類也。原其所得之由,未有不因七情四氣之所幹也。
《內經》云:任脈之為病,男子內結七疝,女子帶下癥瘕。然則諸疝皆任脈之本源也。劉河間以為聚寒,朱丹溪以為濕熱,陳無擇以為有寒有熱,而張子和以為專屬厥陰肝經,四者之論各有至理存焉。觀《內經》等所論,則五臟皆有疝,而太陽小腸、膀胱與厥陰肝經為疝之主,其氣相通,運為外腎,繫於睪丸,此三經乃相連相會者也。蓋肝者,筋之合也,聚於陰器。
凡疝之發皆其部分,故曰疝本肝經是也。治法當以疏導為主,或溫之,或散之,要在隨其各經之證施治之,則無不愈矣。
聚香飲子,治七情所傷,遂成七疝,心腹脹痛,引腰連脅,不可俯仰。
檀香,木香,乳香,沉香,丁香,藿香(各一錢),川烏(炮),延胡索(炒),桔梗(炒),桂心,甘草(炙),片薑黃(以上各五分)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八分,食前溫服。
蟠蔥散,治男子脾胃虛寒,氣滯不行,攻刺心腹,痛連胸脅及膀胱小腸疝氣。又治婦人血氣刺痛,並宜服。
方見諸氣門。
補腎湯,治寒疝入腹,小腹㽲痛,時復泄瀉,胸膈痞塞。
沉香(五分),人參,茯苓,附子(炮,去皮臍),黃耆,白朮,木瓜(以上各一錢半),羌活,芎藭,紫蘇,甘草(炙,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生薑三片、棗一枚,煎至一盅,食前服。嘔吐加半夏一錢,生薑七片煎服。
益智仁湯,治疝氣痛連小腹,攣搐不已,其脈沉緊,是腎經積冷所致。
益智,乾薑,甘草(炙),茴香(炒,各一錢半),烏頭(炮,去皮尖),生薑(各一錢),青皮(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入鹽少許,煎至八分,食前服。
木香散,治心疝,小腹痛悶不已者。
木香,陳皮,良薑,乾薑(炮),訶子(去核),枳實(麩炒,各一錢半),草豆蔻,黑牽牛,川芎(以上各一錢)
上作一服,用水二盅,煎至一盅,食前服;或為細末,每服二錢,空心白湯調下。
沉附湯,治腎虛無陽,小腸氣痛,小腹外腎時冷,兼治濕證。
附子(生用),香附(各二錢),沉香,蓽澄茄,辣桂,甘草(炙,各一錢)
白話文:
所謂的疝氣,就是指睪丸連帶小腹一陣陣的劇烈疼痛。《黃帝內經》、《靈樞》、《脈經》等醫書中,關於疝氣的論述非常多,實在難以全部列舉。這裡姑且用七種疝氣來加以說明:第一種叫做厥疝,這種疝氣會導致手腳冰冷、心痛、想吐,而且吃不下東西。第二種叫做癥疝,這種疝氣會感覺肚子脹氣,時滿時空,心下部位疼痛,體內摸起來像有條手臂。第三種叫做寒疝,這種疝氣是因為吃了寒冷的食物積在體內,導致脅下和腹部疼痛。第四種叫做盤疝,這種疝氣會感覺腹部疼痛,且疼痛的地方在肚臍旁邊盤繞。第五種叫做氣疝,這種疝氣會感覺肚子時脹時消,並伴隨疼痛。第六種叫做附疝,這種疝氣會感覺肚臍下方有腫塊。第七種叫做狼疝,這種疝氣會感覺小腹和陰部互相牽引疼痛,並且排便困難。以上就是七種疝氣的症狀。此外,還有所謂的心疝、飢疝、疝癖、小腸氣、膀胱氣、奔豚氣、橫弦、豎弦、偏墜、木腎、腎餘、陰腫等不同的名稱,其實這些都屬於疝氣的範疇。探究疝氣的成因,沒有不是因為情緒起伏和外在環境因素影響所造成的。
《黃帝內經》說:「任脈發生病變,男性會出現內部結聚的七種疝氣,女性則會出現帶下、癥瘕等疾病。」由此可見,各種疝氣都與任脈的本源有關。劉河間認為疝氣是寒氣積聚所致,朱丹溪認為是濕熱引起,陳無擇認為是寒熱交雜,而張子和則認為完全是厥陰肝經的問題。這四種說法各有其道理。參考《黃帝內經》等醫書的論述,可得知五臟都可能產生疝氣,而太陽小腸、膀胱以及厥陰肝經是疝氣的主要病因,這三條經脈氣機相通,運行到體外成為外腎,與睪丸相連。肝臟是筋脈匯聚之處,也聚集在陰器。
疝氣的發生都與其發病部位有關,所以說「疝氣的根本在於肝經」。治療方法應該以疏通導滯為主,可以根據情況選用溫熱或疏散的方法,關鍵是要根據不同的經脈症狀來施治,這樣才能治好。
聚香飲子,可以治療因七情內傷導致的七種疝氣,症狀包括心腹脹痛,牽引到腰部和脅肋,身體難以彎曲或伸直。
藥方組成:檀香、木香、乳香、沉香、丁香、藿香(各一錢),炮製過的川烏、炒過的延胡索、炒過的桔梗、桂心、炙甘草、片薑黃(以上各五分)。
用法: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盅,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八分,在飯前溫服。
蟠蔥散,可以治療男子因脾胃虛寒、氣機阻滯所導致的心腹刺痛,疼痛牽連胸脅和膀胱、小腸的疝氣。也適用於治療婦女的血氣刺痛。
具體藥方請參考諸氣門相關內容。
補腎湯,可以治療寒疝進入腹部,導致小腹隱隱作痛,時常腹瀉,胸膈悶塞。
藥方組成:沉香(五分),人參、茯苓、炮製過的附子(去皮臍)、黃耆、白朮、木瓜(以上各一錢半),羌活、川芎、紫蘇、炙甘草(各一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盅,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一盅,飯前服用。如果嘔吐,可以再加半夏一錢和生薑七片一起煎服。
益智仁湯,可以治療疝氣疼痛牽連到小腹,抽搐不止,脈象沉緊,這是因為腎經積寒所導致。
藥方組成:益智仁、乾薑、炙甘草、炒過的茴香(各一錢半),炮製過的烏頭(去皮尖)、生薑(各一錢),青皮(一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盅,加入少量鹽,煎煮至八分,飯前服用。
木香散,可以治療心疝,小腹悶痛不止。
藥方組成:木香、陳皮、良薑、炮製過的乾薑、訶子(去核)、麩炒過的枳實(各一錢半),草豆蔻、黑牽牛、川芎(以上各一錢)。
用法:將以上藥材加水兩盅,煎煮至一盅,飯前服用;也可以磨成細末,每次服用二錢,用白開水送服。
沉附湯,可以治療腎虛無陽,小腸氣痛,小腹和外陰部時常發冷,也可用於治療濕症。
藥方組成:生附子、香附(各二錢),沉香、蓽澄茄、辣桂、炙甘草(各一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