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集驗》~ 卷之下 (15)
卷之下 (15)
1. 婦女諸症
婦女總論,經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天,謂天真之氣降;癸,謂壬癸水名,故云天癸也。然沖為血海,任主胞胎,腎氣全盛,二脈流通,經血漸盈,應時而下。所以謂之月事者,平和之氣,常以三旬一見,以象月盈則虧也。若遇經脈行時,最宜謹於調理,調理失宜,似產後受病一般,輕為宿疾,重則喪生。蓋被驚則氣血錯亂,經脈斬然不行,逆於身,則為血分癆瘵等症。若其時勞力,則生虛熱,變為疼痛之根。若恚怒,則氣逆,氣逆則血逆,逆於腰腿,則遇經行時,腰腿疼重,過期即安。逆於頭腹心肺背脅手足之間,則遇經行時,其症亦然。若怒極則傷肝,而有眼暈,脅痛、嘔血、瘰癧、癰瘍之病,加之經血滲漏於其間,遂成竅穴淋漓,無有已也。凡此之時,中風則病風,感冷則病冷,久而不愈,變症百出,可不慎哉。
滋陰百補丸,專治女人勞傷,氣血不足,陰陽不和,乍寒乍熱,心腹疼痛,不思飲食,羸瘦乏力。香附一斤(炒,去毛,分四制,酒浸四兩,鹽水浸四兩,醋浸四兩,童便浸四兩,俱炒,焙乾),益母草半斤(端午日採,去土),當歸六兩(酒洗),川芎、白朮、熟地黃(酒洗)各四兩,芍藥三兩(炒),人參、茯苓、玄胡索(炒)各二兩,甘草(炙)一兩。上為細末,煉蜜丸如桐子大,空心時每服五六十丸,或縮砂湯,或醋湯,或酒,或滾水隨下。
調經順氣,當歸(酒洗)、生地(酒蒸熟)、白朮(米泔水浸,炒)各四兩,茯苓(去皮),南芎(鹽湯浸,銼,曬乾)、陳皮(鹽湯洗)、酒芩(沉水者,酒炒)、丹皮(去骨)、玄胡索(酒炒)各二兩,白芍(酒炒)三兩,人參(去蘆)一兩,沉香五錢。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鹽湯下。
骨蒸調經,當歸一錢,白芍、地骨皮各八分,黃芩(酒炒)、甘草各四分,白朮、橘紅、白茯苓各七分,枳殼五分,半夏(酒製)三分,澤蘭葉二錢,水二碗,紅棗二枚,煎服。
經脈不調,漸成癥瘕氣塊,香附一斤(炒,四制)、蘄艾八兩(米醋煮,炒黃色),上為末,用米醋丸如桐子大,每服六十丸,淡醋湯送下,日進二服。忌生冷、油膩等物。
月水久閉,用蠶砂四兩,炒半黃色,就入無灰酒一壺於砂鍋內沸過,取起,以磁器盛之,去蠶砂,溫飲數盞,即通。
調經種子,蘄艾、香附(四制)各八兩,歸身(酒洗)、生地(酒浸)、熟地(酒蒸)、杜仲(酒炒,去絲)、續斷(鹽,酒炒)、山藥(炒黃色)各二兩,芍藥(酒炒)、茯苓(人乳拌)各兩半,川芎一兩,粉甘草八錢(蜜炙)。上為末,米醋糊丸粟米大。每服二錢,空心淡鹽湯下。又方:益母葉七兩,生地、當歸、芍藥、香附(四制)、熟地各三兩,)川芎二兩。為末,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錢,空心好酒下。
白話文:
婦女總論
古書上說:女子七歲時,腎氣開始旺盛,牙齒更換,頭髮開始生長。十四歲時,天癸(指女性的生理機能)開始出現,任脈暢通,太衝脈氣血旺盛,月經開始按時來潮。所謂「天」,是指先天真氣下降;「癸」,是指壬癸水(中醫用詞,指與生育相關的精血物質),所以稱為天癸。衝脈是血海,任脈主管胞胎,當腎氣全盛,兩條經脈氣血流通,經血逐漸充盈,就會按時來潮。之所以稱之為「月事」,是因為月經如同月亮的圓缺,以三十天左右為一個週期。女性在月經期間,最應該注意調養身體,如果調理不當,就像產後生病一樣,輕則成為慢性疾病,重則可能喪命。如果月經期間受到驚嚇,會導致氣血錯亂,經脈運行不暢,氣血逆行於體內,可能導致血分癆瘵等疾病。如果這段時間過於勞累,會產生虛熱,成為疼痛的根源。如果生氣發怒,會導致氣逆,氣逆則血逆,逆行於腰腿,就會在月經來時感到腰腿疼痛,過後則會恢復正常。如果氣血逆行於頭部、腹部、心肺、背部、脅肋、手足之間,也會在月經來時出現相關症狀。如果怒氣極大,則會損傷肝臟,出現眼花、脅痛、吐血、瘰癧(淋巴結腫大)、癰疽等疾病,加上經血滲漏,會形成竅穴淋漓不止的情況。凡是月經期間,如果感受風邪就會生風病,感受寒冷就會生寒病,久治不愈,會出現各種各樣的病症,所以一定要謹慎小心。
滋陰百補丸
專門治療婦女因勞累損傷,導致氣血不足、陰陽不調、忽冷忽熱、心腹疼痛、食慾不佳、身體瘦弱乏力等症狀。配方如下:香附一斤(炒過,去除毛髮,分成四份分別用酒、鹽水、醋、童便浸泡後再炒乾),益母草半斤(端午節採摘,去除泥土),當歸六兩(用酒洗過),川芎、白朮、熟地黃(用酒洗過)各四兩,芍藥三兩(炒過),人參、茯苓、玄胡索(炒過)各二兩,甘草(炙烤)一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煉成丸子,大小如桐子一般。空腹時每次服用五六十丸,可以用縮砂湯、醋湯、酒或溫開水送服。
調經順氣
配方如下:當歸(用酒洗過)、生地(用酒蒸熟)、白朮(用米泔水浸泡後炒過)各四兩,茯苓(去除外皮),南芎(用鹽水浸泡,切碎曬乾)、陳皮(用鹽水洗過)、酒芩(沉於水中的,用酒炒過)、丹皮(去除骨頭)、玄胡索(用酒炒過)各二兩,白芍(用酒炒過)三兩,人參(去除蘆頭)一兩,沉香五錢。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煉成丸子,大小如桐子一般。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鹽湯送服。
骨蒸調經
配方如下:當歸一錢,白芍、地骨皮各八分,黃芩(用酒炒過)、甘草各四分,白朮、橘紅、白茯苓各七分,枳殼五分,半夏(用酒製過)三分,澤蘭葉二錢。用水兩碗,加入紅棗兩枚,煎煮後服用。
經脈不調
如果月經不調,逐漸形成癥瘕(腹內腫塊)或氣塊,可以用以下配方:香附一斤(炒過,並分成四份炮製)、蘄艾八兩(用米醋煮過,炒至黃色)。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米醋做成丸子,大小如桐子一般。每次服用六十丸,用淡醋湯送服,每天服用兩次。忌食生冷、油膩等食物。
月水久閉
如果月經長期不來,可以用蠶砂四兩,炒至半黃色,然後放入砂鍋內,加入一壺無灰酒煮沸,取出,用瓷器盛裝,去除蠶砂,溫熱後飲用數杯,月經即可來潮。
調經種子
以下配方可幫助調經並幫助生育:蘄艾、香附(四種炮製方法)各八兩,當歸身(用酒洗過)、生地(用酒浸泡)、熟地(用酒蒸過)、杜仲(用酒炒過,去除絲)、續斷(用鹽和酒炒過)、山藥(炒至黃色)各二兩,芍藥(用酒炒過)、茯苓(用人乳拌過)各兩半,川芎一兩,粉甘草八錢(用蜂蜜炙烤)。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米醋糊製成丸子,大小如小米一般。每次服用二錢,空腹時用淡鹽湯送服。另一個配方:益母葉七兩,生地、當歸、芍藥、香附(四種炮製方法)、熟地各三兩,川芎二兩。以上藥材研磨成細末,用蜂蜜製成丸子,大小如桐子一般。每次服用三錢,空腹時用好酒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