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蘭

《秘方集驗》~ 卷之下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下 (10)

1. 大小便症

大便閉,皂莢研末,將蜜煉滴水成珠時,入皂莢末,丸如棗大,塞肛門內,即通。田螺搗碎,入麝香三四釐,放臍內。楝樹子六枚,煎湯服,皆效。

腸風下血,生地、丹皮、赤芍、升麻各二錢,水二碗,煎八分,空心服。又方:當歸、生地、熟地各五錢,小薊一兩,酒水各半煎服,愈後服十全大補湯十劑。白朮(炒)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白茯苓一錢、炙甘草一錢、當歸一錢二分、白芍藥一錢、川芎八分、熟地黃一錢五分、黃耆(蜜炙)一錢、肉桂七分。水二碗,姜三片,棗二枚,煎一碗,食前服(凡元氣素弱,起居失宜,飲食勞倦,用心太甚,及氣血俱虛與久病虛損,服此諸症悉除)。又方大柿餅(切片,瓦上燒存性,去火毒,為君)、荊芥穗(醋拌,炒黑色)、茄蒂(燒存性)、荷葉(蒸過者,燒存性)、地榆(炒黃色)、生地黃、陳棕(燒存性),各研末。用椿皮煎汁,煮烏梅肉,搗爛,加米醋,打糊為丸,每服三錢,空心,扁柏槐花湯送下。豬大腸一尺五寸,將浮小麥裝滿,紮好,淡煮爛,空心服,數次愈。烏梅煮豬血,透熟,只啖食豬血效。茅根不拘多少,水煎去渣,溫服即止。豆腐未入袋濾出漿者,帶渣取來,鍋內炒黃燥可以研末為度。如下紫血塊者,白糖湯清晨調服三錢;紅血塊者,砂糖湯調服。雖遠年便血,至面色黃瘦垂危者,服之神效,每日可用三次。

糞後紅,下霜時,冬青子蜜浸,曬乾三次,空心滾水吞二三十粒。

脫肛,多主氣虛。人參、黃耆、川芎、當歸、升麻,水二碗,煎八分,食前服。如血虛,加芍藥、地黃;血熱,加炒黃柏;虛寒,加炒黑乾薑,外以五倍子末,托而上之。蓖麻子四十九粒,搗爛,貼頂門上,即收,收即急洗去其藥。常以二桑葉代草紙,亦效。蟬蛻焙黃為末,點即收。草鞋底托揉亦上。虛人脫肛,補中益氣湯(見中風諸症)加黃柏、知母、蒼朮、黃芩。肛門癢,加秦艽、桃仁。大便閉塞,加皂莢。

腸風臟毒、便血、痔漏,黃連、槐花,各酒炒四兩,共為末,豬大腸一具,將藥末入內紮好,同韭菜二斤,水煮極爛,去菜,將腸藥搗丸如桐子大,每服八十丸,空心、米湯下。

痔瘡,苦參一斤、當歸四兩、雄黃三錢、礬四錢,共為末,獵大腸一具,入前藥,線扎兩頭,投罐中,水煮腸化為度,搗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酒下,日三服。牡蠣二兩,煅過,入地挖坑埋之,去火氣,研細末,痔瘡若濕,乾摻;若干,以津液調搽瘡上。

痔漏,胡黃連(淨者)一兩,穿山甲(麻油內煮黃色),石決明(煅)、槐花(微炒)各末五錢。蜜煉丸如麻子大,每服一錢,空心清米湯下,早晚日進二服。至重者,四十日愈。此方不用針刀掛線,不受苦楚,誠起痼疾之良方也。如漏之四邊,有硬肉突起者,加蠶繭二十個,炒研,和入藥內,即沾遍身諸漏,皆效。拳雞一隻(去毛洗淨,取出肚雜),先以皮硝八兩裝入布袋,縫好,塞於雞胸之間,再以茯苓一兩五錢裝入雞腹縫好,五鼓隔湯蒸熟(蒸時,以頭別轉脊心,四件並血,墊於雞身兩側,不但受藥味,雞並不跌倒),取起,去腹內硝藥,空心(下部之症,最宜空心服),用無灰酒,或一餐,或二次酌完,自愈。丹溪先生治漏瘡,先用補藥以生氣血,參耆歸術為主,大劑補之;外以附子末,津液作餅,如錢厚,放漏處,艾灸之。微熱,不可令痛,餅乾再易其餅,隨症大小為之,困倦即止,明日再灸,以肉平為度,仍服前補劑,外摻生肌長肉藥。生肌散:五倍子(炒黃)二兩,沒藥、乳香(炙)、兒茶各一錢,白礬(飛過)五錢,為細末,用蘆管吹入漏瘡口內。

白話文:

大便不通:將皂莢磨成粉末,等蜂蜜熬煮到可以滴水成珠時,加入皂莢粉,搓成棗子大小的丸子,塞入肛門內,就能通便。或者將田螺搗碎,加入少許麝香,敷在肚臍內。也可以用六枚楝樹子煎湯服用,這些方法都有效果。

腸道出血:用生地、丹皮、赤芍、升麻各二錢,加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空腹服用。另一個方子是:當歸、生地、熟地各五錢,小薊一兩,酒和水各一半煎煮後服用。病好後,再服用十全大補湯十帖。另外一個方子:白朮(炒過)一錢五分、人參一錢、白茯苓一錢、炙甘草一錢、當歸一錢二分、白芍藥一錢、川芎八分、熟地黃一錢五分、黃耆(蜜炙)一錢、肉桂七分,加兩碗水,三片薑,兩顆棗子,煎煮成一碗,飯前服用(凡是元氣虛弱,作息不規律,飲食勞累,過度用心,以及氣血雙虛或久病虛弱的人,服用此方都能消除這些症狀)。還有一個方子:將大柿餅(切片,在瓦片上燒到保留藥性,去除火毒,作為主要藥材)、荊芥穗(用醋拌過,炒至黑色)、茄子蒂(燒至保留藥性)、荷葉(蒸過後,燒至保留藥性)、地榆(炒至黃色)、生地黃、陳棕(燒至保留藥性)都磨成粉末。用椿樹皮煎的汁,煮烏梅肉,搗爛,加入米醋,做成糊狀,搓成丸子,每次空腹服用三錢,用扁柏槐花湯送服。或者用一尺五寸長的豬大腸,將浮小麥裝滿,紮好,用淡水煮爛,空腹服用,數次就能痊癒。或者用烏梅煮豬血,煮透,只吃豬血有效。或者用茅根不拘多少,用水煎煮後去渣,溫服即可止血。或者將還沒濾掉漿的豆腐渣,在鍋裡炒黃乾燥,磨成粉末。如果排出的是紫色的血塊,清晨用白糖水調服三錢;如果排出的是紅色的血塊,用砂糖水調服。即使是多年的便血,導致面色蠟黃、身體虛弱的人,服用此方法也能有神奇的效果,每天可用三次。

大便後出血:在下霜時,將冬青子用蜂蜜浸泡,曬乾三次,空腹用開水吞服二三十粒。

脫肛:多半是氣虛造成的。用人參、黃耆、川芎、當歸,加兩碗水煎煮至剩八分,飯前服用。如果血虛,就加芍藥、地黃;如果血熱,就加炒黃柏;如果虛寒,就加炒黑乾薑。外用五倍子粉,將脫出的肛門托回。或者將四十九粒蓖麻子搗爛,貼在頭頂,脫肛就會收回,收回後要馬上洗掉藥。經常使用桑葉代替草紙擦拭,也有效果。或者將蟬蛻焙黃磨成粉末,點在脫出的地方就能收回。或者用草鞋底揉托肛門也能使之回縮。虛弱的人脫肛,要用補中益氣湯(參見中風的症狀)加上黃柏、知母、蒼朮、黃芩。肛門癢,就加秦艽、桃仁。大便不通,就加皂莢。

腸道風毒、便血、痔漏:黃連、槐花,各自用酒炒過四兩,一起磨成粉末,取一副豬大腸,將藥末放入,紮緊,與二斤韭菜一起用水煮爛,去掉韭菜,將腸和藥搗成丸子,像桐子大小,每次空腹服用八十丸,用米湯送服。

痔瘡:苦參一斤、當歸四兩、雄黃三錢、礬四錢,一起磨成粉末,取一副豬大腸,將藥放入,兩頭紮緊,放入罐中,加水煮到腸化為泥狀,搗成丸子,像桐子大小。每次服用五十丸,用酒送服,每天三次。或者將牡蠣二兩煅燒後,挖坑埋入,去除火氣,磨成細末,如果痔瘡濕潤,就直接撒上;如果乾燥,就用唾液調和塗在痔瘡上。

痔漏:胡黃連(乾淨的)一兩,穿山甲(用麻油煮至黃色),石決明(煅燒),槐花(稍微炒過)各磨成五錢粉末。用蜂蜜煉成丸子,像麻子大小,每次空腹用清米湯送服一錢,早晚各一次,嚴重的病症,四十天可以痊癒。這個方法不用針、刀、掛線,不受痛苦,確實是治療頑固疾病的良方。如果漏的四周有硬肉突起,就加二十個炒過的蠶繭,磨成粉加入藥中,塗抹全身各處的漏管,都有效果。或者用一隻公雞(去毛洗淨,取出內臟),先將八兩皮硝裝入布袋縫好,塞在雞胸之間,再將一兩五錢茯苓裝入雞腹縫好,在五更時隔水蒸熟(蒸的時候,將雞頭轉向脊背中心,用四塊並排的血墊在雞身兩側,這樣雞不但能吸收藥味,也不會傾倒),取出,去掉腹內的硝藥,空腹(下部的疾病,最好空腹服用),用無灰酒,一次或兩次喝完,病就自癒。丹溪先生治療漏瘡,先用補藥來增強氣血,以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為主,大量補充。外用附子粉,用唾液做成餅,像錢幣一樣厚,放在漏口處,用艾灸之,微微發熱即可,不要太燙,等餅乾了再換新餅,根據病情大小而定,疲倦就停止,明天再灸,直到肉長平為度。然後再服用之前的補藥,外敷生肌長肉的藥。生肌散:五倍子(炒黃)二兩,沒藥、乳香(炙)、兒茶各一錢,白礬(飛過)五錢,磨成細末,用蘆葦管吹入漏瘡口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