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蘭

《秘方集驗》~ 卷之下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下 (2)

1. 頭疾諸症

半爿頭痛,熟石膏、牛蒡子各三錢為末,酒調,隨量飲醉,取汗為度。香白芷、天南星各一錢,川烏、半夏各八分,為末,每服一錢,水調服。婦人加甘草一錢。

頭痛,周身癢,此風火也。雄黃三錢,輕粉一錢五分,白礬、黃柏、川椒各二錢,米醋二碗,煎碗半,去渣,以藥水刷擦癢處。

頭風,不拘偏正遠近。白芷、川芎各三錢,為末,用黃牛腦子一枚,同藥入磁器內,加酒煮熟食之,儘量飲,睡後酒醒,其患若失。乾葛一錢五分,柴胡、黃芩、黃耆、羌活、川芎、蔓荊子、白芍藥、甘菊花各一錢,黃連、炙甘草,生甘草各八分,藁本一錢三分,蒼朮一錢二分,升麻三分,蔥頭二個,水煎服。皂莢子(七粒)、薏苡仁三錢、奇良四兩,先以水六碗,煎三碗;次以水四碗,煎二碗,服之。生過廣瘡者,更效。純烏雄豬肥肚一枚,內裝去心蓮子半斤,煮爛。搗時加平胃散四兩。蒼朮(君)、厚朴(臣)、陳皮(臣)、甘草(佐)為丸,湯服。

偏正頭風,不論男婦,連筋痛極者,用茯神搗末,每服二錢,湯酒任下,數服愈。鵝兒不食草(牽藤了,枝有一粒小子者真。陰乾)研末,吹入鼻中,連打數嚏,即愈。頭風在左,屬風與血虛。風者,荊芥、薄荷之類。風熱者,荊芥、白芷、麻黃各一錢,陳皮八分,蒼朮(米泔水浸)一錢,甘草八分,水煎服。血虛者,川芎、當歸各三錢,荊齊、防風、白芷、酒芩、薄荷、蔓荊子各一錢,煎服。頭風在右,屬痰,蒼朮、半夏之類。濕痰頭風,酒芩三錢,蒼朮四錢,川芎、細辛各二錢,甘草一錢,為末,薑茶擂勻,調服。頭風屬火,酒芩為主,佐以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薄荷、川芎、細辛,煎服。

年久頭風,天麻(煨)、白芷、半夏(湯泡)、川烏(去皮)、南星各一錢,甘草三錢,姜五片,水煎服。或為末,薑湯下,每服六錢。

諸頭眩,凡眩暈不同症,宜分類以治。風熱虛眩,薄荷、川芎各一錢,荊芥穗六分,羌活、炙甘草。白芷各五分,細辛、防風各三分,煎服。

風寒上厥眩暈,附子(生)、白朮、川芎各一錢,肉桂、甘草(炙)各五分,姜三片,煎服。暑火眩暈。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人參、白木、山梔、黃連、川芎,煎服。傷濕,白茯苓、白朮各二錢,炙甘草、乾薑各一錢,水煎,空心服。氣虛眩暈,木香、砂仁各七分,白朮(炒)、橘皮、半夏曲、茯苓各一錢,丁香十四粒,炙甘草八分,姜三片,水煎,食遠熱服。血虛眩暈,加芎、歸、肉桂。

痰火眩暈,大黃酒浸,九蒸九曬,為末,水丸,如綠豆大,每服百九,食後臨臥,清茶送下,神效。

白話文:

半邊頭痛:

用熟石膏和牛蒡子各三錢磨成粉末,用酒調和,喝到有點醉意,以出汗為度。或者用香白芷、天南星各一錢,川烏、半夏各八分,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一錢,用水調服。如果是婦人,可以加甘草一錢。

頭痛,全身發癢:

這是風火引起的。用雄黃三錢,輕粉一錢五分,白礬、黃柏、川椒各二錢,加米醋兩碗煎成一碗半,去除藥渣,用藥水擦拭發癢的地方。

頭風:

不論是偏頭痛還是整個頭痛,也不論發病部位遠近。用白芷、川芎各三錢磨成粉末,取黃牛腦髓一個,和藥粉一起放入磁器中,加酒煮熟後食用,儘量多喝,睡醒後酒醒了,頭痛就會消失。或者用乾葛一錢五分,柴胡、黃芩、黃耆、羌活、川芎、蔓荊子、白芍藥、甘菊花各一錢,黃連、炙甘草、生甘草各八分,藁本一錢三分,蒼朮一錢二分,升麻三分,蔥頭兩個,用水煎服。再用皂莢子七粒、薏苡仁三錢、奇良四兩,先加六碗水煎成三碗;然後再加四碗水煎成兩碗,服用。如果生過廣瘡的人,效果更好。也可以用純黑的雄豬肚一個,裡面裝入半斤去心的蓮子,煮爛,搗成泥時加入平胃散四兩。平胃散的組成是蒼朮(為主藥)、厚朴(為輔藥)、陳皮(為輔藥)、甘草(為佐藥),製成藥丸,用湯送服。

偏頭痛:

不論男女,如果痛到連筋都痛得很厲害,就用茯神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湯或酒送服,多服幾次就會好。或者用鵝兒不食草(就是牽藤草,枝上有一粒小子的才是真的,陰乾)磨成粉末,吹入鼻孔,連續打幾個噴嚏,就會痊癒。頭痛如果偏在左邊,屬於風邪和血虛。如果是風邪,就用荊芥、薄荷之類的藥。如果是風熱,就用荊芥、白芷、麻黃各一錢,陳皮八分,蒼朮(用米泔水浸泡)一錢,甘草八分,用水煎服。如果是血虛,就用川芎、當歸各三錢,荊芥、防風、白芷、酒芩、薄荷、蔓荊子各一錢,煎服。頭痛如果偏在右邊,屬於痰濕,可以用蒼朮、半夏之類的藥。如果是濕痰引起的頭痛,就用酒芩三錢,蒼朮四錢,川芎、細辛各二錢,甘草一錢,磨成粉末,用薑茶調和均勻後服用。如果是火引起的頭痛,就以酒芩為主藥,輔以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薄荷、川芎、細辛,煎服。

長年頭痛:

用煨過的天麻、白芷、湯泡過的半夏、去皮的川烏、南星各一錢,甘草三錢,生薑五片,用水煎服。或者磨成粉末,用薑湯送服,每次服用六錢。

各種頭暈:

各種頭暈症狀不同,應該分類治療。如果是風熱引起的虛弱頭暈,就用薄荷、川芎各一錢,荊芥穗六分,羌活、炙甘草、白芷各五分,細辛、防風各三分,煎服。

如果是風寒引起的上衝頭暈,就用生附子、白朮、川芎各一錢,肉桂、炙甘草各五分,生薑三片,煎服。如果是暑熱引起的頭暈,就用陳皮、半夏、白茯苓、甘草、人參、白木、山梔、黃連、川芎,煎服。如果是因受濕引起的頭暈,就用白茯苓、白朮各二錢,炙甘草、乾薑各一錢,用水煎服,空腹服用。如果是氣虛引起的頭暈,就用木香、砂仁各七分,炒過的白朮、橘皮、半夏曲、茯苓各一錢,丁香十四粒,炙甘草八分,生薑三片,用水煎服,等飯後藥溫熱時服用。如果是血虛引起的頭暈,就加川芎、當歸、肉桂。

如果是痰火引起的頭暈,就用大黃用酒浸泡後,蒸曬九次,磨成粉末,用水做成綠豆大小的丸子,每次服用一百九十粒,飯後睡前用清茶送服,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