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集驗》~ 諸蟲獸傷 (30)
諸蟲獸傷 (30)
1. 余方補遺
木蛇叮,蟲蛇之毒,種於竹木器皿上,染之,即為木蛇虰。發寒熱、疼痛不已者,易治;麻木硬腫,防其毒種於內,症凶。山茨菇錢半,當歸、芍藥、貝母、黃芩各錢半,川芎八分,連翹、黃連(生)、枳殼各一錢,柴胡七分,羌活五分,桂枝二分,加燈草、竹葉各三十,水煎。如痛楚,發熱不退,嘔惡痰盛,舌乾,胃閉,大小便不通,加山梔錢半,玄明粉、金銀花各二錢,紫地丁三錢,玄參、威靈仙、麻仁各錢半,木通七分,桃仁(去皮尖)五粒,去羌、桂、歸、芍、茨、殼,外紫金錠,井花水磨塗。
木癡成瘡,南方多雨,有物曰木癡,大概類鼻涕積陰而生於古木之上,聞人氣,閃閃而動,人過其下,有墜於人體間者,即成瘡,久則遍其肌體。以硃砂、麝香塗之,愈。
神鬼箭,炒山梔、炒麵、桃頭七個,杵餅貼,次日,作七丸,投炭火中,燒響即愈。
牛黃散,治中風痰厥,不省人事,及小兒急慢驚風。牛黃一分、辰砂半分、白牽牛(頭末)二分,共研,作一服,小兒減半。痰厥,溫香油下。急慢驚風,好酒,入蜜少許,下。
保生錠,治男婦心疼,腹疼、瘀血衝上。丹頭一兩,五靈脂、青皮,陳皮各五錢,玄精石三錢,米糊為丸、醋湯磨服。
制丹頭法:硫黃、火硝各二兩、桃柳枝,不住手慢火炒,白色住手。一方加山楂五錢。
絞腸沙,陰沙,腹痛,手足冷,身上有紅點,以燈草蘸油點火,焠之;陽沙,腸痛而手足暖,以針刺其手指近爪甲處一分半許,出血即安。仍先自兩臂持下,其惡血令聚指頭,刺出血。以手蘸溫水於病人膝腕,用力拍打,有紫黑處,以針刺出惡血即愈。
黑沙,時名滿沙。患者立時昏倒,微覺肚疼,面色黑脹,不呼不叫,甚者,過二三時不救。養麥數合,磁盆焙燥,研碎,去皮為末,每服三錢,溫湯調服。重者,再一服,即愈,服藥時,忌吃茶。日後,設染別注,倘藥內有皂礬合就者,忌服。滿沙,食清油,不覺油氣,如水者是。隨灌一碗;得吐即愈。有服梔子湯而愈者。
哈蟆瘟,其症項腫大頭。殭蠶二兩、薑黃二錢五分、蟬蛻六錢五分、大黃四兩。為末,薑汁糊丸,每丸重一錢,蜜水調服。大人一丸,小兒半丸。腫處靛青塗之。
闢溫丹,蒼朮、紅棗各一斤(核研末,肉杵膏),丸彈子大,遇疫氣,燒一丸。時疫大行,自家水缸內,每早投黑豆一握,全家無恙。五更潛投黑豆大握於井中,勿使人見,凡飲水家,俱無傳染。入病家不染方,雄黃末或香油塗鼻孔,既出,紙條探噴嚏,飲雄黃酒一杯,決無傳染。
發散傷寒,不問陰陽二症,倉促無藥,生薑一兩、蔥白十莖、好酒二大碗。煎一碗熱服,蓋被,周身汗透即解。勿令汗太過,忌大葷五七日。春秋依此方,夏月蔥姜減半,冬月加黑豆二合(炒),煎服,尤效。如旅次煎藥不便,生薑五片、蔥白四莖、紫蘇葉三錢,無此味,細茶代泡湯,熱服。凡遇正傷寒,慎勿亂投湯藥,只以薑汁、熱酒,或薑茶等類與飲,守至七日自解。故云:不服藥為中醫,專為傷寒而發。
白話文:
[余方補遺]
木蛇咬傷: 被木蛇咬傷,這種蛇毒是附著在竹木器皿上的,接觸後就會被感染,形成「木蛇虰」。如果發冷發熱、疼痛不止,還算容易治療;但如果出現麻木腫脹,要小心毒素深入體內,病情就很危險。可以用山茨菇半錢,當歸、芍藥、貝母、黃芩各一錢半,川芎八分,連翹、生黃連、枳殼各一錢,柴胡七分,羌活五分,桂枝二分,再加上燈心草、竹葉各三十根,用水煎煮。如果疼痛難忍、發燒不退、噁心嘔吐痰多、舌頭乾燥、胃部堵塞、大小便不通,可以加入山梔子一錢半,玄明粉、金銀花各二錢,紫地丁三錢,玄參、威靈仙、麻仁各一錢半,木通七分,桃仁(去皮尖)五粒。並去除原方中的羌活、桂枝、當歸、芍藥、茨菇、枳殼。外用紫金錠,用井水磨開塗抹患處。
木痴瘡: 南方多雨,有一種叫做「木痴」的東西,看起來像鼻涕一樣,累積在陰暗潮濕的古木上。當人靠近時,它會閃動,可能會掉到人身上,就會形成瘡,久了會蔓延全身。可以用硃砂、麝香塗抹,可以治好。
神鬼箭: 用炒過的梔子、炒過的麵粉、桃樹上的膠狀物七個,搗成餅狀貼在患處,隔天,再做成七顆丸子,丟入炭火中,燒出聲響就會好。
牛黃散: 治療中風痰厥,昏迷不省人事,以及小孩的急慢性驚風。用牛黃一分、辰砂半分、白牽牛(頭部磨成的粉末)二分,一起研磨成粉,做為一服的藥量,小孩用量減半。痰厥,用溫熱的香油送服。急慢性驚風,用溫熱的好酒,加少許蜂蜜送服。
保生錠: 治療男女的心痛、腹痛、瘀血上衝。用丹頭一兩,五靈脂、青皮、陳皮各五錢,玄精石三錢,用米糊做成藥丸,用醋湯磨開服用。
製作丹頭的方法: 硫磺、硝石各二兩,加上桃樹或柳樹枝,不停地用小火翻炒,炒到呈現白色即可停止。也有方子會加入山楂五錢。
絞腸痧: 陰痧,會肚子痛、手腳冰冷、身上有紅點。可以用燈心草沾油點燃,然後快速放入水中熄滅,用餘熱處理。陽痧,會腸子痛但手腳溫暖,可以用針刺手指甲旁邊約一分半的距離,讓血流出就會好。也要先從兩手臂由上往下按摩,將不好的血聚集到指尖,刺破出血。然後用手沾溫水,在病人膝蓋和手腕用力拍打,如果出現紫黑色瘀血處,就用針刺破放血,就會痊癒。
黑痧: 當時又叫「滿痧」。患者會馬上昏倒,感覺肚子微微疼痛,臉色發黑腫脹,不說話也不動彈,嚴重的話,兩三個小時就沒救了。用蕎麥數合,在磁盆中烘乾,研磨成粉,去除外殼,每次服用三錢,用溫水沖服。嚴重的話,再服一次就會痊癒,服藥時,忌喝茶。日後,如果感染其他疾病,要小心藥中是否有皂礬,有的話就不要服用。滿痧,吃清油後,感覺不到油膩,像水一樣,就是這種病。馬上灌一碗清油,如果能吐出來就好了。也有人服用梔子湯而痊癒的。
蛤蟆瘟: 這種病的症狀是脖子腫大、頭部也腫大。用僵蠶二兩、薑黃二錢五分、蟬蛻六錢五分、大黃四兩,磨成粉,用薑汁做成藥丸,每丸重一錢,用蜂蜜水送服。大人吃一丸,小孩吃半丸。腫脹的地方用靛青塗抹。
闢瘟丹: 用蒼朮、紅棗各一斤(把棗核磨成粉,棗肉搗成膏狀),做成彈珠大小的藥丸,遇到疫病時,燒一顆。如果時疫大流行,每天早上在家裡的水缸裡投入一把黑豆,全家就不會被感染。在清晨五更時,偷偷地在井中投入一大把黑豆,不要讓人看見,所有喝這井水的人家,都不會被傳染。要進入有病的人家,可以先用雄黃粉末或香油塗抹鼻孔,出來後,用紙條探鼻噴嚏,再喝一杯雄黃酒,就絕對不會被傳染。
發散傷寒: 不論是陰證還是陽證的傷寒,如果臨時沒有藥,可以用生薑一兩、蔥白十根、好酒兩大碗,煎煮成一碗熱服,蓋上被子,讓全身發汗,病就會好。不要讓汗出太多,要忌吃大葷五到七天。春秋兩季,可以用這個方子,夏天蔥薑減半,冬天可以加上炒過的黑豆二合,煎煮服用,效果更好。如果在旅途中不方便煎藥,可以用生薑五片、蔥白四根、紫蘇葉三錢,如果沒有紫蘇葉,可以用茶葉代替泡水,熱服。凡是遇到真正的傷寒,不要亂吃湯藥,只要喝薑汁、熱酒,或是薑茶之類的飲料,守候到第七天,病自然就會好。所以說:「不服藥是中醫,專門為傷寒而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