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蘭

《秘方集驗》~ 諸蟲獸傷 (22)

回本書目錄

諸蟲獸傷 (22)

1. 黃疸諸症

五疸,症有五者之分,終無濕熱之異。蓋濕熱積於脾胃之中,久而不散,故其土色形於面與肌膚也。谷疸者,食已頭眩,心中怫鬱不安,飢飽所致,胃氣蒸沖而黃。苦參二兩(研)、龍膽草一兩(碎)、牛膽汁一兩,入煉蜜少許、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空心,滾水,或生薑、甘草湯下。酒疸者,身目俱黃,心中澳FG憹,足脛滿,尿赤,面黃,赤斑。因酒後胃熱,醉臥當風,水濕得之也。梔子十五個、大黃一兩、淡豆豉一兩、枳實五個,水煎服。女癆疸者,額黑,身黃,少腹滿急,小便不利。因房事後,為水濕所搏而得之也。硝石、礬石,各燒過,等分為末,大麥粥汁調服二錢,日進三服,取汗。黃汗者,汗如梔子水,染衣黃,不渴。因脾熱,汗出入水澡浴所致。黃耆、赤芍、茵陳各二兩,石膏四兩,麥冬(去心)、豆豉各一兩,甘草(炙)五錢。為末,每服五錢,淡薑湯,食遠服。黃疸者,通身面目悉黃如金。白朮、豬苓、澤瀉、茵陳各一兩,茯苓一兩五錢。為末,白湯調下五錢,每日三服。多飲暖水,汗出愈。

黃疸通治方,三白草一把,搗汁一茶盅,沖生白酒,空心服。冬用根,搗汁,和酒服,如曬乾收貯者,研末三錢,酒下。枸杞根搗汁,熟生白酒沖服。土牛膝四兩,生白酒三碗,煎沸六七次,空心連服三日,除根。天蘿過霜降者一條,連子燒存性,木香二錢,共研末,早晚生白酒送下。純黑豬膽一個,陳黃米炒,研末,入膽汁為丸,生白酒送下。白芥子二錢(小兒只用五分),研碎,燒酒調,用白布攤之,貼臍下小肚上,一周時,起泡為度,須戒鹽、甜之物。

黃白二疸,龍牙草四兩,蒸,白短水酒服之,愈。重者即單服黃牛尿,酒過,亦效。

陰虛二疸,陰黃者,四肢冷,自汗,泄利,小便清白,脈沉遲者是。虛黃者,耳鳴,口淡,怔忡,微熱,四肢無力,怠惰,嗜臥,腳軟,脈沉細,寒熱,溲白者是。皆以理中湯治之。人參、白朮各二錢五分,甘草(炙)、乾薑(炮)各一錢,水煎,空心服。

酒疸食黃,黑牽牛、甘遂各等分,五更時煎服。

瘀血發黃,發熱,小便自利,大便反黑,脈芤澀者是。桃仁、大黃、芒硝各一錢,甘草六分,桂枝八分,加丹皮一錢、枳殼八分,水二碗,煎至一碗,入大黃一二沸,再下芒硝一沸,熱服,取下黑物。須量人虛實用之,不可亂投(此方名桃仁承氣湯,治一切瘀血脹滿,大實大痛,手不可近者,服之立效)。

黃病,面二袋,綠礬四斤為餡,做饅頭四個,慢火煅干,淬入米醋中,再煅干為末;配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當歸、熟地、香附各末四兩;砂仁、川椒各末二兩;核桃、黑棗淨肉各二斤半,搗丸,白湯下。

白話文:

[黃疸各類病症]

黃疸病症可分為五種,但最終皆源自濕熱的影響。濕熱積聚在脾胃之中,長時間無法消散,導致面色和肌膚呈現土色。谷疸這種病症,飯後會感到頭暈,心中悶悶不樂,這是因為飢餓或飽食所引致,胃氣蒸騰導致身體泛黃。治療方法是使用苦參四兩(研磨)、龍膽草二兩(碎)、牛膽汁二兩,加入少許蜂蜜製成藥丸,大小如桐子,每次服用五十粒,空腹時服用,可用滾水或薑、甘草湯送服。

酒疸患者,全身和眼睛都會變黃,心中感到煩躁,小腿腫脹,尿液呈紅色,臉色黃,皮膚出現紅斑。這是因為酒後胃部過熱,醉後在風中躺臥,導致身體吸收了水濕。治療方法是使用梔子十五個、大黃二兩、淡豆豉二兩、枳實五個,用水煎煮後服用。

女癆疸患者,額頭變黑,全身泛黃,下腹部緊繃且腫脹,小便不順暢。這是因為性行為後,受到水濕的影響而產生。治療方法是使用硝石、礬石,各自經過燒製,以相同比例研磨成粉末,用大麥粥汁調和,每次服用二錢,一天三次,以促出汗。

黃汗患者,汗水像梔子水,沾染衣物會變黃,但不會感到口渴。這是因為脾臟過熱,汗水接觸到水洗澡所致。治療方法是使用黃耆、赤芍、茵陳各四兩,石膏八兩,麥冬(去心)、豆豉各二兩,甘草(炙)一兩五錢。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五錢,以淡薑湯送服,飯後服用。多喝溫水,出汗有助康復。

黃疸患者,全身、臉部和眼睛都變得像金色般黃。治療方法是使用白朮、豬苓、澤瀉、茵陳各二兩,茯苓二兩五錢。研磨成粉,用白湯調和,每次服用五錢,每天三次。

黃疸通治方,使用一大把三白草,搗汁一杯,加入生白酒,空腹服用。冬天則使用根部,搗汁後與酒一同服用。如果使用乾燥儲存的三白草,則研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以酒送服。枸杞根搗汁,與熟生白酒一同服用。土牛膝四兩,生白酒三碗,煮沸六七次,空腹連續服用三天,可以根治。天蘿過霜降後摘取一條,連同種子一起燒燼,加上木香二錢,共同研磨成粉,早晚以生白酒送服。純黑豬膽一個,陳年黃米炒熟,研磨成粉,加入膽汁製成藥丸,以生白酒送服。白芥子二錢(兒童只需五分),研磨碎,用燒酒調和,敷在肚臍下方的小腹上,一週內應會出現水泡,期間需避免食用含鹽或糖的食物。

黃白二疸,使用龍牙草四兩,蒸煮後,以白短水酒服用,可以治癒。病情嚴重者可以直接服用黃牛尿,酒後服用也有療效。

陰虛二疸,陰黃者,四肢冰冷,自汗,腹瀉,小便清澈,脈搏沉緩,這是由於陰虛所引起。虛黃者,耳鳴,口淡,心悸,微熱,四肢乏力,懶惰,嗜睡,腳軟,脈搏沉細,寒熱交錯,尿液白色,這是因為虛弱所導致。兩種情況都可以使用理中湯來治療。人參、白朮各二錢五分,甘草(炙)、乾薑(炮)各一錢,用水煎煮,空腹服用。

酒疸食黃,使用黑牽牛、甘遂各等份,於清晨五點服用。

瘀血發黃,發熱,小便自利,大便反而黑色,脈象芤澀,這是因為瘀血所致。治療方法是使用桃仁、大黃、芒硝各一錢,甘草六分,桂枝八分,加入丹皮一錢、枳殼八分,用水二碗,煎至一碗,加入大黃一二沸,再加入芒硝一沸,趁熱服用,可促進排出黑色物質。需根據患者的體質來調整用量,不可隨意使用(此方稱為桃仁承氣湯,可治療各種瘀血脹滿,極度疼痛,甚至手不能觸碰的情況,服用後立即見效)。

黃病,使用麪粉二袋,綠礬四斤作為餡料,做成四個饅頭,用慢火煅乾,淬入米醋中,再次煅乾後研磨成粉;配以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當歸、熟地、香附各四兩的粉末;砂仁、川椒各二兩的粉末;核桃、黑棗淨肉各二斤半,搗碎成丸,用白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