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白主人

《救生集》~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口瘡舌病門

治口瘡,生黃柏,蜜炒研末。塗之甚好。

又方,幾茶口中噙含即愈。又桑樹汁塗之亦愈。

又方,陳白螺螄殼燒灰,加兒茶少許,為末。吹患處一次即愈。

又方,蠶繭五個包入硼砂,瓦上焙乾焦為末,擦抹即愈。

赴宴散,治口瘡並三焦實熱,口舌糜爛,痛不可忍。

黃連、黃柏、黃芩、梔子(炒黑)、細辛乾薑各等分,為末。先用米泔水漱口,後搽藥,吐咽不拘。

口舌生瘡,吳茱萸研末,米醋調。敷腳心,移夜即愈。

舌腫神方,此症卒然舌腫喉閉,即時氣絕,至危至險。急用;皂礬不拘多少,以新瓦火炕變紅色,放地上候冷研細。將病人撬開牙齒,以藥搽舌上即愈。或用好醋調和舌上(此方名破棺散)。

舌瘡,生黃柏八分,生黃連五分,兒茶一分。共末搽之。

舌出血,槐花末,敷即止。又以木賊草煎水,漱口即愈。

舌出口外(俗曰螟蚣毒),即取雄雞冠血一小盞,浸之即收。

舌卒腫如豬胞狀,滿口不治,須臾不救。急用百草霜和酒塗舌下,立愈(要鄉間燒雜草者)。(見《千金方》)

舌忽發脹滿口,不能出聲。,蒲黃末頻滲(如因寒,加乾薑末等分)。

舌腫硬,百草霜、海鹽各等分,共末。井花水調服。

又方,以蒲黃為末擦之,內以黃連煎水頻飲,以瀉心火。

舌腫塞喉,以朴硝,白礬為末。搽舌上立消。

舌忽出難入,大麻子為末,捲入紙條燒煙。熏入鼻中,有涎流出愈。

舌長過寸,冰片研細末。敷之即收。

又方,番木鱉四個,刮去淨毛切片,黃連四兩,水二碗,煎一碗。將舌浸藥水良久,其舌自收。

小舌落下方,用鹽、橄欖並核燒灰存性,研末。吹之即愈。又以吊揚塵灰點之亦上。又以食鹽炒熱點之亦上。臨點之時俱要先用筷子將大舌根壓住,然後吹點藥方上。

口瘡,乾薑、黃連各等分,研末。泡水噙之。

口舌唇內生瘡,以西瓜皮曝乾燒研,噙之。

白話文:

[口瘡舌疾病治療]

  • 治療口腔潰瘍,使用黃柏,蜂蜜炒後研成粉末。塗抹在患處效果很好。

  • 另一方法,含茶在口中即可痊癒。另外,也可使用桑樹汁塗抹患處,同樣有效。

  • 另一方法,將陳舊的白螺螄殼燒成灰,加上少量兒茶,研磨成末。對準患處吹一次就能痊癒。

  • 另一方法,五個蠶繭包着硼砂,在瓦上烘至乾燥焦黑,研成粉末,擦拭患處即可痊癒。

  • "赴宴散",用於治療口腔潰瘍和三焦實熱,舌頭潰爛,疼痛難忍。黃連、黃柏、黃芩、炒黑的梔子、細辛、乾薑各等份,研磨成粉末。先用米湯漱口,然後塗藥,可吞嚥。

  • 口舌生瘡,吳茱萸研成粉末,用米醋調勻。敷於腳心,過夜即愈。

  • 舌腫神方,此病突然舌腫喉閉,即時可能氣絕,極其危險。緊急情況下,無論多少皁礬,放在新瓦上加熱至紅色,放地上待涼後研細。撬開患者牙齒,用藥擦在舌上即愈。或者用好醋調和後塗在舌上(此方名爲破棺散)。

  • 舌瘡,生黃柏八分,生黃連五分,兒茶一分。一起研磨成粉末,塗抹患處。

  • 舌出血,槐花粉末,敷上即止。或者用木賊草煎水,漱口即愈。

  • 舌伸出嘴巴(俗稱螟蚣毒),立即取一小盞公雞雞冠血,浸泡即可收回。

  • 突然舌腫如豬胎狀,滿口無法治療,片刻間可能無法救治。緊急使用百草霜和酒混合塗抹舌下,立即痊癒。

  • 舌忽然腫脹滿口,無法發聲,頻繁使用蒲黃粉末。

  • 舌腫硬,百草霜、海鹽各等份,一起研磨成粉末。用井水調和服用。

  • 另一方法,用蒲黃粉末擦患處,內服黃連煎水,以瀉心火。

  • 舌腫塞喉,以朴硝、白礬爲粉末。塗在舌上立即消腫。

  • 舌忽然伸出難以收回,大麻種子研成粉末,捲入紙條點燃。煙燻入鼻中,有涎液流出即可治癒。

  • 舌長過一寸,冰片研成細粉末。敷上即收。

  • 另一方法,四個番木鱉,刮淨毛切片,四兩黃連,二碗水,煎成一碗。將舌浸在藥水中良久,舌頭自然收縮。

  • 小舌脫落治療方法,使用鹽、橄欖及其核燒成灰,研成粉末。吹在患處即愈。或者使用吊揚塵灰點在患處,同樣有效。在點藥時,都要先用筷子壓住大舌根,然後吹點藥粉。

  • 口腔潰瘍,乾薑、黃連各等份,研磨成粉末。泡水含在口中。

  • 口舌脣內生瘡,西瓜皮曬乾燒研成粉末,含在口中。

2. 耳鼻門

治大人小兒耳內腫痛流膿一切火症,番木鱉一個,水磨。滴耳內即愈。

又方,以枯礬末入麝香少許。吹入耳,一日四次,或棉裹塞耳。

又治耳出膿方,蛇蛻不拘多少,新瓦焙黑存性,研細末。先將小竹條絞棉絮捻淨膿水,吹入蛇末少許,二三次愈。

耳閉作痛,田螺去蓋入麝香五釐自化成水。滴耳內即愈。

耳中膿痛,出雞子蛋殼炒黃為末,香油調灌。

又方,蚯蚓焙乾為末,捻捻耳內。兼治耳底。

耳中出血,龍骨末吹耳即止。

耳鳴耳癢流水風聲,生烏頭一個,乘濕削如棗核大。塞耳。早塞夜易,過三五日便愈。不然,久則成聾。

耳猝聾閉,蓖麻子一百粒,大棗十五枚(去核),共搗欄,入男胎乳汁和作錠如棗核樣。以絲綿一枚塞之,覺耳中熱為度,一日一換,二十日瘥。

又方,以細辛為末,熔黃蠟成丸如鼠糞大。綿裹一丸塞耳內,二次愈。

聤耳出汁,韭汁,日滴三次。

耳痛,以鬱金滴水入耳內即愈。

耳痛有膿,桑螺蛸一個,燒灰存性,同麝香五釐共研末糝之。

耳內流水,香附研末,糝之,自愈。

又耳出膿,用胭脂、枯礬、釘鏽粉各等分,共研末。吹之立效。

少年耳聾,用木耳一撮(醋炒)。白糖拌食。

治耳聤,用頭髮瓦上燒灰存性,為末,每一錢加真冰片七釐研勻。吹少許入耳,即愈。

耳爛,用陳皮、燈草(燒灰)各一錢,冰片一分,共研勻,吹之。

撐耳風方,獨活、藁本、荊芥、防風各一錢五分。薄荷、生耆、香附、甘草節、細辛各一錢。共煎服。外用敷藥,輕者用靛花或磨鹿角搽,重者則用大黃,白芨,五倍子共末,以雞蛋清調搽。

蟲入耳,將姜揸貓鼻,其尿自出。滴耳內蟲即出。或用芝麻枕之亦出。

蟻入耳,用豬肉一塊炙香,放耳邊引出,或用川山甲炒研末。以水調灌亦可。

蜈蚣入耳,以雞肉炒香,放耳邊引出。或以生薑汁灌之。

蜒蛐入耳,將羊乳滴入耳內即化為水。

又方,以生油灌之,凡諸蟲入耳俱效。

又蟲入耳,以菜油少許,入耳其蟲即死。或蟲入左耳,掩右耳以左向明屏氣,少頃即出,不可爬挖,其蟲愈深(入右耳掩左)。

治鼻淵(即腦漏。因風寒凝入腦戶與太陽濕熱交蒸,乃成其患。鼻流清涕或流黃水,點點滴滴,長濕無干。)

老刀豆文火焙乾為末。酒服三錢,重者不過三服即愈。

又方,白芷一兩、蒼耳子(炒)、辛荑仁各二錢五分,薄荷五錢。共末,蔥湯、茶湯清調。食後服,以鵝不食草塞鼻孔自止。

又方,陳香圓、木香、扁柏、砂仁、川芎各一錢,水煎服。

又鼻漏孔中長出一塊,辛荑(去殼)四兩,桑白皮四兩,梔子二兩,枳殼、白芷、桔梗各二兩,共研末。每服二錢,淡蘿蔔湯送下。

白話文:

治療大人小孩耳朵內部腫痛流膿等各種發炎症狀:

將番木鱉一個用水磨成汁,滴入耳內即可痊癒。

另一個方法:

將枯礬磨成粉末,加入少許麝香,吹入耳朵,一天四次,或者用棉花包起來塞在耳朵裡。

又一個治療耳朵流膿的方法:

取蛇蛻,不拘多少,用新瓦片烘烤至黑色,保留藥性,研磨成細末。先用小竹條捲著棉絮,將耳朵裡的膿水清理乾淨,然後將蛇蛻粉末吹入少許,兩三次即可痊癒。

耳朵閉塞疼痛:

將田螺去掉蓋子,放入五釐麝香,使其自行化成水,滴入耳朵內即可痊癒。

耳朵裡面化膿疼痛:

將雞蛋殼炒黃研磨成粉末,用香油調和後灌入耳朵。

另一個方法:

將蚯蚓烘乾研磨成粉末,塞入耳朵內,同時也能治療耳朵底部疼痛。

耳朵裡面出血:

將龍骨磨成粉末吹入耳朵即可止血。

耳朵鳴叫、發癢、流水、聽到風聲:

取一個生烏頭,趁濕削成棗核大小,塞入耳朵,早晨塞入晚上換,過三五天就會痊癒。如果不治療,時間久了會變成耳聾。

耳朵突然失聰閉塞:

取蓖麻子一百粒,紅棗十五枚(去核),一起搗爛,加入男性胎兒的乳汁調和,做成棗核大小的藥錠。用絲綿包著一個藥錠塞入耳朵,感覺到耳朵裡面發熱為度,一天換一次,二十天即可痊癒。

另一個方法:

將細辛磨成粉末,用黃蠟熔化後做成像老鼠糞便大小的藥丸。用棉花包著一個藥丸塞入耳朵,兩次即可痊癒。

耳朵流出液體:

用韭菜汁,每天滴三次。

耳朵疼痛:

用鬱金滴水入耳朵內即可痊癒。

耳朵疼痛並有膿:

取一個桑螵蛸,燒成灰並保留藥性,與五釐麝香一起研磨成粉末,撒在耳朵裡。

耳朵裡面流水:

將香附磨成粉末,撒在耳朵裡,就會自然痊癒。

另一個治療耳朵流膿的方法:

用胭脂、枯礬、鐵鏽粉各等分,一起研磨成粉末,吹入耳朵,立刻見效。

少年耳聾:

用一小撮木耳(用醋炒過),拌白糖食用。

治療耳朵流膿:

將頭髮在瓦片上燒成灰,保留藥性,研磨成粉末,每一錢加入七釐真冰片,研磨均勻,吹入耳朵少許,即可痊癒。

耳朵潰爛:

用陳皮、燈芯草(燒成灰)各一錢,冰片一分,一起研磨均勻,吹入耳朵。

治療「撐耳風」的藥方:

獨活、藁本、荊芥、防風各一錢五分,薄荷、生耆、香附、甘草節、細辛各一錢,一起煎服。外用敷藥,輕微的用靛花或磨鹿角塗抹,嚴重的則用大黃、白芨、五倍子一起磨成粉末,用雞蛋清調和後塗抹。

蟲子跑進耳朵:

將生薑塗抹在貓的鼻子上,貓會自行排尿,將貓尿滴入耳朵內,蟲子就會自己跑出來。或者用芝麻枕頭也能將蟲子引出。

螞蟻跑進耳朵:

用一塊豬肉烤香,放在耳朵旁邊引出螞蟻,或者用川山甲炒過磨成粉末,用水調和後灌入耳朵也可以。

蜈蚣跑進耳朵:

用雞肉炒香,放在耳朵旁邊引出蜈蚣,或者用生薑汁灌入耳朵。

蜒蛐跑進耳朵:

將羊奶滴入耳朵內,蜒蛐會自行化成水。

另一個方法:

用生油灌入耳朵,各種蟲子跑進耳朵都有效。

另一個蟲子跑進耳朵的方法:

用少許菜油滴入耳朵,蟲子就會死亡。或者蟲子跑進左耳,就用手捂住右耳,然後將左耳朝向有光的地方,屏住呼吸,過一會兒蟲子就會自己出來,不要用東西掏挖,這樣蟲子會跑得更深(如果跑進右耳就捂住左耳)。

治療鼻淵(即腦漏,因為風寒凝結在腦戶穴,與太陽穴的濕熱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疾病,症狀是鼻涕清澈或者流出黃水,一點一點地流,長期潮濕不乾):

將老刀豆用文火烘乾磨成粉末,用酒送服三錢,嚴重的患者服用不超過三次即可痊癒。

另一個方法:

白芷一兩、炒蒼耳子、辛夷仁各二錢五分,薄荷五錢,一起磨成粉末,用蔥湯或茶湯調服,飯後服用,再用鵝不食草塞住鼻孔,即可止住鼻漏。

又一個方法:

陳香圓、木香、扁柏、砂仁、川芎各一錢,用水煎服。

鼻子漏孔中長出一塊肉:

辛夷(去殼)四兩,桑白皮四兩,梔子二兩,枳殼、白芷、桔梗各二兩,一起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淡蘿蔔湯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