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生集》~ 卷二 (1)
卷二 (1)
1. 咽喉門
百藥煎(云黑皮),硼砂、甘草、生白礬各等分,上為細末,每服一錢,食後米飲調,細細呷咽,治喉痛。
奪命無憂散,治一切咽喉諸症及藥毒梗物。
寒水石三兩(煅),玄參、貫眾、砂仁(去殼)、滑石(研)、黃連(去毛)、茯苓、山豆根、甘草(炙)、荊芥各五錢,硼砂三錢,上為細末,每服一錢,乾摻舌上,新汲水嚥下,不拘時。
又方,治一切咽喉。
秋月老黃瓜一根,去蒂寸許,去穰,填皮硝蓋住,懸起後瓜軟水流,內長硝芽,磁罐收。遇咽喉腫痛,吹入稍許,即瘥。加冰片,點火眼亦愈。
又,華佗救急方,治胸膈氣緊,出氣短促,驀然咽喉腫痛,手足厥冷,氣閉不通,頃刻不治。
巴豆七粒(三生四熟,生者,去殼生研;熟者,去殼炒,去油存性),雄黃(皂子大,明者研),鬱金一個(蟬肚者研末),上三味為細末,每服半字茶調,細呷。如口噤咽塞,用小竹管納葉吹喉中,須臾吐利,即愈。如無前藥,以升麻四兩銼碎,用水四碗,煎至一碗,灌服。如無升麻,皂角一枚槌碎,授水灌服,或吐或不吐,即安。
治喉痹腫痛湯水不下,死在須臾,一吹即活,牛黃二分,硼砂一錢,雄黃三分,用一分五釐吹入喉內,即好。
又一方:真蟾酥為末,用筷頭點入,封嘴上,即時消散,效速如風。
乳鵝方,五倍子炒黃色為末,以葦筒吹喉內效。
治梅核,在咽喉間,咯不出,咽不下,此七情所為也。中脘痞滿,氣不舒快,或嘔逆噁心皆治。
半夏一錢五分、茯芩一錢二分、紫蘇葉六分、厚朴(薑製)九分,水一鍾、生薑七片、紅棗二枚,煎至八分,不拘時服。
白話文:
[咽喉疾病治療法]
【百藥煎】(雲黑皮),硼砂、甘草、生白礬各取等量,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飯後用米湯調和,慢慢吞服,能治療喉嚨疼痛。
【奪命無憂散】,適用於各種咽喉病狀及藥物中毒梗塞。
寒水石三兩(煅燒過),玄參、貫眾、砂仁(去殼)、滑石(研磨)、黃連(去毛)、茯苓、山豆根、甘草(炒過)、荊芥各五錢,硼砂三錢,以上材料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一錢,乾粉敷於舌上,再喝下新抽取的清水,不限時間。
【另一方法】,適用於各種咽喉病狀。
取秋天的老黃瓜一根,去蒂約一寸,挖去果肉,填入皮硝,然後蓋上,懸掛起來,待黃瓜變軟,水分流出,裡面會長出硝晶,用瓷罐收集。遇到咽喉腫痛,吹入少量硝晶,即可緩解。加入冰片,點燃後對著眼睛,也能治癒。
【華佗救急方】,適用於胸部脹悶、呼吸短促、突然喉嚨腫痛、手腳冰冷、氣息閉塞不通,若不及時治療,片刻之間可能致命。
巴豆七粒(其中三粒生,四粒熟,生的去殼研磨;熟的去殼炒,去油),雄黃皁子大小(明亮者研磨),鬱金一個(蟬肚者研磨成末),以上三種藥材研磨成細粉。每次服用半字茶調,慢慢吞服。如果嘴巴不能張開,可用小竹管將藥粉吹入喉嚨,不久後會嘔吐,病情就會好轉。如果沒有這些藥材,可以用四兩升麻切碎,用水四碗煮至一碗,灌服。若沒有升麻,可用一枚皁角搗碎,用水灌服,可能會嘔吐也可能不會,但病情都會好轉。
【治療喉嚨腫痛,湯水無法下嚥,隨時可能死亡,一吹即可活命】,牛黃二分,硼砂一錢,雄黃三分,將一分五釐吹入喉嚨內,病情就會好轉。
另一方法:將真蟾酥研磨成末,用筷子尖沾取,塗在嘴脣上,立刻就能消腫,效果迅速。
【乳鵝方】,將五倍子炒至黃色,研磨成末,用葦管吹入喉嚨,有效。
【治療梅核卡在咽喉】,咳不出來,也吞不下去,這是因情緒波動所致。中脘部位脹滿,氣不暢快,或嘔吐、噁心都能治療。
半夏一錢五分、茯芩一錢二分、紫蘇葉六分、厚朴(薑製)九分,用水一鍾、生薑七片、紅棗二枚,煮至剩八分,不限時間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