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成子

《靈藥秘方》~ 靈藥秘方卷之上 (5)

回本書目錄

靈藥秘方卷之上 (5)

1. 第四方

即前第一方藥味同,惟打火盞內用水,取升藥照前第三方加助藥之法,打火三次,每用藥研極細,糕糊丸麻仁大,每空心用人參湯或棗湯下,一二十丸。

一瘡遇內症,痰涎壅塞,上盛下虛,有升無降,吐逆咳嗽,痰火喘急,膈食翻胃,嘔吐等症,陳皮湯下。

一翻胃,膈食,吐逆飽嘈,丁香本香湯下。

一虛損欲成勞怯,生薑烏梅湯下。

一偏正頭風,痛久不愈,川芎蔥湯下。

一心腹腫脹,腿膝痠痛,蓬朮湯下。

一陰虛盜汗,小便過多,元陽不足,牡蠣湯下。

一男女氣血不和,小腹急痛,桃仁湯下。

一濕氣腳氣痠痛,木瓜湯下。

一遺精淋獨,白茯苓牡蠣湯下。

一陰症厥冷,吐逆不下,生薑湯下。

一失心癡呆,神不守舍,辰砂湯下。

一五疝昏厥不醒,生薑湯下。

白話文:

第四方:

這個方子的藥材和第一個方子相同,只是在煉製時,將藥材放入打火盞中,用水煎煮後取藥汁,並依照第三個方子加入輔助藥材的方法,用打火的方式煉製三次。每次使用的藥材都要研磨成極細的粉末,然後用糕糊將藥粉搓成麻子仁大小的藥丸。每天早上空腹時,用人參湯或紅棗湯送服一二十丸。

此方適用於以下症狀:

  • 瘡瘍發作時,如果體內有痰液阻塞、上部熱盛而下部虛弱、氣機上逆而無法下降,出現嘔吐、咳嗽、痰火喘急、胸膈堵塞、胃氣翻騰、嘔吐等症狀,可用陳皮湯送服。
  • 胃氣翻騰、胸膈堵塞、嘔吐、胃中嘈雜不適,可用丁香本香湯送服。
  • 身體虛弱、快要變成勞損,可用生薑烏梅湯送服。
  • 偏頭痛或正頭痛,久治不癒,可用川芎蔥湯送服。
  • 心腹腫脹、腿膝痠痛,可用蓬朮湯送服。
  • 體內陰虛而有盜汗、小便頻繁、元陽不足,可用牡蠣湯送服。
  • 男女氣血不和、小腹急痛,可用桃仁湯送服。
  • 濕氣引起的腳氣痠痛,可用木瓜湯送服。
  • 遺精、淋濁、白帶,可用茯苓牡蠣湯送服。
  • 陰虛引起的四肢厥冷、嘔吐、腹瀉,可用生薑湯送服。
  • 失心、癡呆、精神無法集中,可用辰砂湯送服。
  • 五疝(五種疝氣)導致昏厥不醒,可用生薑湯送服。

2. 第五方

節前第二方藥味同惟打火三轉後可月引藥專治外症取本藥雄黃硃砂各一兩乳香沒藥去油各(二錢),當歸白芷槐花各(二兩),加痛加丁香(二錢),等分為末老米糊丸桐子大聽用

一凡楊梅瘡漏發背凜癧等惡瘡每服以牙皂一根土茯苓四兩煎湯初十日進五丸中十日進六丸後十日進七丸服後如寒熱乃毒氣出也不必驚疑

白話文:

第五方:

這個藥方的藥材跟之前的第二方一樣,只是煉製方法稍有不同。將藥材打火三次後,就可以用藥引來引導藥力,這藥方專門治療體表外發的疾病。

藥方組成:雄黃、硃砂各一兩,乳香、沒藥(去除油脂)各二錢,當歸、白芷、槐花各二兩,如果疼痛可加入丁香二錢。將這些藥材全部研磨成粉末,用老米糊調和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備用。

凡是梅毒、瘺管、背部毒瘡、瘰癧等惡性瘡瘍,每次服用時,以牙皂一根、土茯苓四兩煎湯送服。最初十天,每天服用五顆藥丸;中間十天,每天服用六顆藥丸;最後十天,每天服用七顆藥丸。服藥後,如果出現寒冷發熱的症狀,這是體內毒氣外散的正常現象,不必驚慌。

3. 第六方

水銀,枯礬,火硝各(一兩二錢),硼砂,滷砂各(一錢二分)右藥光共炒為細末入罐封固打火三炷香加爐甘石(一兩二錢),共研入罐再打火一炷杳半取出童便拌藥共炒攤地上如此炒攤七次復為末入罐封固打火一炷香半取出埋地內一日夜再為末加乳香沒藥去油各(一錢二分),又將童便拌曬加硃砂六分過篩研細磁缸收固每服土茯苓牙皂煎湯下

一此散用法俱照前六賢散主治醫例其效更神

白話文:

將水銀、枯礬、火硝各一兩二錢,硼砂、滷砂各一錢二分,這些藥材一起放入鍋中炒至發光,然後研磨成細末,裝入罐子中密封。接著,在罐子外點燃三炷香的時間後,加入爐甘石一兩二錢,一起研磨後再裝回罐中。然後再點燃一炷半香的時間後取出,用童子小便拌和藥粉一起炒,炒好後攤在地上,這樣反覆炒和攤開七次。接著將藥粉再次研磨成細末,裝入罐子密封,點燃一炷半香的時間後取出,埋在土裡一天一夜。取出後再研磨成細末,加入去掉油脂的乳香和沒藥各一錢二分,再用童子小便拌和後曬乾,加入硃砂六分,過篩研磨成細粉,裝入瓷缸中密封保存。每次服用時,用土茯苓和牙皂煎煮的湯藥送服。

這個藥散的用法都和前面第六個方子的用法一樣,主治的疾病也和第六個方子的醫例相同,但藥效更加神奇。

4. 第七方,白雪丹

鹽,礬,硝皂礬各(二兩五錢)

右共研入鍋炒九分干加汞(二兩),硃砂(五錢),共研無星帶青色入包灑瓶內按緊上用布如瓶口大蓋住再用黃泥靠瓶遍周圍按緊中留一孔依瓶口大俟泥干再用夏布一塊扎瓶口用陽城罐一個將藥罐對口扎定封固如法再用大磁盆一個盛水在內將前藥瓶倒立空罐底立水盆內其盆上用磚如法隔之先將罐內藥圈記何處止其火亦止到藥邊為度或過藥一指亦可藥出上罐入下罐即過分火候其功效同猛火亦可先文後武共三炷香火足冷定取起下罐內有水不可橫浸入水濕了上罐口藥開罐取出其藥松白色為妙然不松白亦可用

一此丹治一切腫毒出膿用之拔毒去其膿血未出膿者用之點起泡自破出水再用藥紙貼之自干而愈

治未破者用陳醋少許調點如膿潰爛者可用六賢散摻之若誤上白雪丹

痛不可忍亦敷六賢散藥紙貼之

白話文:

鹽、明礬、硝石、皂礬各(二兩五錢)

將以上藥材一起研磨成粉末,放入鍋中炒至九成乾,加入水銀(二兩)和硃砂(五錢),再一起研磨至看不見閃亮的顆粒,呈現帶青的顏色。把藥粉裝入瓶中壓緊,用一塊大小如瓶口的布蓋住瓶口,再用黃泥塗滿瓶子周圍並壓緊,中間留一個孔對準瓶口。等黃泥乾燥後,再用一塊夏布紮緊瓶口。接著,拿一個陽城罐(一種陶罐),將藥瓶對準罐口紮緊固定,方法和之前一樣。然後,拿一個大瓷盆裝水,將之前的藥瓶倒立,讓空罐底朝下立在水盆中,瓷盆上面用磚塊像之前的方法一樣隔開。先在罐子上標記藥粉邊緣的高度,火候就控制到這個高度,或者稍微超過藥粉邊緣一指寬也可以。如果藥粉從上面的罐子進入到下面的罐子,就表示火候過度。這樣的效果和用猛火燒一樣,也可以先用小火再用大火,總共燒三炷香的時間。等冷卻後,取出下面的罐子,裡面有水,不要讓水橫向浸入,以免弄濕上面罐口的藥粉。打開罐子取出藥,呈現鬆散的白色為最佳,但如果不是鬆散的白色也仍然可以使用。

這個藥方可以治療各種腫毒,如果已經化膿,用它可以拔除毒素並排出膿血。如果還沒有化膿,用它可以讓患處起泡,等泡破後流出水,再用藥紙貼敷,就會自行乾燥痊癒。

治療還沒破的腫毒,可以用少許陳醋調和藥粉塗抹。如果膿已經潰爛,可以用六賢散撒在患處。如果不小心使用了白雪丹後感到疼痛難忍,也可以敷上六賢散,再用藥紙貼敷。

5. 第八方 藥紙

杭州高白油紙一百張,生甘草八兩。

先以淨水十五碗入甘草,煎至六七碗去渣,再煎至三四碗濃。將紙分作四塊入鍋,塊塊見汁煮乾為度,取起㫰乾收好聽用。

一凡點白雪丹泡破出水後,用此紙照泡大小針刺白孔,津濕貼之,刺眼以便出水,候自愈脫。

白雪丹犯膏藥,其口更開更爛,貼此藥紙最妙。

白話文:

將杭州產的高級白油紙一百張,以及生甘草八兩,先用十五碗清水放入甘草煎煮,煮到剩下六七碗時,將藥渣濾掉,再繼續煎煮到剩下三四碗濃稠的藥汁。將紙分成四塊,放入鍋中,讓每塊紙都沾到藥汁,煮到快乾時取出,晾乾後收好備用。

使用方法:凡是點了白雪丹(一種腐蝕性藥物)導致皮膚起泡破裂出水後,用這種藥紙依照水泡大小裁剪,用針在水泡上刺出小孔,將水泡中的水吸出來,然後將藥紙濕潤後貼在傷口上,在刺孔的地方貼好,幫助排出傷口裡的水,等傷口自然癒合脫落。

白雪丹若造成傷口潰爛,貼一般膏藥反而會讓傷口更加擴大潰爛,此時貼上這種藥紙最為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