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辭典》~ 十畫 (6)
十畫 (6)
1. 十畫
劇者不能食。身疼重煩躁。小便不利。此為黃汗主之。(金匱水氣),諸病黃家。但利其小便。假令脈浮。當以汗解之。宜此湯。(同上黃疸)
桂枝,芍藥(各三兩),甘草(二兩),生薑(三兩),大棗(十二枚擘),黃耆(二兩)
上六味。以水八升。煮取三升。溫服一升。須臾飲熱稀粥一升余。以助藥力。溫覆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柴胡桂枝幹薑湯,傷寒五六日。已發汗而復下之。胸脅滿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主之。(傷寒論太陽下),治瘧寒多。微有熱。或但寒而不熱者。服一劑如神。(金匱瘧論)
柴胡(半斤),桂技(三兩去皮),乾薑(二兩),栝蔞根(四兩),黃芩(三兩),牡蠣(二兩熬),甘草(二兩炙)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微煩。復服汗出便愈。
柴胡桂枝湯,婦人傷寒發熱。經水適來。晝日明瞭。暮則讝語。如見鬼神狀者。此為熱入血室。無犯胃氣及上二焦。必自愈。(同上太陽下),傷寒六七日。發熱微惡寒。支節煩疼。微嘔心下支結。外證未去者主之。(同上)發汗多亡陽。讝語者。不可下。與此湯和其榮衛。
以通津液。後自愈。(同上)治寒疝腹中痛者。(外臺),治心腹卒中痛者主之。(金匱寒疝)
桂枝(去皮),黃芩(各一兩半),人參(一兩半),甘草(一兩炙),半夏(二合半洗),柴胡(四兩),芍藥(一兩半),大棗(六枚擘),生薑(一兩半切)
上九味。以水七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
柴胡加芒硝湯,傷寒十三日不解。胸滿而嘔。日晡所發潮熱。已而微利。此本柴胡證。下之而不得利。今反利者。知醫以丸藥下之。此非其治也。潮熱者實也。先宜服小柴胡湯以解外。後以此湯下之。(傷寒太陽)
柴胡(二兩十六銖),黃芩(一兩),人參(一兩),甘草(一兩炙),生薑(二兩切),半夏(二十銖一本云五枚洗),大棗(四枚擘),芒硝(二兩)
上八味。以水四升。煮取二升。去滓內芒硝。更煮微沸。分溫再服。不解更作。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治瘧病發渴者。亦治勞瘧。(金匱瘧論)
柴胡(八兩),人參,黃芩,甘草(各三兩),生薑(二兩),栝蔞根(四兩),大棗(十二枚)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溫服一升。日二服。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傷寒八九日。下之胸滿煩驚。小便不利。讝語。一身盡重。不可轉側者主之。(傷寒太陽中)
半夏(二合半洗),大棗(六枚擘),柴胡(四兩),生薑(一兩半),桂技(去皮一兩半),人參(一兩半),龍骨(一兩半),鉛丹(一兩半),茯苓(一兩半),大黃(三兩),牡蠣(一兩半熬),黃芩(一兩半)
白話文:
黃汗的治療
一個人如果病得很嚴重,吃不下東西,身體疼痛沉重又煩躁,小便不順暢,這就是黃汗的症狀。對於這種情況,主要治療方法是讓小便通暢。如果脈象浮現,就應該用發汗的方式來解決。可以使用以下藥方:
桂枝、芍藥(各12克),甘草(8克),生薑(12克),大棗(12枚,掰開),黃耆(8克)
將以上六味藥材,加入八升水煎煮至三升,溫服一升。稍後再喝一升熱的稀粥,來幫助藥力發揮作用。蓋上被子取微汗,如果沒有出汗,就再次服用。
柴胡桂枝乾薑湯
如果傷寒五六天,已經發汗又用了瀉下的方法,導致胸脅脹滿且微微有結塊,小便不順暢,口渴但不嘔吐,只有頭部出汗,時而發冷時而發熱,內心煩躁,這表示病還沒好。可以用這個方子來治療。這個方子也能治療瘧疾,症狀是發冷多於發熱,或者只有發冷而沒有發熱。服用一劑就會有奇效。
柴胡(24克),桂枝(12克,去皮),乾薑(8克),栝蔞根(16克),黃芩(12克),牡蠣(8克,熬製),甘草(8克,炙烤)
將以上七味藥材,加入十二升水煎煮至六升,去除藥渣,再煎煮至三升,溫服一升,一天三次。第一次服用可能會有些煩躁,再次服用後就會出汗痊癒。
柴胡桂枝湯
婦女感染傷寒發熱,正值月經來潮,白天意識清楚,但到了晚上就開始胡言亂語,好像看到鬼神一樣,這屬於熱邪侵入血室。不要去傷害腸胃功能和上焦的氣機,這種情況會自己好轉。這個方子也適用於傷寒六七天,發熱微微怕冷,關節疼痛,稍微想吐,心下有結塊,但外在的症狀還沒有消失的情況。發汗過多會導致陽氣虛脫,出現胡言亂語的情況,此時不能用瀉下的方法,要用這個方子來調和營衛之氣,疏通津液,之後就會自行痊癒。此方還能治療寒疝導致的腹痛,以及心腹突然劇痛。
桂枝(去皮),黃芩(各6克),人參(6克),甘草(4克,炙烤),半夏(約5克,洗過),柴胡(16克),芍藥(6克),大棗(6枚,掰開),生薑(6克,切片)
將以上九味藥材,加入七升水煎煮至三升,去除藥渣,溫服一升。
柴胡加芒硝湯
如果傷寒十三天都沒有好轉,出現胸悶、想吐、每天下午發潮熱,之後又腹瀉,這本來就是柴胡證,用了瀉下的方法卻沒有腹瀉,反而出現腹瀉,這是因為醫生用了丸藥導致的,並非正確的治療方法。潮熱是實證,應該先服用小柴胡湯來解除外邪,之後再用這個方子來瀉下。
柴胡(約12克),黃芩(4克),人參(4克),甘草(4克,炙烤),生薑(約8克,切片),半夏(約2克,洗過),大棗(4枚,掰開),芒硝(8克)
將以上八味藥材,加入四升水煎煮至二升,去除藥渣,加入芒硝,再稍微煮一下,分兩次溫服。如果沒有好轉就再次服用。
柴胡去半夏加栝蔞湯
這個方子能治療瘧疾發渴的症狀,也能治療勞累導致的瘧疾。
柴胡(32克),人參,黃芩,甘草(各12克),生薑(8克),栝蔞根(16克),大棗(12枚)
將以上七味藥材,加入十二升水煎煮至六升,去除藥渣,再煎煮至三升,溫服一升,一天兩次。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
如果傷寒八九天,用瀉下的方法治療後,出現胸悶、煩躁驚恐、小便不順暢、胡言亂語、全身沉重無法翻身,可以使用這個方子治療。
半夏(約5克,洗過),大棗(6枚,掰開),柴胡(16克),生薑(6克),桂枝(6克,去皮),人參(6克),龍骨(6克),鉛丹(6克),茯苓(6克),大黃(12克),牡蠣(6克,熬製),黃芩(6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