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走嘉言

《方劑辭典》~ 九畫 (6)

回本書目錄

九畫 (6)

1. 九畫

蘇子(炒),前胡,厚朴(炒),半夏(炙),甘草(炙),橘皮,五加皮(姜炙),當歸,桂心,黃耆(各一兩),人參,附子(炮),桔梗,羌活,乾薑(炮各半兩)

上每三錢。水一盞半。紫蘇三葉。姜三片。棗一枚。煎七分。食後服。

洗肝散,治風毒上攻。暴作赤目腫疾。難開隱澀。眵淚昏暗。羞明。或生翳膜。(局方)

山梔(取仁),川芎,防風,薄荷(去梗),當歸(去蘆),大黃(炮),羌活(去蘆),甘草(炙各二兩)

上為末。每服二錢。冷水或熱水。食後調下。日三服見效。

扁豆湯,療霍亂吐痢方。

扁豆葉(一升),香薷葉(一升),木瓜(一枚),乾薑(一兩)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二升五合。絞去滓。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服。並無所忌。

保元湯,治痘癰出膿之後。脾胃虛弱。膿清不斂者。(正宗)

人參,黃耆,白朮(各一錢),甘草(三分)

姜一片。棗二枚。水二鍾。煎八分。食遠服。(或加桂助參耆之力)

柏葉湯,吐血不止者主之。(金匱血病)

柏葉,乾薑(各三兩),艾(三把)

上三味。以水五升。取馬通汁一升。合煮一升溫服。

紅藍花酒,婦人六十二種風。及腹中血氣刺痛主之。(金匱婦人)

紅藍花(一兩)

上一味。以酒一大升。煎減半。頓服一半。未止再服。

厚朴七物湯,病腹滿發熱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主之。(金匱腹滿)主腹滿氣脹。(外臺),腹滿發熱。以陽並陰。則陽實陰虛。陽盛生外熱。陰虛生內熱。脈必浮數。浮則為虛。數則為熱。陰虛不能宣導。飲食如故。故致脹滿者。為熱脹。(得效方)

厚朴(半斤),甘草(三兩),大黃(二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枝(二兩),生薑(五兩外臺作乾薑)

上七味。以水一斗。煮取四升。溫服八合。日三服。嘔者加半夏五合。千金一方加芒硝二兩。寒多者加生薑至半斤。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發汗後。脹脹滿者主之。(傷寒太陽)

厚朴(半斤炙去皮),生薑(半斤切),人參(一兩),半夏(半斤洗),甘草(一兩)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取三斤。去滓溫服一升。日三服。

厚朴三物湯,腹中寒氣雷鳴切痛。胃胸逆滿嘔吐。附子粳米湯主之。而痛閉者主之。(金匱寒疝)

厚朴(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

上三味。以水一斗二升。先煮二味。取五升。內大黃。煮取三升。溫服一升。以利為度。(千金加芒硝二兩。治腹滿發熱。數十日脈浮而數。飲食如故。)

厚朴人參湯,療霍亂心腹痛煩。嘔不止。(外臺)

厚朴(四兩),橘皮(二兩),人參(二兩),高良薑,當歸(各一兩),藿香(一兩)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二升五合。絞去滓。分溫三服。服別相去如人行六七里再服。忌生冷。黏膩。

白話文:

九畫

蘇子湯:炒過的蘇子、前胡、炒過的厚朴、炙過的半夏、炙過的甘草、橘皮、薑炙過的五加皮、當歸、桂心、黃耆各一兩,人參、炮過的附子、桔梗、羌活、炮過的乾薑各半兩。

使用方法:每次取藥三錢,加水一碗半,放入紫蘇葉三片、生薑三片、紅棗一枚,煎煮至七分量,飯後服用。

洗肝散:治療風毒上攻,突然發作的眼睛紅腫疾病,眼睛難以睜開,有澀痛感,眼屎多,視力模糊,怕光,或產生翳膜。(出自《局方》)

組成:山梔子(取仁)、川芎、防風、薄荷(去除梗)、當歸(去除蘆頭)、炮過的大黃、羌活(去除蘆頭)、炙過的甘草,各二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藥材磨成粉末,每次服用二錢,用冷水或熱水調服,飯後服用,每天服用三次,效果顯著。

扁豆湯:治療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

組成:扁豆葉一升、香薷葉一升、木瓜一枚、乾薑一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四味藥材加水六升,煮至剩二升五合,濾去藥渣,分三次溫服,每次服藥間隔時間約為人行走六七里的距離,服藥期間沒有其他禁忌。

保元湯:治療出痘瘡、癰腫化膿後,脾胃虛弱,膿液清稀難以收口的情況。(出自《正宗》)

組成:人參、黃耆、白朮各一錢,甘草三分。

使用方法:加入生薑一片、紅棗二枚,用水二碗煎煮至八分量,在飯後遠離的時間服用。(可加入桂枝以增強人參和黃耆的藥力)

柏葉湯:主要治療吐血不止。(出自《金匱要略·血病》)

組成:柏葉、乾薑各三兩,艾草三把。

使用方法:將以上三味藥材加水五升,加入馬通汁一升,合煮至一升,溫服。

紅藍花酒:主要治療婦女的六十二種風症,以及腹中血氣刺痛。(出自《金匱要略·婦人》)

組成:紅藍花一兩。

使用方法:將紅藍花放入一升酒中煎煮至剩一半,一次頓服一半,如果沒有停止疼痛,再服用另一半。

厚朴七物湯:治療腹部脹滿發熱十日,脈象浮而數,飲食正常的情況。(出自《金匱要略·腹滿》) 主要治療腹部脹滿氣脹。(出自《外臺秘要》)腹滿發熱,因為陽氣與陰氣並盛,陽氣實而陰氣虛,陽氣盛則產生外熱,陰氣虛則產生內熱,脈象必定浮而數。浮代表虛,數代表熱,陰氣虛弱無法正常運行,飲食正常,所以導致腹脹,這種脹滿是屬於熱脹。(出自《得效方》)

組成:厚朴半斤、甘草三兩、大黃二兩、大棗十枚、枳實五枚、桂枝二兩、生薑五兩(《外臺秘要》中用乾薑)。

使用方法:將以上七味藥材加水一斗,煮至四升,每次溫服八合,每天服用三次。如果出現嘔吐,可加入半夏五合。千金方中,還可加入芒硝二兩。如果寒症較重,可將生薑加至半斤。

厚朴生薑半夏甘草人參湯:治療發汗後,腹部脹滿的病症。(出自《傷寒論·太陽病》)

組成:炙過並去皮的厚朴半斤、切好的生薑半斤、人參一兩、洗過的半夏半斤、甘草一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五味藥材加水一斗,煮至三斤,濾去藥渣,溫服一升,每天服用三次。

厚朴三物湯:治療腹中寒氣發出雷鳴般的聲響,並且有劇烈疼痛,胃部、胸部脹滿,嘔吐的情況。附子粳米湯主要治療這種症狀,而此湯主要治療疼痛且閉塞不通的情況。(出自《金匱要略·寒疝》)

組成:厚朴八兩、大黃四兩、枳實五枚。

使用方法:將以上三味藥材加水一斗二升,先煮厚朴和枳實,取汁五升,再放入大黃,煮至三升,溫服一升,以排便為度。(《千金方》中加入芒硝二兩,治療腹滿發熱,持續數十日,脈象浮而數,飲食正常的情況。)

厚朴人參湯:治療霍亂引起的心腹疼痛、煩躁、嘔吐不止。(出自《外臺秘要》)

組成:厚朴四兩、橘皮二兩、人參二兩、高良薑、當歸各一兩、藿香一兩。

使用方法:將以上六味藥材加水七升,煮至二升五合,濾去藥渣,分三次溫服,每次服藥間隔時間約為人行走六七里的距離,服藥期間忌食生冷、黏膩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