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辭典》~ 八畫 (4)
八畫 (4)
1. 八畫
有瘀血。宜此湯。(同上)婦女經水不利下主之。亦治男子膀胱滿急。有瘀血者。(全匱婦人)
水蛭(熬),虻蟲(三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酒洗)
上四味。以水五升。煮取三升。去滓溫服一升。不下更服。
抵當丸,傷寒有熱。少腹滿。應小便不利。今反利者。為有血也。當下之。不可余藥。宜此丸。(傷寒太陽)
水蛭(二十個熬),虻蟲(二十個去翅足熬),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大黃(三兩)
上四味。搗分四丸。以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之晬時。當下血。若不下者更服。
奔氣湯,主大氣上奔。胸膈中諸病。每發時迫滿短氣。不得臥。劇者。便將欲死。腹中冷濕氣。腸鳴相逐。成結氣方。(千金)療卒厥逆上氣。氣支兩脅。心下痛滿。淹淹欲絕。此謂奔豚。病從卒驚怖。憂迫得之。氣從下上。上衝心胸臍間。築築發動。有時不療殺人。(外臺)
甘草(二兩炙),人參(一兩),吳茱萸(一升),生薑(一斤),半夏(一升),桂心(三兩)
上六味。㕮咀。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四服。此藥須預畜。得病便急合服。
奔豚湯,奔豚氣。上衝胸腹痛。往來寒熱主之。(金匱)療手足逆冷。胸滿氣促。從臍左右起沖者。(外臺)
甘草,芎藭,當歸(各二兩),半夏(四兩),黃芩(二兩),生葛(五兩),芍藥(二兩),生薑(四兩),甘李根白皮(一斤)
上九味。以水二斗。煮取五升。溫服一升。日三夜一服。(外臺秘要方無芍藥當歸有桂心栝蔞各二兩)
固本養榮湯,治骨疽已成。骨不吐出。或既出不能收斂。由氣血之虛。脾弱也。宜服之。骨不出者。自出。不收斂者。自斂。(正宗)
川芎,當歸,白芍,熟地,白朮,山藥,人參,牡丹皮,黃耆,茱萸(各一錢),甘草,肉桂,五味子(各五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前服。
炙甘草湯,傷寒脈結代心動悸主之。(傷寒太陽)脈按之來緩時一止。復來者。名曰結。又脈來動而中止。更來小數。中有還者。反動。名曰結陰也。脈來動而中止。不能自還。因而復動者。名曰代陰也。得此脈者。必難治。(同上)治虛勞不足。汗出而悶。脈結悸行動如常。不出百日危急者。十一日死。(金匱)治肺痿涎唾多。心中溫溫液液者。(同上)
甘草(四兩),生薑(三兩切),人參(二兩),阿膠(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麥門冬(半斤去心),麻子仁(半斤),大棗(三十枚擘)
上九味。以清酒七升。水八升。先煮八味。取三升。去滓內膠。烊消盡。溫服一升。日三服。(一名復脈湯)
門冬甘露飲,治麻疹熱甚而渴。(醫通)
白話文:
八畫
有瘀血的湯劑:
這個湯劑適合有瘀血的情況,特別是女性月經不順暢。同時也適用於男性膀胱脹滿急迫,有瘀血的情況。
藥方組成:水蛭(炒過)、虻蟲(三十個,去除翅膀和腳,炒過)、桃仁(二十個,去皮尖)、大黃(三兩,用酒洗過)
服用方法:以上四味藥材,用水五升煎煮至三升,去除藥渣,溫服一升。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再次服用。
抵當丸:
傷寒發熱,少腹脹滿,本應小便不暢,但反而小便順暢,這表示體內有瘀血,應當用瀉藥攻下,不宜用其他藥物,適合服用此藥丸。
藥方組成:水蛭(二十個,炒過)、虻蟲(二十個,去除翅膀和腳,炒過)、桃仁(二十五個,去皮尖)、大黃(三兩)
服用方法:以上四味藥材搗成粉末,分成四丸。用水一升煮一丸,取七合服用。服藥後應當排出瘀血,如果沒有效果,可以再次服用。
奔氣湯:
主要治療氣向上衝逆、胸膈不適等病症,每次發作時會感到胸悶氣短,難以躺臥,嚴重時甚至有瀕死感。腹中有寒濕之氣,腸鳴不止,形成氣結。也可用於治療突然昏厥、氣逆上衝等急症,氣向上衝至兩脅,心下疼痛脹滿,感到快要斷氣。這種情況稱為奔豚,通常是因突然驚恐、憂慮迫切所致,氣從下往上衝,衝擊心胸和肚臍之間,跳動發作。有時如果沒有及時治療,會導致死亡。
藥方組成:甘草(二兩,炙烤過)、人參(一兩)、吳茱萸(一升)、生薑(一斤)、半夏(一升)、桂心(三兩)
服用方法:以上六味藥材切碎,用水一斗煎煮至三升,分四次服用。這個藥方需要預先儲備,發病時立即服用。
奔豚湯:
治療奔豚氣,氣向上衝逆,胸腹疼痛,時冷時熱的症狀。也可用於治療手腳冰冷,胸悶氣短,感覺氣從肚臍左右向上衝的症狀。
藥方組成:甘草、芎藭、當歸(各二兩)、半夏(四兩)、黃芩(二兩)、生葛(五兩)、芍藥(二兩)、生薑(四兩)、甘李根白皮(一斤)
服用方法:以上九味藥材,用水二斗煎煮至五升,溫服一升,一天三次,晚上一次。(另有方劑,無芍藥、當歸,有桂心、栝蔞各二兩)
固本養榮湯:
治療骨疽已經形成,但骨頭無法排出,或者已經排出但無法癒合的情況。這是由於氣血虛弱、脾臟功能不足所致,適合服用此藥。服用後,骨頭會自行排出,傷口也會自行癒合。
藥方組成:川芎、當歸、白芍、熟地、白朮、山藥、人參、牡丹皮、黃耆、茱萸(各一錢)、甘草、肉桂、五味子(各五分)
服用方法:用水兩鍾,加生薑三片,紅棗兩顆,煎煮至八分,飯前服用。
炙甘草湯:
治療傷寒導致脈搏結代(脈搏跳動時快時慢,有時會停止),心悸的症狀。脈搏按下去時,會感到脈搏來得緩慢,有時會停止一下,然後又繼續跳動,這稱為結脈。另一種情況是脈搏跳動時停止,然後又繼續跳動,但跳動的次數比較少,中間會間歇一下,然後又跳動,這稱為結陰脈。還有一種情況是脈搏跳動時停止,無法自己恢復跳動,需要等待一會兒才能恢復跳動,這稱為代陰脈。出現這種脈象的人,通常很難治療。此方也可用於治療身體虛弱、容易出汗、心悶、脈搏結代但日常活動正常的病症,這種情況若不治療,可能在一百天內就會有生命危險,有的甚至會在十一日內死亡。也可用於治療肺痿,口中多唾液,感覺心中溫熱的病症。
藥方組成:甘草(四兩,炙烤過)、生薑(三兩,切片)、人參(二兩)、阿膠(二兩)、生地黃(一斤)、桂枝(三兩,去皮)、麥門冬(半斤,去心)、麻子仁(半斤)、大棗(三十枚,掰開)
服用方法:以上九味藥材,用清酒七升和水八升,先煎煮除阿膠外的八味藥材,取三升,去除藥渣,加入阿膠,待阿膠完全融化後,溫服一升,一天三次。(此方又名復脈湯)
門冬甘露飲:
治療麻疹發熱嚴重且口渴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