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辭典》~ 七畫 (3)
七畫 (3)
1. 七畫
當歸身(二錢),人參,黃耆,白朮,川芎,白芍,熟地(各一錢),五味子,麥門冬,遠志,甘草,茯苓(各五分),牡丹皮,砂仁(各三分)
水二鍾。姜三片。棗二枚。煎八分。食遠服。
芎歸湯,治一切去血過多。眩暈悶絕。不省人事。傷胎去血。產後去血。崩中去血。金瘡去血。拔牙去血。不止者。心煩眩暈。頭重目暗耳聾。舉頭欲倒。悉能主之。(易簡)
芎藭,當歸(各等分)
上㕮咀。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七分。去滓。熱服。不以時候。若產後眩暈。宜加芍藥等分服之。
芎藭湯,療卒寒腹中拘急痛方。(外臺)
芎藭,當歸,桂心,芍芍,甘草(炙各一兩),黃芩(半兩),乾薑(半兩),杏仁(三十枚去皮尖)
上八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再服。忌海藻。菘菜。生蔥。
芎芷香蘇散,治外感傷風。鼻塞聲重。左脈浮緩。(濟生方)
川芎,白芷,香附子,陳皮,羌活(各一錢),薄荷,紫蘇(各八分),甘草(五分)
薑蔥白水煎。加荊芥防風。名荊防芎蘇散。
延年半夏湯,主腹內左肋痃癖。硬急。氣滿不能食。胸背痛者方。(外臺)
半夏(三兩洗),生薑(四兩),桔梗(二兩),吳茱萸(二兩),前胡(三兩),鱉甲(三兩炙),枳實(二兩炙),人參(一兩),檳榔子(十四枚)
上九味。切。以水九升。煮取二升七合。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久。再服。忌豬羊肉。餳。莧菜等。
延年茯苓飲,主腳氣腫。氣急。上氣。心悶熱煩。嘔逆不下食方。(同上)
茯苓,紫蘇葉(各三兩),杏仁,橘皮,升麻(各三兩),生薑(四兩),柴胡(三兩),犀角(二兩屑),檳榔(十二枚並皮子研)
上九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二升五合。去滓。分溫三服。如人行八九里久。再服。忌酸物。
延年茯苓飲,主風痰。氣發即嘔吐。欠伸煩悶不安。或吐痰水者方。(同上)
茯苓(三兩),人參,生薑,橘皮,白朮(各二兩)
上五味。切。以水五升。煮取一升五合。去滓。溫分三服。中間任食。忌大酢。桃李。雀肉等。
延年玄參湯,主惡核瘰癧風結方。(同上)
玄參,升麻,獨活,連翹(各二兩),木防己,菊花(各一兩)
上六味。切。以水八升。煮取三升。分服一升。日三。
延年酸棗湯,主虛煩不得眠。並下氣方。(同上)
酸棗(二升),茯苓(三兩),生薑(一兩半),人參(三兩),麥門冬(一兩去心),橘皮(陳者),杏仁(去皮尖碎),紫蘇(各二兩)
上八味。切。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再服。忌大酢。
延年前胡湯,主胸背氣滿。膈上熱。口乾痰飲氣。頭風旋方。(同上)
前胡(二兩),枳實(炙),細辛,杏仁(去皮尖碎),芎藭,防風,澤瀉,麻黃(去節),乾薑,芍藥(以上各三兩),茯苓(一本茯神),生薑(各四兩),桂心,甘草(炙各二兩)
白話文:
七畫
這個方子包含當歸身(八克)、人參、黃耆、白朮、川芎、白芍、熟地(各四克)、五味子、麥門冬、遠志、甘草、茯苓(各二克)、牡丹皮、砂仁(各一點二克)。
用水兩碗,加生薑三片、紅棗兩顆,煎煮至剩八分,在飯後服用。
芎歸湯,可以用來治療各種因失血過多引起的疾病,例如頭暈、昏厥、人事不省、因懷孕或產後出血、血崩、外傷出血、拔牙出血不止等。對於這些原因導致的心煩、頭暈、頭重、視力模糊、耳鳴、想昏倒等症狀,都有很好的療效。(出自《易簡方》)
川芎和當歸,用等量的份量。
將這兩味藥稍微搗碎,每次用四錢(約12克),加水一碗半煎煮至七分,去除藥渣,趁熱服用,不拘泥於特定時間。如果是產後頭暈,可以增加白芍的份量一起服用。
芎藭湯,可以用來治療突然發生的腹部絞痛。(出自《外臺秘要》)
這個方子包含川芎、當歸、桂心、白芍、炙甘草(各40克)、黃芩(20克)、乾薑(20克)、杏仁(30枚,去皮尖)。
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加入五碗水煮至兩碗,分兩次服用,忌食海藻、白菜、生蔥。
芎芷香蘇散,可以用來治療外感風邪引起的感冒,例如鼻塞、聲音沙啞,且左邊脈象浮緩。(出自《濟生方》)
這個方子包含川芎、白芷、香附子、陳皮、羌活(各4克)、薄荷、紫蘇(各3.2克)、甘草(2克)。
用水加生薑和蔥白一起煎煮。如果加入荊芥和防風,就叫做荊防芎蘇散。
延年半夏湯,可以用來治療腹部左側肋骨下方的腫塊、硬塊、氣脹滿悶、食慾不振、胸背疼痛等症狀。(出自《外臺秘要》)
這個方子包含半夏(120克,洗過)、生薑(160克)、桔梗(80克)、吳茱萸(80克)、前胡(120克)、鱉甲(120克,炙過)、枳實(80克,炙過)、人參(40克)、檳榔子(14枚)。
將以上九味藥材切碎,加入九碗水煎煮至兩碗七合,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在吃完藥後,如果走個八九里的路,可以再服用一次。忌食豬羊肉、麥芽糖、莧菜等。
延年茯苓飲,可以用來治療腳氣腫脹、呼吸急促、喘不過氣、胸悶發熱、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出自《外臺秘要》)
這個方子包含茯苓、紫蘇葉(各120克)、杏仁、橘皮、升麻(各120克)、生薑(160克)、柴胡(120克)、犀角(80克,磨成粉)、檳榔(12枚,連皮磨成粉)。
將以上九味藥材切碎,加入八碗水煎煮至兩碗五合,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在吃完藥後,如果走個八九里的路,可以再服用一次。忌食酸性食物。
延年茯苓飲,可以用來治療風痰,症狀是發病時嘔吐、打哈欠、煩躁不安,或者吐出痰水。(出自《外臺秘要》)
這個方子包含茯苓(120克)、人參、生薑、橘皮、白朮(各80克)。
將以上五味藥材切碎,加入五碗水煎煮至一碗五合,去除藥渣,分三次溫服,飯前飯後皆可服用。忌食過酸的食物、桃子、李子、麻雀肉等。
延年玄參湯,可以用來治療頸部淋巴結核等疾病。(出自《外臺秘要》)
這個方子包含玄參、升麻、獨活、連翹(各80克)、木防己、菊花(各40克)。
將以上六味藥材切碎,加入八碗水煎煮至三碗,每次服用一碗,一天三次。
延年酸棗湯,可以用來治療虛煩失眠,並能降氣。(出自《外臺秘要》)
這個方子包含酸棗(二升)、茯苓(120克)、生薑(60克)、人參(120克)、麥門冬(40克,去心)、陳皮、杏仁(80克,去皮尖,搗碎)、紫蘇(各80克)。
將以上八味藥材切碎,加入七碗水煎煮至一碗半,分兩次服用,忌食過酸的食物。
延年前胡湯,可以用來治療胸背部脹滿、膈上發熱、口乾、痰多、頭痛眩暈等症狀。(出自《外臺秘要》)
這個方子包含前胡(80克)、枳實(炙過)、細辛、杏仁(去皮尖搗碎)、川芎、防風、澤瀉、麻黃(去節)、乾薑、白芍(以上各120克)、茯苓(也有版本用茯神)、生薑(各160克)、桂心、炙甘草(各8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