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辭典》~ 四畫 (6)
四畫 (6)
1. 四畫
上㕮咀。每服二錢。水一盞。生薑三片。燈心十莖。棗子一個。擘破去核。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分心氣飲,治證與前方同。(同上)
大腹皮,赤芍藥,木通(去節),半夏(湯洗七次),桑白皮(微炒),赤茯苓,肉桂(去粗皮),甘草(炙),陳橘皮(去穰),青橘皮(去白),羌活(各一兩),紫蘇(去粗梗四兩)
上為粗末。每服三錢。水一盞。生薑三片。棗二枚。燈心五莖。同煎至七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常服消化滯氣。升降陰陽。調順三焦。和脾進食。
不換金正氣散,治四時傷寒。瘴疫時氣。頭疼壯熱。腰背拘急。五勞七傷。山嵐瘴氣。寒熱往來。五膈氣噎。咳嗽痰涎。行步喘乏。或霍亂吐瀉。藏腑虛寒。下利赤白。並宜服之。(同上)
厚朴(去皮),藿香(去苗),陳皮(去白),半夏,蒼朮(米泔浸),甘草(炙各等分)
上為銼散。每服三錢。水一盞半。生薑三片。棗子二枚。煎至八分去滓。食前稍熱服。忌生冷。油膩。毒物。若四方人。不伏水土。宜服之。常服能闢嵐氣。調和脾胃進飲食。王宇泰曰。風寒暑濕。皆能中人。惟濕氣積久。留滯關節。故能中。非如風寒暑之有暴中也。中濕之症。
關節沉重。而痛。浮腫喘滿。腹脹煩悶。不知人。其脈必沉而緩。或沉而微細。宜除濕湯。於本方加白朮茯苓。
丹參煮散,治筋實極。則兩腳下滿而痛。不得遠行。腳心如割。筋斷折痛。不可忍方。(外臺)
丹參(十二分),川芎,杜仲,續斷,地骨皮(各八分),通草,當歸,乾地黃,麥門冬(去心)禹餘糧(煉),麻黃(去節七分),甘草(炙),桂枝(各五分),牛膝(九分),生薑(薄切炒取焦燥),牡蠣(各十分熬),升麻(六分)
上十七味。搗下篩為散。以絹袋子盛散。二方寸匕。以井華水二升煮。數動絹囊子。煮取一升為一服。日再煮。忌海藻。菘菜。生蔥。蕪荑。
勻氣散,此方前代曾服有效。風藥服之。十三日。安。可治腰腿疼。半身不遂。手足不能屈伸。口眼喎斜。風氣。中風。中氣。便用風藥治之。十無一愈。當以氣藥治之。氣順則風散。近有人。服之見效。(瑞竹堂方)
白朮(四兩),沉香(五兩),天麻(一兩),烏藥(三兩),青皮(五錢),白芷,人參,甘草(各五錢)
上為㕮咀。每服三錢。水一錢半。生薑三片。紫蘇五葉。木瓜三片。棗子一枚。煎至七分去滓。空心溫服。
止熱極湯,療脈熱極。遇風為痹。痹感心。顏脫。面色白不澤。脈空虛。口唇色赤。乾燥。升麻潤色消痹方。(外臺)
升麻,射干,芎藭,人參(各三兩),赤小豆(五合),生薑,麥門冬(去心),萎蕤(各四兩),生地黃(切一升),甘草(二兩炙),竹葉(切一升)
白話文:
四畫
將藥材稍微嚼碎,每次服用二錢,用一碗水,加入三片生薑、十根燈心草、一顆剝開去核的紅棗,煎煮到剩七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泥於什麼時候。
分心氣飲的治療效果與前述相同。(與上方相同)
大腹皮、赤芍藥、木通(去除節)、半夏(用湯洗七次)、桑白皮(稍微炒過)、赤茯苓、肉桂(去除粗皮)、甘草(炙烤)、陳皮(去除白色內膜)、青皮(去除白色部分)、羌活(各一兩)、紫蘇(去除粗梗,四兩)
以上藥材磨成粗末。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水,加入三片生薑、兩顆紅棗、五根燈心草,一起煎煮到剩七分,去渣後溫服,不拘泥於什麼時候。經常服用可以幫助消化積滯的氣,調理身體的陰陽,使三焦功能順暢,調和脾胃幫助進食。
不換金正氣散,可以治療四季感冒、瘴氣流行時的疾病,像是頭痛發熱、腰背僵硬、五勞七傷、山區瘴氣、忽冷忽熱、胸膈氣塞、咳嗽有痰、行走時喘不過氣、或是霍亂吐瀉、內臟虛寒、下痢紅白等症狀,都適合服用。(與上方相同)
厚朴(去除粗皮)、藿香(去除莖葉)、陳皮(去除白色內膜)、半夏、蒼朮(用米泔水浸泡)、甘草(炙烤,各等份)
以上藥材切碎。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半水,加入三片生薑、兩顆紅棗,煎煮到剩八分,去渣後趁熱在飯前服用。忌吃生冷、油膩、有毒的食物。如果外地人水土不服,適合服用。經常服用可以驅除山嵐瘴氣,調和脾胃幫助進食。王宇泰說,風寒暑濕都可能侵犯人體,但只有濕氣積累久了,才會停留在關節,造成疾病,不像風寒暑等病邪是突然發作的。濕氣入侵的症狀是關節沉重且疼痛、浮腫氣喘、腹脹煩悶、意識不清,脈象一定沉而緩或沉而細微。適合用除濕湯,在本方基礎上加入白朮和茯苓。
丹參煮散,可以治療筋脈太過緊繃,導致兩腳底板腫脹疼痛,無法遠行,腳心像刀割一樣疼痛,筋脈斷裂般的疼痛難以忍受。(出自《外臺》)
丹參(十二分)、川芎、杜仲、續斷、地骨皮(各八分)、通草、當歸、乾地黃、麥門冬(去心)、禹餘糧(煉製過)、麻黃(去除節,七分)、甘草(炙烤)、桂枝(各五分)、牛膝(九分)、生薑(薄切炒至焦黃)、牡蠣(各十分,熬製過)、升麻(六分)
以上十七味藥材,搗碎過篩成為散劑。用絹布袋子裝藥散,每次取二方寸匕的藥散,用兩升井水煎煮,不斷攪動絹布袋子,煮到剩下一升,作為一次的服用量。每天煎煮兩次服用。忌吃海藻、白菜、生蔥、蕪荑。
勻氣散,這個方子前代有人服用過,效果不錯。如果服用治療風邪的藥物,十三天後沒有好轉,可以使用這個方子治療腰腿疼痛、半身不遂、手腳不能彎曲伸展、口眼歪斜等風病、中風、中氣虛弱等問題。使用治療風邪的藥物,往往十個人裡面沒有一個會好轉,應該用調理氣的藥物來治療,氣順了風邪自然會散去。最近有人服用這個方子,效果很好。(出自《瑞竹堂方》)
白朮(四兩)、沉香(五兩)、天麻(一兩)、烏藥(三兩)、青皮(五錢)、白芷、人參、甘草(各五錢)
以上藥材稍微嚼碎,每次服用三錢,用一碗半水,加入三片生薑、五片紫蘇葉、三片木瓜、一顆紅棗,煎煮到剩七分,去渣後空腹溫服。
止熱極湯,可以治療脈象極熱、遇到風就會產生痹痛、痹痛會影響到心臟、面色蒼白沒有光澤、脈象空虛、口唇顏色赤紅乾燥等症狀。升麻可以潤澤面色,消除痹痛。(出自《外臺》)
升麻、射干、芎藭、人參(各三兩)、赤小豆(五合)、生薑、麥門冬(去心)、萎蕤(各四兩)、生地黃(切好,一升)、甘草(炙烤,二兩)、竹葉(切好,一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