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沈括
《蘇沈良方》~ 卷第十 (7)
卷第十 (7)
1. 治小兒疳肥瘡多生頭上
投白礬末二三錢,洗瘡然後敷藥,蓋老人血氣冷,必假艾力以佐陽,而艾性亦能殺蟲也。如是者再,即生肌,不一月當愈,既而如其言。醫曰:「瘡一月不治則有蟲,蟲能蠕動,氣血亦隨之,故瘡漏不可遽合則結痛,實蟲所為。」又曰,「人每有疾,經月不痊,則必憊,虛勞婦人則補脾血,小兒則防驚疳,二病則並治瘴癘,醫無名於世,而治疾有效,亦良醫也」。又其言有理,故並錄之。
白話文:
治療小兒因為疳積而導致肥胖,頭上長出許多瘡的病症,方法是用二三錢的明礬粉末清洗瘡瘍,然後再敷藥。因為老年人的氣血比較虛寒,必須借助艾灸的溫熱之力來溫補陽氣,而艾葉本身也具有殺蟲的功效。如此治療一到兩次,就能長出新肉,一個月左右就能痊癒。確實如同所說的那樣。醫生說:「瘡瘍一個月不治療就會有蟲子,蟲子會蠕動,氣血也會跟著它流動,所以瘡瘍不能快速癒合,否則會結塊疼痛,這都是蟲子造成的。」又說:「人如果生病一個月還沒好,身體就會很虛弱。虛弱的婦女要補脾益血,小兒則要預防驚嚇和疳積,這兩種病症都要同時治療,才能避免瘴癘。醫生即使沒名氣,只要能有效治療疾病,也是好醫生。」他的說法很有道理,因此將這些記錄下來。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