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治通義》~ 卷十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十二 (3)

1. 煮藥水火

當從玉函,用井華水為妙。然或有難遽辨,故吳仁齋《傷寒蘊要》曰:「取新汲井水,若有鹹味、苦鹹者,皆不可用。」此說為是。又《儒門事親》有水解一篇,文繁不錄。又梶原性全《萬安方氣病》中,引森立天《可用方》人參湯煮法曰:「要用勞水陳蘆;不然則水強火盛,藥力不出也。」性全更舉《活人書》七味蔥白湯為徵,云:「不獨此藥,諸煮湯法,皆須要弱水微火也。」虛勞傷寒、產婦、老人、小兒,氣力微者,尤可用勞水。此說亦是。又《本草綱目》曰:「火用陳蘆枯竹,取其不強,不損藥力也;桑柴火,取其能助藥力;烰炭,取其力慢;櫟炭,取其力緊;溫養用糠及馬屎牛屎者,取其緩而能使藥力勻遍也。」

白話文:

煮藥用水,最好是用剛從井裡打上來的水。但有時候可能難以馬上分辨好壞,所以吳仁齋在《傷寒蘊要》裡說,取新打的井水,如果帶有鹹味或苦鹹味,都不能用,這個說法是對的。另外,《儒門事親》有一篇關於水的文章,內容很多,這裡就不抄錄了。還有,梶原性全在《萬安方氣病中》引用森立天的藥方,提到人參湯的煮法,說要用放置過一段時間的水,以及陳舊的蘆葦來燒火,不然水太強火太旺,藥效就出不來。性全還舉《活人書》中的七味蔥白湯為例來說明。

不只這個藥方,所有煮湯藥的方法,都需要用弱水微火。虛勞、傷寒、產婦、老人、小孩,這些氣力比較虛弱的人,尤其適合用放置過一段時間的水來煮藥。這個說法也是對的。《本草綱目》說,燒火用的柴,要用陳舊的蘆葦或枯竹,因為它們的火力不強,不會損壞藥效。用桑樹柴火,是因為它能幫助藥效發揮。用悶燒的炭火,是因為它的火力慢。用櫟樹炭火,是因為它的火力緊。溫養身體時用米糠、馬糞或牛糞來燒火,是因為它們的火力緩慢,能使藥力均勻地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