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廉夫
《不知醫必要》~ 卷二 (43)
卷二 (43)
1. 噤口痢
下痢常覺噁心欲吐,食不能入,此症最危。虛寒者居多,亦間有實症。若因食積,必胸腹脹滿,因火鬱必臟腑熾熱。無脹無火,但見臟氣不能容受,有出無入,精神日敗,其故有二。一由脾氣之弱,或為嘔吐,或為吞酸,或惡聞食氣,飢不能食,而枵腹待斃。此中焦不運,病在脾也。
非用人參、白朮、乾薑、炙草之屬不可。一由腎氣之弱,則命門不暖,大腸不能固,小腸不能化,胃氣不能行,此下焦失守而化源無主,病在腎也。非用熟地、附子、肉桂、吳萸之屬不可。脾胃強而食自能入,其理甚明,不加審察,妄用寒涼攻擊之藥,必速其死矣,慎之。
白話文:
[噤口痢]
患有下痢時常常感到噁心想吐,食物難以下嚥,這是個非常危險的情況。虛寒型的患者較多,但偶爾也會出現實證的情況。如果是由於食物積滯,必定會感到胸腹脹滿;如果是因為火鬱,內臟一定會感覺到熾熱。沒有脹滿和火鬱的現象,只是發現身體無法承受臟腑的運作,只能排泄無法攝入,精神逐漸衰弱,可能的原因有兩種。
一種是因為脾氣虛弱,可能表現為嘔吐,或者吞酸,或者對食物的氣味感到厭惡,餓著肚子卻無法進食,最後只能飢餓至死。這是中焦運作不順,病在脾臟上。
必須使用人參、白朮、乾薑、炙草這類的藥物才能治療。另一種原因是因為腎氣虛弱,導致命門失去溫暖,大腸無法固守,小腸無法消化,胃氣無法運行,這是下焦失守,化生的源頭失去主宰,病在腎臟上。
必須使用熟地、附子、肉桂、吳茱萸這類的藥物才能治療。脾胃強健的話,食物自然可以順利攝入,道理很簡單,如果不仔細檢查,胡亂使用寒涼或攻擊性的藥物,只會加速死亡,一定要小心。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