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醫必要》~ 外科 (3)
外科 (3)
1. 疔毒
凡手指或各處有瘡,初起即發癢,身熱惡寒或麻木,此乃極毒之疔瘡,不速治必死。
去毒方
急以針挑破,擠去惡血,候血盡,口噙涼水吮之。水溫再換,吮至痛癢俱無,即愈,此法最善。
蔥蜜方,治疔瘡惡腫。
針挑破,用老蔥、生蜜糖搗勻,貼兩時久,疔即出,以醋洗之,神效。
菊花酒,微涼,治疔瘡腫毒。
野菊花根(一握)
搗汁一升,沖酒一杯,燉熱服,即至垂死,入口便活。冬月掘地取用亦可。並治一切惡毒,搗爛酒煮服,以渣敷之。
白話文:
[疔毒]
只要是手指或是身體其他部位長了瘡,一開始就感到癢,伴隨發燒、怕冷,或是有麻木的感覺,這可能是非常危險的疔瘡,如果不立刻治療,可能會有生命危險。
去毒方法
應立即用針挑破瘡頭,擠出裏面的壞血,等到血流乾淨後,用嘴含著冷水吸吮傷口。如果水變溫了就換新的冷水,一直吸吮到疼痛和癢感都消失,瘡就會好了,這個方法非常有效。
蔥蜜療法,用來治療疔瘡嚴重的腫脹。
先用針挑破瘡頭,然後把老蔥和生蜂蜜混合搗碎,敷在瘡上約兩小時,疔瘡就會被逼出來,再用醋清洗,效果神奇。
菊花酒,微涼,用來治療疔瘡的腫毒。
取一把野菊花根,搗出汁液,大約有一升的量,再倒入一杯酒,加熱後飲下,就算病情嚴重到瀕臨死亡,只要喝下去就能活命。冬天時,即使菊花不在季節,也可以挖地找尋菊花根使用。此外,這個療法也能治療其他的毒素,可以將菊花根搗碎後,用酒煮過再服用,並將殘渣敷在患處。
2. 附癍疹
葛根加牛子湯,涼散,治癍疹初起。
升麻(一錢),葛根(二錢),秦艽,荊芥,蘇葉,白芷,赤芍(各一錢),牛子(一錢五分),甘草(一錢)
服此方後,次服犀角地黃湯,或服大青湯、三黃解毒湯,甚則服白虎湯。
犀角地黃湯,寒,治癍疹。血熱妄行亦宜。
生地(四錢),白芍(酒炒),麥冬(去心),犀角尖(先煎),丹皮(各一錢五分)
大青湯,大寒,治癍疹大毒。
生石膏,知母,元參,青黛,地骨皮,生地,木通(各一錢),甘草(七分),荊芥穗(一錢),竹葉(十五片)
元參升麻湯,涼,治發癍咽痛。
元參(三錢),升麻,甘草(各一錢)
加犀角、黃芩、射干、黨參,治陽毒發癍,頭頂皆痛,狂躁罵詈,咽腫吐血。溫服取汗。
白話文:
【對於附帶疹子的情況】
使用「葛根加牛蒡子湯」,這是一種具有清涼散熱效果的藥方,適用於治療疹子剛開始出現的時候。
藥方成分包括:升麻(3公克)、葛根(6公克)、秦艽、荊芥、蘇葉、白芷、赤芍(各3公克)、牛蒡子(4.5公克)、甘草(3公克)。
服用這個藥方後,接著可以服用「犀角地黃湯」,或者選擇「大青湯」、「三黃解毒湯」,若情況嚴重的話,則可服用「白虎湯」。
「犀角地黃湯」,性質偏寒,適用於治療疹子。當血液過熱而導致不正常出血時也適合使用。
藥方成分包括:生地(12公克)、白芍(炒過)、麥冬(去掉心部)、犀角尖(先煎)、丹皮(各4.5公克)。
「大青湯」,性質極寒,適用於治療疹子伴有劇烈毒性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括:生石膏、知母、元參、青黛、地骨皮、生地、木通(各3公克)、甘草(2.1公克)、荊芥穗(3公克)、竹葉(15片)。
「元參升麻湯」,性質偏涼,適用於治療出疹且咽喉疼痛的情況。
藥方成分包括:元參(9公克)、升麻、甘草(各3公克)。
如果需要,可以添加犀角、黃芩、射干、黨參,用於治療陽毒疹子,頭部疼痛,情緒激動,咽喉腫脹,有吐血現象。需溫服以促出汗。
3. 跌打損傷
玉真散,治破口傷,無論傷口大小,或潰爛進風,口眼喎斜,手足扯動,用此散敷傷口,另用三錢,溫酒沖服,白湯調服亦可,效能起死回生。惟已嘔吐則難治。如膿多者,以溫茶避風洗淨而敷,無膿忌洗。
生南星(薑汁炒),羌活,防風,明天麻(各二錢),白附子(四錢),白芷(二錢)
共研極細末,收入窄口磁瓶內,以蠟封密,不可泄氣。
又方,治破傷風,亦名玉真散。
防風,生南星(薑汁炒)
等分,研細末,用以敷傷口,並酒調服一錢。此方雖打傷至死,童便調灌二錢,三服必活。
白話文:
【跌打損傷】
【玉真散】,可用於治療各種外傷,不論傷口大小,或是傷口已潰爛感染、出現口眼歪斜、手腳抽搐等症狀,將此藥粉敷於傷口,另外取三錢藥粉,用溫熱的酒沖服,或者用白開水調服也可以,其效果能讓人起死回生。但是,如果病人已經出現嘔吐現象,治療起來就比較困難。若傷口有大量膿液,應先用溫茶水避風清潔傷口後再敷藥,但若是沒有膿液的傷口,則不建議清洗。
所需藥材為:生南星(需用薑汁炒過)、羌活、防風、明天麻(各二錢)、白附子(四錢)、白芷(二錢)。以上所有藥材研磨成極細的粉末,儲存在窄口的磁瓶中,並以蠟密封,確保空氣不會洩漏。
【另一個配方】,同樣是治療破傷風的,也被稱作玉真散。
所需藥材為:防風和生南星(需用薑汁炒過)。兩種藥材等量,研磨成細粉,將藥粉敷在傷口上,並用酒調服一錢。即使被打到瀕死狀態,只要用童子尿調和藥粉二錢灌入,連續服用三次,病人一定會活過來。
4. 跌打青腫
大黃生薑方,治跌打青腫不破口者。
生大黃(一兩)
用老生薑汁,磨融敷之。一日一換,紫者轉黑,黑即轉白,甚覺效驗。
白話文:
【跌打青腫】
這是「大黃生薑方」,用來治療跌打所導致的皮下瘀青腫脹,但皮膚表面並未破裂的情況。
所需藥材為生大黃一兩。
使用老薑的生薑汁,將大黃磨碎混合成糊狀後敷於患處。每天更換一次,隨著療程進行,紫色瘀青會逐漸轉為黑色,再從黑色轉為白色,療效十分顯著。
5. 湯火傷
宜服童便,或用白沙糖二三兩,滾水調服,以免火毒攻心。雖痛極亦要忍住,若用冷水及井泥溝泥,則熱氣內逼,為害非輕。
大黃散,治湯火傷。
生大黃(七錢,研極細末)
先以真桐油或真芝麻塗之。塗後,摻以食鹽少許,再將藥末撒上立刻清涼止痛,並無疤痕。又方真芝麻油二斤,生大黃半斤,用銅鍋熬至藥色焦黑,瓦罐連渣收存。遇傷以鴨毛蘸油塗之極驗。
清涼膏,治被湯火傷者,無論新久均效。
新出窯石灰(三四大塊)
用冷水一盤,放石灰於內,次日面上結一層如薄冰樣者取起,以杯載之。加真桐油調極濃厚,敷之即愈。面上所浮石灰,並水取之,方得滴桐油下,調之自然濃厚矣。
白話文:
對於燒燙傷的情況,建議服用孩童的尿液,或者使用二三兩的白糖,用滾水沖服,這樣可以防止火毒攻心。即使痛到極點也要忍住,如果使用冷水或是井邊、溝邊的泥,會讓熱氣往內迫近身體,造成的危害不小。
有一個名為「大黃散」的配方,可用來治療燒燙傷。 主要成分是生大黃(七錢,需磨成極細的粉末)。
首先應用純正的桐油或純正的芝麻油塗抹在傷口上。塗抹後,撒上一些食鹽,然後再將藥末撒在上面,立刻就能感受到清涼止痛的效果,而且不會留下疤痕。另一個配方是,用二斤的純正芝麻油和半斤的生大黃,在銅鍋中熬煮至藥材變為焦黑色,然後連同渣滓一起放入瓦罐中保存。遇到燒燙傷時,可以用鴨毛蘸取油液塗抹在傷口上,效果非常好。
另外,還有一個名為「清涼膏」的配方,能有效治療因燒燙傷導致的傷口,不管是新傷還是舊傷都適用。
所需材料是新出窯的石灰(三四大塊)。
首先準備一盤冷水,將石灰放入水中,隔天石灰表面會結成一層像薄冰的物質,取出後放入杯子裡。加入純正的桐油調和至非常濃厚的狀態,塗抹在傷口上即可痊癒。要從水面取出漂浮的石灰,並將水也一同取來,這樣才能在滴入桐油後,自動調和成濃厚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