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嘉言

《喻選古方試驗》~ 卷四 (11)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1)

1. 產後

產後下血,炙桑白皮煮水飲。(《肘後》),《產寶方》:下血羸瘦,迫死,蒲黃二兩,水二升,煮八合,頓服。《食療本草》:瀉血不止,干艾葉五錢,炙熟,老生薑半兩,濃煎湯,一服立效。

產後血閉不下者。益母汁一小盞,入酒一合,溫服。(《聖惠》)

產後尿血,川牛膝水煎頻服。(《熊氏補遺》)

產後血亂,奔入四肢,以狗頭骨灰酒服二錢,甚效。

產後大便五七日不通,不宜妄服藥丸,用大麥芽炒黃為末,每服三錢,沸湯調下,與粥間服。(《婦人良方》),《本事方》:許學士云:產後汗多,則大便閉,難於用藥,惟麻子粥最穩,不惟產後可服,凡老人諸虛風秘皆得力。用大麻子仁、蘇子各二合,洗淨研細,再以水研,濾取汁一盞,分二次,煮粥啜之。

《局方》:阿膠炒、枳殼炒各一兩,滑石二錢半,為末,蜜丸梧子大,溫水下五十丸,未通再服。

產後血崩,蓮蓬殼五枚,香附二兩,各燒存性為末,米飲下二錢,日二。(《婦人方》)

產後自汗壯熱,氣短,腰腳痛不可轉,當歸三錢,黃耆白芍酒炒各二錢,生薑五片,水一盞半,煎七分,溫服。(《局方》)

產後虛汗,黃耆當歸各一兩,麻黃根二兩,每服一兩,煎湯服。胡氏婦人方,小麥麩牡蠣等分,為末,以豬肉汁調服二錢。

《避暑錄》載產後眼弓背反張,用大豆紫湯獨活湯而愈。

產後因怒氣發熱迷悶者。獨行散,荊芥穗以新瓦半炒半生為末,童便調服一二錢。若角弓反張,以豆淋酒下,或銼散,童便煎服。蓋荊芥為產後要藥,而角弓反張,乃婦人急候,得此證者,十存一二而已。(戴原禮《要訣》)

豆淋酒,治產後百病,或血熱,覺有餘血水氣,或中風困篤,或背強口噤,或煩熱瘛瘲,口渴,或身頭皆腫,或身癢嘔逆,直視,或手足頑痹,頭旋眼眩,此皆虛熱中風也。用黑大豆三升,熬熟,至微煙出,入瓶中,以酒五升沃之。經一日以上,服酒一升,溫覆,令少汗出,身潤,即愈。

口噤者,加獨活半斤,微微捶破,同沃之。產後宜常服,以防風氣,又消結血。(宗奭)

產後中風,脅不得轉,交加散。生地五兩,研汁,生薑五兩,取汁,交互相浸一夕,次日各炒黃,浸汁,焙乾為末,每酒服方寸匕。(《濟生方》),《小品方》:中風角弓反張,口噤不語,川烏頭五兩,銼塊,黑大豆半升,同炒黑,以酒三升,傾鍋內,急攪,以絹濾取酒,微溫,服一小盞,取汗。若口不開,挑開灌之。

未效,加烏雞糞一合炒,納酒中服,以瘥為度。華佗愈風散:治產後中風口噤,手足瘛瘲如角弓,或血運,不省人事,四肢強直,或口眼倒築,吐瀉欲死,用荊芥穗微焙為末,三錢,童便調服,口噤,挑齒灌之。斷噤,灌入鼻中,其效如神。李瀕湖曰:用酒服,名如聖散,藥下可立效。

白話文:

產後

產後下身出血,可以將炙烤過的桑白皮煮水喝。(《肘後方》)《產寶方》提到,產後出血導致身體虛弱消瘦,情況危急,可以用蒲黃二兩,加水兩升煮到剩八合,一次喝下。 《食療本草》提到,產後血流不止,可以用乾燥的艾葉五錢,烤熟後,加入老生薑半兩,濃煎成湯,喝一次就會見效。

產後血閉塞不下的情況,可以用益母草汁一小杯,加入一合酒,溫熱後服用。(《聖惠方》)

產後尿血,可以用川牛膝加水煎煮,頻繁服用。(《熊氏補遺》)

產後血氣紊亂,衝到四肢,可以用狗頭骨灰,用酒送服二錢,效果顯著。

產後大便五到七天不通暢,不應該隨意服用藥丸,可以用炒黃的大麥芽磨成粉,每次服用三錢,用滾燙的開水沖調後喝下,在喝粥的時候一起服用。(《婦人良方》)《本事方》中許學士說,產後出汗多,就會導致大便閉塞,難以用藥,只有麻子粥最為穩妥,不僅產後可以服用,凡是年老體虛風氣導致的便秘也有效。可以用大麻子仁、蘇子各二合,洗淨磨細,再用水研磨,濾取汁液一杯,分兩次煮粥喝。

《局方》提到,將阿膠炒過、枳殼炒過各一兩,滑石二錢半,磨成粉末,用蜂蜜做成梧桐子大小的丸子,每次用溫水送服五十丸,如果還沒通暢可以再次服用。

產後血崩,可以用蓮蓬殼五個,香附二兩,各自燒到留下藥性後磨成粉,用米湯送服二錢,一天兩次。(《婦人方》)

產後自汗、發熱、氣短、腰腳疼痛不能轉動,可以用當歸三錢,黃耆、白芍用酒炒過各二錢,生薑五片,加水一碗半,煎煮到剩七分,溫熱服用。(《局方》)

產後虛汗,可以用黃耆、當歸各一兩,麻黃根二兩,每次服用一兩,煎湯服用。胡氏婦人方提到,可以用小麥麩、牡蠣等份磨成粉末,用豬肉汁調服二錢。

《避暑錄》記載,產後出現眼睛上翻、身體向後彎曲的情況,可以用大豆紫湯或者獨活湯治好。

產後因為生氣導致發熱、神志不清,可以用獨行散,將荊芥穗一半炒過一半生用,磨成粉末,用童子小便調服一到二錢。如果是身體向後彎曲,可以用豆淋酒送服,或者磨成粉,用童子小便煎服。荊芥是產後常用的藥物,而身體向後彎曲是婦女產後的急症,出現這種情況,能夠存活的只有十分之一二。(戴原禮《要訣》)

豆淋酒可以用來治療產後各種疾病,例如血熱,感覺有剩餘的惡露,或者中風嚴重,或者背部僵硬、口噤,或者煩熱、抽搐、口渴,或者全身浮腫,或者身體發癢、嘔吐、眼睛直視,或者手腳麻木、頭暈眼花,這些都是虛熱中風的表現。可以用黑大豆三升,炒熟,到冒出微煙,放入瓶中,倒入五升酒。經過一天以上,服用一升酒,蓋上被子,使身體微微出汗,皮膚滋潤,就會痊癒。

口噤的,可以加入獨活半斤,稍微搗破,一同浸泡。產後應該經常服用,來預防風氣,又可以消除瘀血。(宗奭)

產後中風,身體側部不能轉動,可以用交加散。將生地五兩,磨汁,生薑五兩,取汁,互相浸泡一個晚上,第二天分別炒黃,再用汁液浸泡,烘乾磨成粉末,每次用酒送服一勺。(《濟生方》)《小品方》提到,中風出現身體向後彎曲、口噤不語,可以用川烏頭五兩,切成塊,黑大豆半升,一同炒黑,倒入三升酒到鍋裡,快速攪拌,用絹布濾取酒液,稍微加熱,服用一小杯,使其出汗。如果嘴巴張不開,就撬開灌入。

如果沒效果,可以加入炒過的烏雞糞一合,放入酒中服用,直到痊癒。華佗愈風散可以治療產後中風口噤、手足抽搐像弓一樣彎曲,或者血運不順、不省人事、四肢僵硬、或者口眼歪斜、嘔吐腹瀉快要死亡的情況,用荊芥穗稍微烘焙後磨成粉末,三錢,用童子小便調服,口噤的,撬開牙齒灌入。斷絕口噤後,灌入鼻中,效果神奇。李時珍說,用酒服用,叫做如聖散,藥一下去就可以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