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醫院秘藏膏丹丸散方劑》~ 卷四 (3)
卷四 (3)
1. 觀世音菩薩救苦神膏
一治大小便閉,俱貼肚臍,飲甘草湯自通。如數日不通,危在旦夕,作丸送下,空心用蔥汁、甘草汁調服,立下,勿飲甘草水。
一治傷寒時疫,貼肚臍,飲甘草酒,一醉汗出即愈。如五六日不便,作丸吞下,便解而愈矣。
一治瘧疾,一日、二日、三日,俱貼肚臍,飲甘草湯。如發過四五次者,作早晨服下,飲熱酒數杯,即日而止,勿飲甘草水。
一治婦人赤白帶下,貼肚臍及丹田穴,常服甘草水。
一治各種痢疾,俱貼胃口肚臍。四五日不愈,紅用圓眼殼核打碎七個,煎湯送丸下;白用荔枝殼核七個,打碎,煎湯送丸下;紅白並者,用圓眼、荔枝殼核各七個,煎湯送丸下,不必服甘草水。
一治婦人難產逆生,胞衣不下,作丸熱酒送下,立刻便產。產門、小腹,煎甘草湯頻洗,不可服。
一治小兒驚風目翻上,氣喘痰壅氣不通,作條塞鼻孔,貼一膏於臍上。如急作丸服之,勿飲甘草水。
一治小兒諸疳症,貼肚臍上。口疳貼牙床上。口疳不必飲甘草水。
一治婦人經閉不通,貼丹田穴。臍如痛久,作丸服之,小腹上用甘草末、蔥汁塗抹,不可服甘草水。
一治血塊痞積,貼臍上,並貼痞上,飲甘草湯。人健壯者,作丸服之,便泄下矣。
一治外科疔瘡,內服外貼,勿飲甘草水。背疽各痛癤毒,俱貼患處,飲甘草水。癰,作丸服,並貼肺俞穴,勿服甘草水。肺俞穴在脊骨大柱三節下旁去一寸五分。
一治臁瘡腳氣,攤上反貼,上蓋以紙,以帶縛定,一日洗換,十日即愈。
一治大便腸風下血,夢遺白濁,俱貼肚臍,飲甘草水。
一治痔漏,內則卷條插入,外則貼之。
一治跌打損傷,貼患處,飲甘草水自愈。
白話文:
觀世音菩薩救苦神膏
一、治療大小便不通暢,都貼在肚臍上,喝甘草湯就能通暢。如果幾天都沒通,情況危急,就把藥做成藥丸吞服,空腹時用蔥汁、甘草汁調和後服用,立刻就會排便,不要喝甘草水。
二、治療傷寒和時疫,貼在肚臍上,喝甘草酒,喝醉後出汗就會好。如果五六天都沒排便,就做成藥丸吞服,排便後病就好了。
三、治療瘧疾,無論是一天發作、兩天發作還是三天發作,都貼在肚臍上,喝甘草湯。如果已經發作四五次,就做成藥丸在早晨服用,再喝幾杯熱酒,當天就能停止發作,不要喝甘草水。
四、治療婦女白帶、赤帶等症狀,貼在肚臍和丹田穴上,經常服用甘草水。
五、治療各種痢疾,都貼在胃口和肚臍上。如果四五天還不好,紅痢用龍眼核七個打碎煎湯送服藥丸;白痢用荔枝核七個打碎煎湯送服藥丸;紅白痢都有的,用龍眼核和荔枝核各七個,打碎煎湯送服藥丸,不必喝甘草水。
六、治療婦女難產、胎位不正、胎盤不下,把藥做成藥丸用熱酒送服,立刻就能生產。產門和小腹,用煎好的甘草湯頻繁清洗,但不可服用甘草湯。
七、治療小兒驚風、眼睛向上翻、氣喘、痰多、呼吸不暢,把藥做成條狀塞入鼻孔,同時貼一片藥膏在肚臍上。如果情況緊急,就把藥做成藥丸服用,不要喝甘草水。
八、治療小兒各種疳症,貼在肚臍上。口瘡貼在牙床上。口瘡不必喝甘草水。
九、治療婦女月經閉塞不通,貼在丹田穴。肚臍如果疼痛很久,就把藥做成藥丸服用,小腹上用甘草粉和蔥汁塗抹,不可服用甘草水。
十、治療血塊積聚,貼在肚臍上,同時貼在腫塊上,喝甘草湯。身體強壯的人,把藥做成藥丸服用,就會排泄出來。
十一、治療外科的疔瘡,內服外貼,不要喝甘草水。治療背上的瘡和各種疼痛的癤子毒瘡,都貼在患處,喝甘草水。治療癰,把藥做成藥丸服用,同時貼在肺俞穴上,不要服用甘草水。肺俞穴在脊椎骨大椎穴下三節旁開一寸五分的地方。
十二、治療臁瘡和腳氣,把藥膏攤在布上反貼在患處,上面蓋一層紙,用帶子綁緊,一天洗換一次,十天就會好。
十三、治療大便時腸風下血、遺精、白濁等症狀,都貼在肚臍上,喝甘草水。
十四、治療痔瘡和肛漏,內用藥條捲好插入肛門,外則貼上藥膏。
十五、治療跌打損傷,貼在患處,喝甘草水就會自行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