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佐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十二,癰疽門 (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二,癰疽門 (2)

1. 雲母膏愈腸癰論(《王仲言余話》)

楊介,吉老者。泗洲人。以術聞四方。有儒生李氏子棄業,願娶其女,以授其學,執子婿禮甚恭,吉老盡以精微告之。一日,有靈壁縣富家婦有疾,遣人邀李生以往,李初視,云:腸間有所苦耶?婦人曰:腸中痛不可忍,而大便從小便中出。醫皆以無此證,不可治,故欲屈君子。

李曰:試為籌之,若姑我之藥三日當有廖,不然非某所知也。下小丸子數十粒,煎黃耆服之。富家依其言,下膿血數升而愈。富家大喜,贈錢十萬,置酒而問之。曰:始切脈時,覺芤脈現於腸部。王叔和《脈訣》云:寸芤積血在胸中,關內逢芤腸里癰。此癰生腸內所致然,所服者,乃雲母膏為丸。

爾切脈致此,可以言之醫矣。李後以醫科及第至博士。李植元秀即其從子也。

白話文:

楊介,是個被尊稱為吉老的泗洲人,他因為醫術高明而名聲遠播。有一個儒生的兒子放棄了自己的事業,希望娶他的女兒,並學習他的醫術,對楊介行子婿之禮非常恭敬,吉老也就把他的醫學知識毫無保留地傳授給了他。

有一天,靈壁縣一個富人家的妻子生病了,派人去請這個儒生的兒子去看病。他初次診斷,問道:「你的腸子有什麼不適嗎?」婦人回答:「我的腸子疼痛難忍,而且大便從小便的地方排出來。」其他的醫生都說從未見過這樣的病症,無法治療,所以他們希望你能幫忙。

儒生的兒子說:「讓我來試著解決吧,如果你吃了我開的藥三天後病情有所好轉,那就表示我的判斷是正確的,如果沒有改善,那我就無法理解這病況了。」他開了幾十粒小藥丸,讓婦人煎黃耆湯服用。富家人聽從了他的建議,結果婦人排出數升膿血後,病情果然好了。富家人非常高興,送了十萬錢作為感謝,並設宴款待他,同時詢問他是怎麼做到的。

他解釋說:「當我第一次切脈的時候,發現腸部出現了芤脈。根據王叔和的《脈訣》記載,寸芤脈表示胸中有積血,而關內芤脈則代表腸內有癰。這就是腸內長癰導致的症狀,我給你吃的藥,是以雲母膏製成的藥丸。」

他憑藉著精準的脈診技術,已經能稱得上是一個醫生了。後來,他通過了醫科考試,成為了博士。李植元秀就是他的侄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