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佐

《類編朱氏集驗醫方》~ 卷之十一 小兒門 (7)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一 小兒門 (7)

1. 口舌

傅涎膏,治鵝口、木舌。(新增)

黃丹,膩粉

上為末。用蜜調蒸兩次,睡時以鵝毛傅舌上。

透冰散,治胸膈熱,口內生瘡。(新增)

朴硝,龍粉,甘草(一錢)上末。乾摻入口內。

治口瘡方(新增)

雞子黃,梧桐子

二味燒灰,刷入口中。

金花散,治口瘡,潮熱,呷疾。(新增)

雄黃,牙硝,鬱金,甘草,瓜蔞,乾葛

上為末。一字,新汲水、薄荷水調下。

生下滿月以前麻口(新增)

粉草(為末),國丹(煅,少許)

攪勻,蜜糖調,刷舌上。

重舌(新增)

真蒲黃

為末,乾摻。

白話文:

【口腔與舌部問題】

  • 傅涎膏:用於治療鵝口瘡(嬰兒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和木舌症(舌頭腫大)。材料包括黃丹和膩粉,磨成細末後,用蜂蜜調和並蒸兩次,於睡覺前使用鵝毛將藥膏塗抹在舌頭上。

  • 透冰散:適用於胸膈熱症及口腔潰瘍。主要成分有朴硝、龍粉和一錢的甘草,磨成粉末後直接撒入口中。

  • 治口瘡方:可用於治療口腔潰瘍。使用雞蛋黃和梧桐子燒成灰,然後將灰刷入口中。

  • 金花散:適用於治療口腔潰瘍、潮熱和咽喉疾病。成分包括雄黃、牙硝、鬱金、甘草、瓜蔞和乾葛,將這些材料磨成粉末後,用新鮮的井水或薄荷水調服。

  • 生下滿月以前麻口:針對新生兒出生滿月前的口腔麻木問題。使用粉草磨成末,加上少許煅燒過的國丹,混合均勻後,用蜜糖調和,塗抹在舌頭上。

  • 重舌:用於治療舌頭腫脹。主要成分是純正的蒲黃,磨成細末後,直接撒在舌頭上。

2. 腮頰

磨風膏,治赤腫胎毒在腮頰上。(新增)

蓖麻(去殼),雄黃(一錢)

上先將雄黃碎研,卻將蓖麻同勻研,水調搽腫處。

搜風散,治腮下腫。(新增)

大戟,甘遂,大黃,檳榔,牽牛(炒,一錢),青皮(半錢)

上為末。每一錢,用蜜湯下。

白話文:

【腮頰】

【磨風膏】,用於治療腮頰部位出現的紅腫,疑似胎毒所致。

所需材料:蓖麻(去殼)與雄黃(一錢)

做法:首先將雄黃搗碎研細,接著再將去殼的蓖麻與雄黃一起研勻,用水調和後塗抹於腫脹處。

【搜風散】,適用於腮部下方的腫脹症狀。

所需材料:大戟、甘遂、大黃、檳榔、炒過的牽牛(一錢)、青皮(半錢)

做法:將上述材料研磨成粉末。每次使用時,取一錢份量,以蜂蜜水送服。

3. 臍病

治小兒臍血出方,小兒初生未滿月多啼叫,致臍中出血。

白石脂末,貼之即愈。未愈,微微炒過,放冷再貼。仍不得剝揭。

治小兒臍久不幹方

當歸為末,著臍中,頻用自差。有一小兒病臍濕出膿及清水者,一傅干。後因尿入,瘡復病,又得傅,愈。

五靈丸,治臍風。(新增)

南星,五靈脂(一錢),草烏(為末)

上用羊膽汁調,貼之。

白話文:

【臍病】

【治療小兒臍部出血的方法】,新生兒在未滿月期間如果經常啼哭,可能會導致臍帶部位出血。

解決方法是使用白石脂粉末,直接敷蓋於臍部,通常能立即止血。若初次嘗試未能達到效果,可稍微炒熱白石脂粉末再放涼,然後再次敷蓋。在此過程中,應避免撕扯或移動粉末。

【治療小兒臍部長時間不乾燥的方法】

將當歸磨成粉末,放置於臍部,多次使用自然會見效。曾有一名小兒臍部感染,流出膿液和清水,僅一次敷用就乾燥了。但後因尿液滲入傷口導致再次發病,再度使用後得以痊癒。

【五靈丸】,可用來治療臍風。

所需材料有:南星、五靈脂(約一錢)、草烏(需磨成粉末)。

將上述材料與羊膽汁混合調勻,然後敷蓋於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