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宗奭

《本草衍句》~ 自序

回本書目錄

自序

1. 自序

本草家數最多而煩減不一,其藥味之減者惟神農本經三百六十種。歷代以來種歷代以來踵事日曾至明之綱目多至千餘,其煩極矣。然藥味雖煩而發明主治詳悉源流,信諸家之大成,匯眾萬精義,誠醫家之準繩也。

但鄭數煩多,難於識誦,一經掩卷則復茫然,況下愚之資何能識其萬一?近開減則減矣,而源委不清,證治不明,藥不入於何經,治於何病也?凡藥味各具一性情,各顯數功效,治必多於數症,用不拘於一經,或在此則為端,或在彼而為使其藥味之相得,寒溫之各殊,苟不洞悉其性情,焉能蓋識其功效哉?愚不揣固陋,因集本草而衍句之,選諸注以輔翼之,擇古方之平易者又從而附麗之,朗若列眉,明如指掌,藥不求多寡,堪敵眾辭,務明析句,不尚文,皆隨其性情功效而敷衍成章,不敢妄增一字,因名之曰衍句,使吾孫有所循,易於誦讀,為人門之階梯。

校之樂性賦則覺其煩,合之綱目未免太減,然自此神而明之,引而伸之,則不拘於煩減間也。著者識。

白話文:

自序

歷代本草書籍繁多,記載的藥物種類和用法也各有不同,其中《神農本經》收錄三百六十種藥物,數量最少。後世本草不斷增補,到明代的《本草綱目》已收錄一千多種藥物,內容極其繁雜。雖然藥物種類繁多,但這些著作也詳盡闡述了藥物的功效、主治、來源等,集眾家之大成,是醫家重要的參考依據。

然而,內容過於繁雜,難以記憶和學習。讀完後很容易遺忘,我這樣的资质更是難以掌握其中的萬分之一。一些簡化的本草雖減少了內容,但卻忽略了藥物來源、功效、主治以及藥物歸經等重要信息。每種藥物都有其獨特的特性和多種功效,可以治療多種疾病,並非只歸屬於某一經脈。藥物的寒熱溫涼性質各有不同,藥物之間的配伍也十分講究,如果不深入了解藥物的特性,就無法理解其功效。

因此,我不揣淺陋,彙集各家本草,加以闡述,選擇一些註解作為輔助,並選取古方中平易的藥方附在後面,使內容清晰易懂。藥物種類不在多寡,力求簡明扼要,不追求華麗辭藻,而是根據藥物的特性和功效來撰寫,不敢隨意增減一個字,故取名為《衍句》。希望我的子孫可以參考此書,方便學習和記憶,以此作為入門的階梯。

與其他本草相比,此書可能比《樂性賦》簡潔,比《本草綱目》詳細,但只要能深入理解,就能不受繁簡的限制。

著者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