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衍句》~ 自序
自序
1. 自序
本草家數最多而煩減不一,其藥味之減者惟神農本經三百六十種。歷代以來種歷代以來踵事日曾至明之綱目多至千餘,其煩極矣。然藥味雖煩而發明主治詳悉源流,信諸家之大成,匯眾萬精義,誠醫家之準繩也。
但鄭數煩多,難於識誦,一經掩卷則復茫然,況下愚之資何能識其萬一?近開減則減矣,而源委不清,證治不明,藥不入於何經,治於何病也?凡藥味各具一性情,各顯數功效,治必多於數症,用不拘於一經,或在此則為端,或在彼而為使其藥味之相得,寒溫之各殊,苟不洞悉其性情,焉能蓋識其功效哉?愚不揣固陋,因集本草而衍句之,選諸注以輔翼之,擇古方之平易者又從而附麗之,朗若列眉,明如指掌,藥不求多寡,堪敵眾辭,務明析句,不尚文,皆隨其性情功效而敷衍成章,不敢妄增一字,因名之曰衍句,使吾孫有所循,易於誦讀,為人門之階梯。
校之樂性賦則覺其煩,合之綱目未免太減,然自此神而明之,引而伸之,則不拘於煩減間也。著者識。
白話文:
關於藥材的記載,數量繁多,簡繁程度不一,其中最簡潔的是《神農本草經》,只記載了三百六十種藥物。歷代以來,許多醫家繼承前人,不斷總結經驗,到了明朝的《本草綱目》,收錄了上千種藥物,內容非常繁複。雖然藥物種類繁多,但它詳細闡述了藥物的功效主治、來源流傳,匯集了歷代醫家的精華,確實是醫學家的準則。
然而,這麼多的藥物記載,讓人難以記誦,一旦合上書本就又忘得一乾二淨。我這個愚笨的人,怎麼可能記得其中的一小部分呢?近年來出現了一些簡化的藥物學書籍,雖然內容減少了,但藥物來源、治病原理、藥物歸經、主治疾病等方面都不夠清楚。藥物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和功效,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可以用於多個經絡,在不同的情況下,可能起到不同的作用,藥物之間的寒熱性質也不盡相同。如果不能透徹地理解藥物的特性,又怎麼能真正了解它的功效呢?
我雖然才疏學淺,但還是努力收集整理藥物學書籍,將其歸納成簡潔的句子,選取一些注釋來輔助理解,並將古方中容易理解的方劑附在後面。這樣,藥物的特性就一目了然,不論藥物多少,都能夠應付各種情況。我注重句子的清晰,不追求華麗的文風,而是根據藥物的特性和功效,來逐一展開說明,不敢隨便增加一個字。我將這本書命名為「衍句」,希望我的子孫能夠藉此學習,更容易記誦,作為入門的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