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丹波康賴

《醫心方》~ 卷第二十七 (5)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七 (5)

1. 養形第三

《素問》云: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蚤起,廣步於庭,被髮緩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殺,與而勿奪,賞而勿罰,此春氣之應也。養生之道也。

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毋厭於日,使志莫怒,使英華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也,養生之道也。

秋三月,此謂容平。天氣以急,地氣以明,早臥早起,與雞共興,使志安寧,以緩秋刑。收斂神氣,使秋氣平;毋外其志,使肺氣精。此秋氣之應也。養收之道也。

冬三月,此謂氣閉藏。水冰地坼,毋擾於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德,去寒就溫,毋泄皮膚,便(使)氣極。此冬氣之應也。養藏之道也。

夫四時陰陽者,萬物之根氣也。所以聖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以順其根。故與萬物沉浮於生長之門。

《聖記經》云:夫一日之道,朝飽暮飢;一月之道,不失盛衰;一歲之道,夏瘦冬肥;百歲之道,節穀食米。千歲之道,獨男無女。是謂長生久視。

《養生要集》云:青牛道士云:人不欲使樂,樂人不壽。但當莫強健為其氣力所不任,舉重引強掘地,若作倦而不息,以致筋骨疲竭耳。然過於勞苦,遠勝過於逸樂也。能從朝至暮常有所為,使足不息乃快。但覺極當息,息復為,乃與導引無異也。夫流水不垢,戶樞不腐者,以其勞動之數故也。

又云:《中經》曰:人常欲數照鏡,謂之存形。形與神相存,此照鏡也。若務容色自愛玩,不如勿照也。

又云:大汗出,急敷粉。著汗濕衣,令人得瘡,大小便不利。

《養生志》云:貙熱來勿以水臨面,若臨面不久成癇,或起即頭眩。

又云:足汗入水,令人作骨痹病,凶。

《千金方》云:人慾少勞,但莫大疲及強所不能堪耳。

又云:凡大汗,勿即脫衣。喜得偏風,半身不遂。

又云:人汗勿跋床懸腳,久成血痹,兩足重,腰疼。

又云:每至八月一日以後,即微火暖足,勿令下冷。(先生意常欲使氣在下,勿欲泄之於上。)

又云:冬日溫足凍䈲,春秋䈲足俱凍,此凡人常法。

又云:勿舉足向火。

又云:忍尿不便,膝冷成痹。出(忍)大便不出,成氣痔。

又云:久坐立尿,久立坐尿。

又云:人飢,須坐小便。若飽,立小便。慎之。無病,除虛損。

又云:小便勿怒,令兩足及膝冷。

又云:大便不用呼氣,乃強怒。令人腰疼目澀,宜任之。

《眼論》云:夫欲治眼,不問輕重,悉不得涉風霜、雨水、寒熱、虛損、大勞並及房室。飲食禁忌悉不得犯。

《千金方》云:凡少時不自將慎,年至四十即漸漸眼暗。若能依此將慎,可得白首。無他,所以人年四十以去,恆須䝟目,非有要事不肯輒開,此之一術,護慎之極也。

白話文:

養形第三

春天三月,萬物萌發生長,天地間充滿生機。夜晚睡得早,早上起得早,在院子裡多走動,頭髮披散,放鬆身心,使身心舒暢,生機勃勃,不要壓抑自己的天性,不要強取豪奪,不要懲罰責備,順應春天的氣候變化,這就是養生的方法。

夏天三月,萬物茂盛繁榮,天地之氣交合。夜晚睡得早,早上起得早,不要厭倦日光,保持心情舒暢,不要發怒,讓身心充盈,使氣血通暢,就像心中所愛的人在外一樣,無拘無束。這是順應夏天的氣候變化,也是養生的方法。

秋天三月,天氣轉涼,地氣清明。早睡早起,和雞一起起床,保持心情平靜,緩和秋天的肅殺之氣。收斂神氣,使秋天的氣候平和;不要讓自己的志向外露,保持肺氣充足。這是順應秋天的氣候變化,也是養收的道理。

冬天三月,萬物閉藏,寒氣凝結,冰封地裂。不要過度活動陽氣。早睡晚起,等到太陽出來再起床。保持內心平靜,就像隱藏自己的想法,像是有著自己的道德修養一樣,遠離寒冷,靠近溫暖,不要讓皮膚受寒,使氣血通暢。這是順應冬天的氣候變化,也是養藏的道理。

一年四季的陰陽變化,是萬物生長的根本。所以聖人春天夏天養護陽氣,秋天冬天養護陰氣,順應自然規律。因此,與萬物一起在生長的過程中沉浮。

《聖記經》說:一天的養生之道,早晨吃飽,晚上餓著;一個月的養生之道,不違背身體的盛衰變化;一年的養生之道,夏天瘦,冬天胖;一百年的養生之道,節制飲食,多吃米飯;一千年的養生之道,獨身一人,沒有妻子。這就是長壽的秘訣。

《養生要集》說:青牛道士說:人不要過度追求快樂,快樂的人不長壽。只是不要勉強自己去做超出體力範圍的事情,舉重、用力過猛、挖掘土地,如果感到疲倦而不休息,就會導致筋骨疲勞。然而,過度勞累遠比過度享樂更不好。能夠從早到晚都有事情做,讓腳不停歇就很快樂。但是感到極度疲勞就應該休息,休息後再繼續,這與導引術沒有區別。流水不腐,戶樞不朽,是因為它們經常活動的緣故。

又說:《中經》說:人經常照鏡子,叫做存形。形神相依,這就是照鏡子的好處。如果只注重容貌自我欣賞,還不如不照鏡子。

又說:大量出汗後,要趕緊敷粉。穿著汗濕的衣服,會讓人長瘡,大小便也不通暢。

《養生志》說:熱來的時候不要用水洗臉,如果洗臉,不久就會得癇症,或者立即頭暈。

又說:腳汗泡水,會讓人患上骨痹症,很危險。

《千金方》說:人應該少勞動,但是不要過度疲勞,也不要做自己力所不能及的事情。

又說:凡是大汗淋漓,不要立刻脫衣服。容易得偏風,半身不遂。

又說:出汗後不要立刻上床抬高雙腳,時間久了會得血痹症,兩腳沉重,腰疼。

又說:每年八月一日以後,就要用微火溫暖腳部,不要讓腳部受寒。(先生的意思是想讓氣血在下焦,不要讓它往上走)。

又說:冬天溫暖腳部,防止凍瘡,春秋兩季也應該注意防止腳部凍瘡,這是普通人常用的方法。

又說:不要把腳抬起來靠近火。

又說:忍尿不排,膝蓋會發冷得痹症。忍大便不排,會得氣痔。

又說:久坐要起來排尿,久站要坐下排尿。

又說:人餓了,應該坐下排尿;人飽了,應該站著排尿。要謹慎,沒有疾病,也能避免虛損。

又說:排尿不要生氣,會導致兩腳和膝蓋發冷。

又說:排大便不要用力呼氣,那是強行用力。會導致腰疼眼澀,應該順其自然。

《眼論》說:想要治療眼睛疾病,不論輕重,都要避免風霜、雨水、寒熱、虛損、過度勞累以及房事。飲食禁忌也都不能犯。

《千金方》說:人年輕時不注意保養,到四十歲就會逐漸眼花。如果能夠注意保養,就可以保持到老年視力良好。沒有別的辦法,人到四十歲以後,一定要保養眼睛,沒有重要的事情,不要隨便睜開眼睛,這是保養眼睛最極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