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心方》~ 卷第二十三 (13)
卷第二十三 (13)
1. 治產後下利方第四十七
《病源論》云:產後虛損未復而早起,傷於風冷,風冷乘虛入於大腸,腸虛則泄,故令利也。產後利,若變為血利則難治。
《產經》云:理中湯主之:
白話文:
《病源論》中說:產後身體虛弱,在沒有完全恢復的情況下早早起身活動,很容易受到風寒的侵襲。風寒之邪乘虛侵入大腸,大腸虛弱就會導致泄瀉,所以會出現腹瀉的症狀。產後腹瀉,如果轉變為血便,則很難治療。
《產經》中說:理中湯主治此病:
乾薑,人參,白朮,甘草(各二兩)
白話文:
乾薑、人參、白朮、甘草,每種取二兩。
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分三服。
又方:藥各一兩,水三升,煮取一升半,分二服。
《極要方》云:產後諸痢方:
宜煮薤白食之,唯多為好。(今按:《子母秘錄》云:許仁則方。)
《醫門方》療產後利不禁止,困乏氣欲絕,無問赤白水穀方:
白話文:
《極要方》記載:產後出現痢疾的治療方法:
宜煮食薤白,煮得愈多愈好。(按:根據《子母祕錄》記載,此為許仁則所傳之方。)
《醫門方》記載:治療產後腹瀉不止,導致體力耗盡、瀕臨死亡,無論大便為紅色還是白色,或為食物和水方的治療方法:
黃連,厚朴(各三兩),艾葉,黃柏(各二兩)
白話文:
黃連、厚朴(各 120 公克),艾葉、黃柏(各 80 公克)
水六升,煮取二升,去滓,分二服。
《子母秘錄》云:產後痢,諸病無不效方:
黃連(一升),烏梅肉(三兩,擘),乾薑(二兩)
上三物,搗篩,蜜丸如梧子,一服二十丸。
白話文:
水六升,煮取二升,過濾掉渣滓,分成兩份服用。
《子母祕錄》中說:產後痢疾,其他疾病都適用此方:
黃連(一升),烏梅肉(三兩,掰碎),乾薑(二兩)
以上三味藥搗碎過篩,加入蜂蜜製成梧桐子大小的藥丸,每服二十丸。
2. 治產後月水不調方第四十八
《病源論》云:產傷動血氣,虛損未復而風邪冷熱之氣客於經絡,乍冷乍熱,冷則血結,熱則血消。故令血或多或少,乍在月前,或在月後,為不調也。
白話文:
《病源論》中說:生產會損傷母親的氣血,身體還沒恢復時,風邪冷熱之氣乘虛侵入經絡,有時冷有時熱,冷的時候血會凝結,熱的時候血會消散。因此導致月經量忽多忽少,有時在月經前,有時在月經後,月經不調就會發生。
《子母秘錄》云:產後月水閉,乍在月前,或在月後,腰腹痛,手足煩疼,唇口乾,連年月水不通,血乾著脊,牡丹丸方:
白話文:
《子母祕錄》裡提到:生產之後,月經閉塞,時而在月經之前,時而在月經之後,腰腹疼痛,手腳煩痛,嘴脣乾燥,連年月經不來,血液乾結於脊椎,可以使用牡丹丸方。
苦參(十分),牡丹(五分),貝母(三分)
上三物,搗篩,蜜丸如梧子,先食以粥清汁,服七丸,日三。
白話文:
苦參(十分量),牡丹(五分量),貝母(三分量)
以上三種藥材搗碎篩過,用蜂蜜製成如梧桐子大小的丸劑,服藥前先喝粥水清清腸胃,一天服用三次,每次七丸。
3. 治產後月水不通方第四十九
《病源論》云:產後虛損未復,為風冷所傷。故令月水不通。
《葛氏方》云:產後月水不通方:
桂心為末,酒服方寸匕。
又方:鐵杵錘燒,納酒中,服之。
《子母秘錄》云:產後月事不通方:
厚朴皮三大兩,以水三大升,煮取一升,分三服。空腹服之,神驗。
白話文:
《病源論》上說:產後虛弱尚未恢復,受到風寒侵襲。因此導致月經閉塞不通。
《葛氏方》中記載的產後月經不通的方子:
- 桂心:研磨成粉末,用酒送服,約一湯匙分量的藥粉。
另一種方子:
- 取鐵杵,加熱後放入酒中,飲用。
《子母祕錄》記載的產後月經不通的方子:
- 厚朴皮:三兩,用三升水煎煮,取一升藥液,分三次服完。空腹服用,效果顯著。
4. 治產後生瘡方第五十
《錄驗方》治產後匝身生瘡,狀如灼瘡,熱如火方:
桃仁,搗,和以豬膏,敷瘡上,日二三過,便愈。
醫心方卷二十三
醫心方卷二十三背記
右𩿣驘(左右符俱以朱書之。)
東借十步西借十步
南借十步北借十步
上借十步下借十步
壁方之中四十餘步
產婦借地恐有穢汙
或有東海神王
北壁或有西海神王
或有南海神王
或有北海神王
或有日遊將軍
白虎夫人橫去十文
軒轅招搖舉高十丈
天狗地軸入地十丈
急急如律令
以上第七葉
白話文:
治產後匝身生瘡
,狀如灼傷,熱如烈火之方:
[桃仁]搗碎,與豬油調勻,敷在瘡上,每天敷兩三次,很快就能痊癒。
醫心方卷二十三背記
右符咒(左右兩邊符號均用硃砂書寫):
向東借地十步,向西借地十步,向南借地十步,向北借地十步,向上借地十步,向下借地十步,符咒中的四方總共四十多步。
產婦借地恐有穢氣汙染,或有東海神王,北壁或有西海神王,或有南海神王,或有北海神王,或有日遊將軍。
白虎夫人橫去十步,軒轅招搖舉高十丈,天狗地軸入地十丈。
急急如律令
以上為第七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