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十 (12)

回本書目錄

卷之十 (12)

1. 豪豬肉

(附:肚及屎)

味甘,氣大寒。有毒。

主利大腸。

附:肚及屎,氣寒。主水腫,腳氣,奔豚,連屎燒研酒服。

按:豪豬,喜食苦參,故治熱風水脹,而不治寒脹。

白話文:

豪豬肉,味道甘甜,藥性非常寒冷,有毒。

主要作用是疏通大腸。

附帶說明:豪豬的胃和糞便,藥性寒冷。主要治療水腫、腳氣病、奔豚病(一種腹部氣逆上衝的疾病),可以把牠的糞便燒成灰研磨成粉,用酒沖服。

說明:豪豬喜歡吃苦參這種植物,因此能治療因熱引起的腹脹水腫,而不能治療因寒引起的腹脹。

2.

味甘、酸,氣溫。

主勞疰,鼠瘻,蠱毒。又貍,主亦同。

白話文:

貓的肉,味道甘甜、酸澀,性溫和。

主要可以治療虛勞病(因過度勞累引起的疾病)、鼠瘻(淋巴結核),以及蠱毒(一種古老的寄生蟲病或中毒)。又說,狸的功效也和貓相同。

3. 麂肉

味甘,氣平。

主五痔,姜醋同食,有效。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情平和。

主要可以治療五痔,和薑、醋一起食用,會有效果。

4. 獐肉

味甘,氣溫。膽白性怯,飲水見影輒駭走。八月至十一月可食,余月食之動氣。

主釀酒祛風。

白話文:

獐肉味道甘甜,性質溫熱。獐的膽汁呈現白色,而且膽子很小,喝水時看到水中的倒影就會驚嚇逃跑。每年八月到十一月可以食用,其他月份食用會使人體內氣血運行不順暢。

主要的作用是用來釀酒,可以去除體內的風邪。

5.

(附:膚、四蹄、懸蹄甲)

味甘,氣微寒。毛色純黑者良。反烏梅、桔梗、黃連、胡黃連,犯之瀉利;反蒼耳,令人動風;合姜食,生面䵟發風;合蕎麥食,落毛髮,患風病;合吳茱萸食,發痔;合胡荽食,爛人臍;合牛肉食,生蟲;合羊肝、雞子、鯽魚、豆黃食,滯氣;合蛙、鱉肉食,傷人。

主見論。

按:豕肉入胃,便作濕熱,熱生痰,痰生則氣不降,而諸症作矣。故患外感者,食之增劇;患瘧者,食之復來;患金瘡者,食之涸血;肥人多食,動風發痰;瘦人多食,助火作熱。蓋豕肉補陽,易助有餘之邪故也。其心肝等項,亦有入藥主治者,大約借為引經,非獨任也。

況臨殺驚氣入心,絕氣歸肝,腎性鹹冷,令少子,𦚟損陽,腦有毒,頭鼻唇生風,肺滯氣,腸動冷氣,凡六畜脾俱不可食,安得概必補益稱乎。惟肚屬土,可補益脾胃,為豬一身無害之物而已。

附:膚,味甘,氣寒。入肺經。主少陰伏邪,陰火乘肺,咽痛。

附:四蹄,味甘、咸,氣寒。系母豬者。主傷撻,洗諸敗瘡,下乳汁。

附:懸蹄甲,味鹹,氣平。系母豬者。凡使,炙焦。主五痔,伏熱在腸,腸癰內蝕。

白話文:

(包含:豬皮、四蹄、懸蹄甲)

味道甘甜,性微寒。毛色純黑的豬品質較好。不能和烏梅、桔梗、黃連、胡黃連一起食用,否則會導致腹瀉;不能和蒼耳一起食用,會使人產生風邪;和薑一起食用,臉上會長黑斑且容易產生風邪;和蕎麥一起食用,會導致脫髮,並引發風病;和吳茱萸一起食用,會引發痔瘡;和胡荽一起食用,會使肚臍腐爛;和牛肉一起食用,會生蟲;和羊肝、雞蛋、鯽魚、豆黃一起食用,會導致氣滯;和青蛙、鱉肉一起食用,會傷害身體。

主要作用要參看具體情況來判斷。

總結來說:豬肉進入胃部,會產生濕熱,熱會生痰,痰產生後就會導致氣機下降,各種病症就隨之而來。所以,感冒的人吃了會加重病情;得瘧疾的人吃了會復發;外傷出血的人吃了會使血乾涸;肥胖的人多吃會動風生痰;瘦弱的人多吃會助長火氣。這是因為豬肉屬性補陽,容易助長體內過多的邪氣。豬的心臟、肝臟等部位,也有入藥治療疾病的用途,但大多是作為引導藥性的藥物,不能單獨使用。

而且,豬在被宰殺時,驚恐之氣會進入心臟,斷氣後陰氣會歸於肝臟,腎臟屬性鹹冷,會使人少生孩子,並損害陽氣,腦髓有毒,頭部、鼻子、嘴唇會產生風邪,肺部會氣滯,腸道會產生寒氣。所有家畜的脾臟都不應該食用,怎麼能說它們都是補益身體的呢?只有豬肚屬土,可以補益脾胃,是豬身上唯一沒有害處的部位。

**豬皮:**味道甘甜,性寒。歸肺經。主要治療少陰伏邪,陰火上乘於肺導致的咽喉疼痛。

**豬蹄(母豬):**味道甘甜、鹹,性寒。主要治療跌打損傷,清洗各種潰爛的瘡,並且可以幫助分泌乳汁。

**懸蹄甲(母豬):**味道鹹,性平。使用時,需要烤焦。主要治療痔瘡、伏熱在腸、腸癰內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