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九 (4)

回本書目錄

卷之九 (4)

1. 滑石

味甘,氣寒。生粵西猺洞,山東蓬萊縣出者亦佳。有黑、白二種,功皆相同。凡使,以牡丹皮煮過,水淘,曬乾用。

主燥脾濕,降胃火,蕩胸中積聚寒熱,化食毒,逐凝血,利小便,通九竅六腑津液,止消渴,療黃疸,水腫,腳氣,泄上令下行。

按:滑石,滑能利竅,不與諸淡滲藥同。入蔥、豉、生薑,則上發表邪;入豬苓湯兼阿膠,則下利水道,為蕩熱燥濕之劑。蓋發表是蕩上中之濕熱,利水道是蕩中下之濕熱,熱散則三焦寧而表裡和,濕去則闌門通而陰陽利。益元散通治表裡上下諸病,蓋是此意。無甘草以和之,勿用。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寒涼。主要產於廣東西部的瑤族山洞,山東蓬萊縣出產的品質也很好。有黑色和白色兩種,功效相同。凡是要使用,要先用牡丹皮煮過,再用水淘洗,曬乾後使用。

主要治療脾臟燥熱引起的濕氣,可以降低胃火,清除胸腔中的寒熱積聚,化解食物中毒,消除凝結的瘀血,促進小便,使全身九竅和六腑的津液暢通,止渴,治療黃疸、水腫、腳氣,能使向上走的氣往下導引。

說明:滑石的特性是滑利,能疏通孔竅,這點跟其他淡味滲濕的藥物不同。如果和蔥、豆豉、生薑一起使用,則能向上發散體表的邪氣;如果加入豬苓湯並搭配阿膠,則能向下疏通水道,是一種清除熱邪、燥濕的藥物。發散邪氣是清除上、中焦的濕熱,疏通水道是清除中、下焦的濕熱。熱邪散去,則三焦安寧而體表與內裡調和;濕邪去除,則闌門暢通而陰陽調和。益元散能治療體表、內裡、上、下各種疾病,大概就是這個道理。如果沒有甘草來調和,就不要使用。

2. 代赭石

味甘、苦,氣寒。生各處,以雁門者良。無真者,以左顧牡蠣代之。入心、肝經。凡使,火煅醋淬,研細水飛過用。

主反胃,吐血,衄血,腸風,瀉痢,脫精,遺溺,陰痿不起,驚氣入腹,女子月經不止,安胎,產難,胞衣不出,崩帶,小兒疳疾驚癇。

按:代赭石,甘寒能涼血,故主諸血證;重以鎮虛逆,故主驚氣諸證。《經》曰:壯火食氣,少火生氣。人知陽虛陰痿,不知火氣太盛,如諸物見火則軟,亦能令陰痿不起,苦寒泄有餘之火,而陰起矣。仲景治傷寒汗吐下後心下痞硬,噫氣不除,亦取其重鎮耳。

白話文:

味道甘甜、苦澀,性質寒涼。各地都有產出,以雁門產的品質最好。如果沒有真正的代赭石,可以用左顧牡蠣來代替。歸心經和肝經。凡是使用,都要用火煅燒後以醋淬過,研磨成細粉,用水飛過後再用。

主要治療反胃、嘔吐出血、鼻出血、腸風下血、腹瀉痢疾、遺精、遺尿、陽痿無法勃起、驚恐之氣竄入腹中、女子月經不止、安胎、難產、胎盤不下、崩漏帶下、小兒疳積驚癇。

說明:代赭石,味甘性寒,能夠涼血,所以主要治療各種出血病症;其質地沉重,可以鎮壓虛火上逆,所以主要治療驚氣等病症。《黃帝內經》說:「過旺的火會耗損正氣,適當的火才能產生正氣。」人們只知道陽氣虛弱會導致陽痿,卻不知道火氣太旺,就像各種東西遇到火就會變軟一樣,也能導致陽痿無法勃起。苦寒的藥性可以瀉掉多餘的火氣,這樣陽氣就能振作起來。張仲景用它來治療傷寒病經發汗、嘔吐、下瀉後,心下痞硬,打嗝不止的情況,也是取其重鎮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