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立齋

《本草詳節》~ 卷之八 (10)

回本書目錄

卷之八 (10)

1. 榛子

味甘,氣平。

主益氣力,實腸胃,令人不飢。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情平和。

主要功效是增補氣力,充實腸胃,使人不易感到飢餓。

2. 葡萄

(附:根及藤葉)

味甘、澀,氣溫。有紫、白、綠三種,西邊有瑣瑣葡萄。大如五味子而無核,可以釀酒,十數年不敗。江東一種,細而酸,名蘡薁子。

主利小便,治淋澀,逐腸間水,筋骨間濕痹,痘瘡不出,研酒飲之。

附:根及藤葉,氣味同實。主嘔噦,霍亂,及胎氣上衝心,煮濃汁飲之。

白話文:

(葡萄,包括根及藤葉)

味道甘甜、帶點澀味,性質溫和。有紫、白、綠三種顏色,西邊產的一種叫瑣瑣葡萄,果實像五味子一樣大小,沒有籽,可以拿來釀酒,放個十幾年都不會壞。江東地區也有一種,果實細小且酸,叫做蘡薁子。

主要功效是使小便順暢,治療小便不通暢、排尿困難,排除腸道內的水濕,以及筋骨之間的濕痺疼痛。對於痘瘡發不出來的情況,可以把葡萄磨碎,用酒調和後飲用。

葡萄的根及藤葉,氣味和果實相似。主要治療嘔吐、霍亂,以及孕婦因胎氣上衝而引起的心悸,可以煮成濃汁飲用。

3. 橡實

味苦,氣微溫。

主下痢,厚腸胃。

白話文:

味道苦澀,藥性稍微溫熱。

主要用於治療腹瀉,能增強腸胃的功能。

4. 地蠶

味甘,氣平。生下濕及沙磧,亦可栽蒔。苗高近尺,方莖對節,狹葉有齒,並如雞蘇,但葉皺有毛,四月開小花,成穗,其根連珠,狀如老蠶,五月採,味如百合。不宜生食,多食生寸白蟲;與諸魚同食,令人吐。

主浸酒,除走注風,散血止痛;煮食,治溪毒。

白話文:

味道甘甜,性質平和。生長在潮濕低窪和沙質地的地方,也可以人工種植。幼苗長到接近一尺高,方形莖有相對的節,狹長的葉子有鋸齒,和雞蘇很像,但葉子皺縮而且有毛。四月開小花,聚集成穗狀,它的根部相連呈串珠狀,形狀像老蠶,五月採摘,味道像百合。不適合生吃,生吃太多會長寸白蟲;和各種魚類一起吃,會讓人嘔吐。

主要用來泡酒,可以去除遊走性疼痛,散瘀止痛;煮熟吃,可以治療溪毒。

5.

味苦、酸,氣寒。有小毒。多食令人肺壅臚脹。

主補中焦諸不足氣,治卒飽氣壅不通。

白話文:

味道苦、酸,性質寒涼。帶有輕微毒性。吃多了會使肺部氣機鬱積,導致腹部脹滿。

主要作用是補養中焦氣虛不足的狀況,治療突然飽食導致氣機鬱滯不通的情況。

6. 林禽

味酸、甘,氣溫。樹似柰,二月開粉紅花,子亦如柰,差圓,早熟者味脆美,晚者酢,須爛熟乃可啖。

主下氣,消痰,霍亂,肚痛。

白話文:

味道酸、甘甜,性質溫和。樹木長得像柰樹,二月開粉紅色花,果實也像柰,但比較圓,早熟的果實吃起來清脆香甜,晚熟的則酸,必須要等完全熟透才能吃。

主要可以降氣、化痰、治療霍亂、肚子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