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囊藥性賦》~
1. 下卷
2. 玉石部
藥能治病,醫乃傳方。當明藥品貴賤良毒之異,須嘗氣味酸鹹苦辣辛甘。
切以金、銀、珠玉之貴,白堊、石灰之賤。藥性之良則丹砂、鍾乳,氣毒則信石、硇砂。至於五味,酸入腎,苦入心,辛入肺,甘入脾,辣則有溫、涼、寒、熱之異。
功力有急緩,性職有溫涼。
且如朴硝之性急,若煎作芒硝,性乃緩慢矣。
本草之作,肇始炎皇。
肇始也,炎皇、神農氏也。本草之為書,由神農嘗百草,二日而七十毒,始與醫藥相救,謂之本草。
未言草木之品彙,且提玉石之紀綱。
仿《本草圖經》以玉石部為先,而草木之品次之。
金屑、玉屑、辰砂、石床,能驅邪而逼鬼祟,可定魄而制癲狂,止渴除煩,安鎮靈臺,明眼目。
金屑,味辛、平。有毒。處處有之。梁益寧州最多出。水砂中得屑,謂之生金。若不煉服之,殺人。玉屑,味甘、平。無毒。生藍田。丹砂,一名硃砂。味甘,微寒,無毒。惟辰州者最勝,故謂之辰砂。生深山石崖間。穴地數十尺,始見其苗,乃白石耳,謂之硃砂。床即石床也,砂生石床上。
亦有淘土石中得之,非生於石者。又按本草,石床自有本條。味甘,溫,無毒。謂鍾乳水下凝積,生如筍狀,漸長,久與上乳相接為柱,出鍾乳堂中,謂之石床。人心謂之靈臺。金屑、玉屑、辰砂、石床四品之性,主治相同,皆可依《圖經》法煉服,食則延年不老。
生銀屑,鎮驚安五臟。鍾乳粉,補虛而助陽。
銀屑,味辛、平。有毒。生銀屑當取見成銀薄以水銀銷之為泥,合硝石及鹽研為
粉,燒出水銀,淘去鹽石,為粉極細用。石鐘乳,味甘。溫,無毒。道州者最佳。須煉服之,不然使人病淋。治咳嗽,行乳
道,補髓添精,強陰道,益肺家。
代赭石,能墮胎而可攻崩漏。伏龍肝,治產難而吐血尤良。
代赭石,用火煅、醋淬七遍,研水飛。味甘、寒。無毒,出代州。其色赤,故名代赭石。養血氣,強精,辟邪。畏天雄、附子。伏龍肝,灶中土也。味辛。微溫,微毒。消癰腫,催生下胞,止血崩。
雲母,補勞傷兼明目。水銀,除疥蟲與瘡瘍。
雲母石,味甘、平。無毒。安五臟,堅肌止痢。《局方》有法煎雲母膏,專治癰疽惡毒等瘡。水銀即朱。朱液能消化金銀,使成泥。味辛。寒,有毒,一名汞。
畏磁石。難產可用催生。
治風喉,理鼻息,功全礬石;止漏下,破癥結,用禹餘糧。
礬石,味酸。寒,無毒。出晉州者佳。化痰止痢,攻陰蝕諸瘡漏。煉過謂之枯礬,亦可生用。禹餘糧,用火煉、醋淬七次,搗細,水飛。味甘。寒平,無毒。出潞州。形如鵝鴨卵,外有殼重疊者,是其中有黃。細末如蒲黃者,謂之石中黃。
朴硝開積聚,化停痰,煎作芒硝功卻緩;硝石止躁煩,除熱毒,煉之須掃地邊霜。
朴硝,味苦、辛。大寒,無毒。生益州。初採掃得,一煎而成,故曰朴硝。再取朴硝淋汁煉之,有細芒者,謂之芒硝。專治傷寒。硝石,味辛、苦。寒,無毒。即掃地霜淋汁煉成者。
打破瞳人,得空青而依然復舊,胎宮乏孕,紫石英再弄之璋。
空青,味甘、酸。寒,無毒。生於有銅處。銅精氣熏則生。今信州時有之。其腹中空,破之有漿者,絕難得。大者如雞子,小者如豆子,治眼翳醫障為最要。又有曾青同出處,色理亦無異,但其形累累色未相似,其中則不空,與空青功效不相上下。紫石英,味辛。溫,無毒。
專治女子風寒在子宮,絕孕,十年無子服之。白石英治風濕痹,安魂魄,強陰道,黃赤黑色皆不入藥。
熱渴急求寒水石,壯陽須索石硫黃。
寒水石,一名凝水石。味甘。寒,無毒。出汾州及邯鄲。即鹽之精也。治火燒、丹毒,能解巴豆毒。畏地榆。硫黃,味酸。溫,大熱,有毒。出廣州。治疥蟲䘌瘡,堅筋,療老人風秘。
腎臟既衰,煉磁石而強陽道;膀膀不利,炒食鹽以熨臍旁。
磁石,味辛、咸。寒,無毒。有鐵處則生。惡牡丹,畏黃石脂。能吸鐵。補益勞傷,兼治耳聾。食鹽,味鹹。溫,無毒。解州者勝。治霍亂,癖痰可用,吐之。
水銀飛煉成輕粉,殺諸疥癬,善治兒疳;石灰風化方為勝,不堪服食,可療金瘡。
輕粉即水銀。粉,味辛。冷,無毒。畏磁石,忌一切血。風化石灰,五月五日採百草搗汁調,煉過石灰末,作團陰乾。專治金瘡、刀斧傷處,不堪入藥。
石膏發汗解肌,去風寒熱;滑石除煩止渴,快利小腸。
石膏,味甘、辛。大寒,無毒。與方解石相類,須用細理雪白者為真。治頭痛,解肌發汗。黃色者服之使人淋。滑石,味甘寒,無毒。用白色軟嫩者佳。能益精除熱,療女人產難。
殺三蟲,破癥結,胡粉一名粉錫;斂金瘡,淘眼暗,銅青銅綠競無雙。
胡粉,一名粉錫,一名定粉,俗名光粉,即今化鉛所作婦人容面者。味辛、寒,無毒。銅青、銅綠,以醋沃銅上即生,乃銅之精華也。微有毒,不入藥湯。
吐痰抵痔蜜陀僧,兼抹點斑隨手沒;生肌止痛無名異,折傷可理並金傷。
蜜陀僧,即練銀爐底也。味酸、辛。有毒。無名異,味甘、平。無毒。金,謂刀斧所傷也。
硼砂攻喉痹,止嗽消痰真有理;膽礬除熱毒,諸癇痰氣盡消詳。
硼砂,一名蓬砂。味甘、辛。暖,無毒。出南番者色重褐,其味和,其效速。出西戎者,其色白,其味雜,其功緩,不堪入藥,作金銀銲藥用之。膽礬,《圖經》作石膽,味酸,辛。寒,有毒。信州有之。生於銅坑中,採得煎煉而成。消熱毒,療諸風癱瘓,可吐風痰。
伏火靈砂,闢鬼邪,安魂魄,明目鎮心通血脈;藏泥白堊,除泄痢,破癥瘕,澀精止漏又為良。
靈砂,一名二氣砂,用水銀一兩,硫黃六銖,研細二味,先同炒作青砂色後,入水火既濟爐中,抽之如束針紋者成就也。惡磁石,畏酸水。白堊即白善土,味苦、辛。溫,無毒。處處有之,採無時。
石燕治淋催難產,黑鉛安鎮熨蛇創。
石燕,產零陵州。形似蠟,其實石也。性涼,無毒。女人產難,兩手各握一枚,胎立出。黑鉛,味甘。無毒。有銀坑處皆有。粉錫、胡粉、光粉,皆化鉛所作。又鉛白霜,以鉛雜水銀煉作片,置醋甕中密封,經久成霜,謂之鉛白霜。性急於也,創傷也。
黃丹乃是熬鉛作,生肌止痛,礬石特生非常熱,養就丹房。
黃丹,《圖經》作鉛丹,又名號丹。用時炒令赤色,研細。味辛。微溫,無毒。止吐逆,發癲癇,敷金瘡良。礬石,俗呼鎮風石。味辛、甘。大熱,有毒。嚴寒置水中,令水不冰。性堅硬而拒火,燒之一日夜方解散。攻擊積聚痼冷之病最良,須真者,必取鶴巢中團卵而助暖氣者方真,乃修真煉丹之藥品。
血暈昏迷,法煉廣生花蕊石;折傷排膿,火煉醋淬自然銅。
花蕊石,出陝州閿鄉縣。性至堅硬,保金瘡止血。《局方》以硫黃合和花蕊石,如法煉成,專治產後血暈,去惡血。自然銅,味辛、平。無毒。出銅處有之。形方而大小不等,似銅,實石也。不從礦煉,自然而生,故曰自然銅也。
硇砂能破癥瘕積聚,若還生用爛心腸;信石會吐膈內風痰,倘中其毒促人亡。
硇砂,味鹹、苦。辛溫,有毒。能消五金八石,腐人腸胃,生服之化人心為血。信石,《圖經》名砒霜。信州者佳,故名信石。味苦、酸。有大毒。主諸瘧。風痰在胸膈可作吐藥用,不宜多服,能傷人命。若誤中硇砂、砒霜二毒,急宜冷水研綠豆汁飲之可解。
梁上塵,消軟癤,通喉噎,橫生立產;井泉石,性寒涼,攻火熱,除翳神方。
梁上塵,一名烏龍尾。性微寒。無毒。凡使,須去煙火。遠高堂、佛殿上者,拂下篩過用。井泉石,性大寒。無毒。處處有之,以饒陽郡者為勝。得菊花、梔子最良。
疔痼冷,止頭疼,無遺太陰玄精石;安心志,制癲狂,誰知鐵粉和鐵漿。
玄精石,出解州解縣,今解池積鹽倉中,亦有之。其色青白,龜背者良。味鹹。溫,無毒。鐵,味甘。無毒。取鐵浸之,經久色青沫出可染皂者為鐵漿,治癲狂;鐵拍作片段,置醋糟中,積久生衣刮取者為胤鐵粉,安心志。
雄黃能殺虺蛇毒,妊娠佩帶轉生男子。煉之,久服,自身輕。要生女子,佩帶雌黃。
雄黃、雌黃,同山所生。山向陽處生雄黃,山陰有金處金精熏則生雌黃。婦人覺有孕,以雄黃一兩絳囊盛帶之,可轉女為男;以雌黃半兩素囊盛帶之,則轉男為女。雌黃煉服久則輕身,可入仙家。
備金石之品味,治病得以推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