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素

《珍珠囊藥性賦》~ 上卷 (4)

回本書目錄

上卷 (4)

1. 諸藥瀉諸經之火邪

黃連瀉心火,梔子、黃芩瀉肺火,白芍瀉肝火,柴胡、黃連瀉肝、膽火,知母瀉腎火,木通瀉小腸火,黃芩瀉大腸火,柴胡、黃芩瀉三焦火,黃柏瀉膀胱火。

白話文:

黃連能瀉去心火;梔子、黃芩能瀉去肺火;白芍能瀉去肝火;柴胡、黃連能瀉去肝膽之火;知母能瀉去腎火;木通能瀉去小腸火;黃芩能瀉去大腸火;柴胡、黃芩能瀉去三焦之火;黃柏能瀉去膀胱火。

2. 諸藥相反例

甘草反大戟、芫花、甘遂、海藻;

烏頭反半夏、瓜蔞、貝母、白及、白蘞;

藜蘆反細辛、芍藥、人參、沙參、苦參、丹參。

白話文:

甘草與大戟、芫花、甘遂、海藻相克;

烏頭與半夏、瓜蔞、貝母、白及、白蘞相克;

藜蘆與細辛、芍藥、人參、沙參、苦參、丹參相克。

3. 五臟補瀉主治例

肝虛者,陳皮、生薑之類補之。虛則補其母,腎者肝之母也,以熟地黃、黃柏補之,如無他證,錢氏地黃丸主之。實則白芍藥瀉之,如無他證,錢氏瀉青丸主之。實則瀉其子,以甘草瀉心,心者肝之子也。

心虛者,炒鹽補之。虛則補其母,肝者心之母也,以生薑補肝,如無他證,錢氏安神丸主之。實則甘草瀉之,如無他證,錢氏方中重則瀉心湯,輕則導赤散。

脾虛者,甘草、大棗之類補之。實則黃連、枳實瀉之,如無他證,錢氏益黃散主之。虛則補其母,心乃脾之母,以炒鹽補心。實則瀉其子,肺乃脾之子,以桑白皮瀉肺。

肺虛者,五味子補之。實則桑白皮瀉之,如無他證,錢氏阿膠散主之。虛則補其母,脾乃肺之母,以甘草、大棗補脾。實則瀉其子,腎者肺之子,以澤瀉瀉腎。

腎虛者,熟地黃、黃柏補之。腎無實,不可瀉,錢氏止有補腎地黃丸,無瀉腎藥。虛則補其母,肺乃腎之母,以五味子補肺。

已上五臟補瀉,《素問·藏氣法時論》備言之矣,欲究其詳,看本論。

白話文:

五臟補瀉主治例

肝臟虛弱的人,可以用陳皮、生薑等來滋補。虛弱就補其母臟,腎臟是肝臟的母臟,可以用熟地黃、黃柏來補腎,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用錢氏地黃丸。如果肝臟實證,則用白芍藥瀉火;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用錢氏瀉青丸。肝實也可以瀉其子臟,用甘草瀉心火,因為心臟是肝臟的子臟。

心臟虛弱的人,可以用炒鹽來補益。虛弱就補其母臟,肝臟是心臟的母臟,可以用生薑補肝,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用錢氏安神丸。如果心臟實證,則用甘草瀉火;如果沒有其他症狀,症狀重則用錢氏方中重則瀉心湯,輕則用導赤散。

脾臟虛弱的人,可以用甘草、大棗等來滋補。如果脾臟實證,則用黃連、枳實瀉火,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用錢氏益黃散。虛弱就補其母臟,心臟是脾臟的母臟,可以用炒鹽補心。如果脾實則瀉其子臟,肺臟是脾臟的子臟,可以用桑白皮瀉肺。

肺臟虛弱的人,可以用五味子來滋補。如果肺臟實證,則用桑白皮瀉火,如果沒有其他症狀,可以用錢氏阿膠散。虛弱就補其母臟,脾臟是肺臟的母臟,可以用甘草、大棗補脾。如果肺實則瀉其子臟,腎臟是肺臟的子臟,可以用澤瀉瀉腎。

腎臟虛弱的人,可以用熟地黃、黃柏來滋補。腎臟沒有實證,不可瀉,錢氏方劑中只有補腎地黃丸,沒有瀉腎的藥物。虛弱就補其母臟,肺臟是腎臟的母臟,可以用五味子補肺。

以上是五臟的補瀉方法,《素問·藏氣法時論》中已有詳細論述,想要深入了解,請參考該篇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