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四十 (6)

回本書目錄

卷第四十 (6)

1. 蜈蚣螫方八首

又方

以木碗率取此螫處,即以木碗合之,便瘥神驗。

又方

挼鬼針草,取汁敷之即瘥。

又方

五月五日取菟葵熟搗,以遍塗手,至後日中時,然後洗手,若有人被螫,以手摩索,應手即瘥。

又禁蠍螫人法。

咒曰:系(胡計反)梨乎俱尚蘇婆訶,於五月五日桑木正北陰中菟葵。日正午時,先七步至菟葵此右膝著地,立左膝,手擿取菟葵子。擿取著口中熟嚼,吐著手內,與五葉草菟葵等相和,若無子,直取二葉相和於手內,左轉挼之,口陰誦前咒七遍,一吐氣得一百八遍止,所挼葉令汁出染手,其葉還放置菟葵處,起勿反顧之一日一夜不得洗手亦不用點汙手內。亦不得人知,作此法不得人見,被螫者口問云何處,即陰咒七遍。

男以左手摩螫處,口云瘥去,若猶小瘮痛者,男掐左手無名指第一節內側紋頭,陰咒掐之,女掐以右手指,以右手摩螫處,其菟葵私取移種於桑北,五葉草處處有之耳。

又甄立言以此蠍毒陰蛇,即非蜂蜈蚣之輩,自有小小可忍者,有經一日一夜不可忍者,京師偏饒此蟲,遍用諸藥塗敷不能應時有效,遂依角法。以意用竹依作小角,留一節長三四寸,孔徑四五分,若指上,可取細竹作之,才令搭得螫處,指用大角,角之氣漏不嗍,故角不厭大,大即嗍急瘥,速作五四枚,鐺內熟煮,取以角螫處,冷即換,初被螫,先以針刺螫處出血,然後角之,熱畏傷肉,以冷水暫浸角口二三分,以角之,此神驗,不可以口嗍,毒入腹殺人,甄公云灸即瘥,以熱角嗍之,無火灸也。(並出第四十五卷中)

白話文:

蜈蚣螫方八首

一、用木碗蓋住被蜈蚣螫咬的地方,就能很快痊癒,效果神奇。

二、揉碎鬼針草,取其汁液敷在傷口上,即可痊癒。

三、五月五日,採摘菟葵,搗爛後塗抹在手上,等到第二天中午再洗手。如果有人被蜈蚣螫咬,用塗抹過菟葵汁液的手去摩擦患處,就能立刻痊癒。

四、治療蠍子螫傷的方法:

咒語:「系梨乎俱尚蘇婆訶。」五月五日,在桑樹的正北陰涼處尋找菟葵。正午時分,先走七步到菟葵旁,右膝跪地,左膝站立,用手採摘菟葵的種子。將種子放入口中嚼碎,吐在手上,與五葉草和菟葵混合(如果沒有種子,就取兩片葉子混合)。左手旋轉揉搓,口中默念上述咒語七遍,每次呼氣一百零八遍。揉搓葉子直到汁液染出手來,然後將葉子放回原處。施術後一天一夜不能洗手,也不能沾污手,更不能讓別人知道。被螫的人詢問情況時,也要默念咒語七遍。

男性用左手摩擦患處,口中念「痊癒」;如果仍然感到輕微疼痛,男性就掐住左手無名指第一節內側紋路的頭部,邊掐邊默念咒語。女性則用右手拇指掐住右手無名指第一節內側紋路的頭部,用右手摩擦患處。採摘的菟葵要私下移栽到桑樹的北面,五葉草到處都有。

五、甄立言說,蠍子、毒蛇的毒與蜂、蜈蚣不同。有些毒性較輕,可以忍受一天一夜;有些毒性很重,無法忍受。京師盛產此類毒蟲,塗抹各種藥物也不能立即見效,於是甄立言採用角法。用竹子做成小角,留下一節三四寸長,孔徑四五分(手指粗細的用細竹子,手指粗的用粗竹子)。剛好能套住螫咬處即可,角的氣孔要大,這樣才能吸毒快,痊癒也快。迅速製作四五個,在鍋裡煮沸,然後用熱竹角吸吮傷口。冷了就換熱的,剛被螫咬時,先用針刺破傷口放血,再用竹角吸吮。如果太熱怕傷到肉,可以將竹角的開口浸入冷水中二三分,再使用。此法神效,但不能用嘴吸,毒液入腹會致死。甄公說用灸法也能痊癒,用熱竹角吸吮,並非用火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