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四十 (2)
卷第四十 (2)
1. 闢蛇法三首
肘後姚氏仙人入山草法,闢蛇之藥雖多,唯以武都雄黃為上,帶一塊,古稱五兩於肘間,則諸蛇毒物莫之敢犯,他人中者,便摩以療之,帶五蛄黃丸良,以丸有蜈蚣故也。人入山伐船,有太赤足蜈蚣置管中繫腰,又有𪓛龜啖蛇,帶其尾亦好。䲰日喙彌佳,禁法中亦有單行輕易者,今疏其數條,然皆須受而後行,不爾,到山車口住立,存五蛇一頭乃閒氣以物屈刺之,因左回兩步,思作蜈蚣數千以衣身便行無所畏也。(張文仲備急同)
集驗入山草闢眾蛇方。
乾薑,生麝香,雄黃
上三味等分搗,以小絳囊盛,男左女右帶佩,則蛇逆者闢,人為蛇所中,便以療之,如無麝香,以射菵和帶之,療諸毒良。(肘後千金文仲備急古今錄驗同出第九卷中)
千金療入山闢眾蛇方。
當燒羚羊角,令煙出,蛇則去矣。(肘後同出第二十六卷中)
白話文:
第一段: 姚氏仙人傳授的入山避蛇草藥法,避蛇的藥物雖然很多,但以武都產的雄黃為最佳。隨身攜帶一塊,古人說要五兩重,綁在手肘上,各種蛇和毒物都不敢侵犯。如果有人被蛇咬傷,就用雄黃摩擦傷口來治療。攜帶五蛄黃丸也很好,因為藥丸裡含有蜈蚣。人們進山砍柴或造船,可以將一條太赤足蜈蚣放入竹管中繫在腰間,或者攜帶可以吃蛇的𪓛龜的尾巴也很好。䲰鳥的喙也很好。避蛇的方法中,也有簡單易行的方法,現在列出幾條,但都必須先接受傳授才能施行,否則,到了山邊入口,就先站著,想像五條蛇頭對著你,然後用物品彎曲刺向它們,接著向左轉兩步,想像無數的蜈蚣覆蓋全身,這樣行走就不會害怕了。(張文仲《備急方》中也有記載)
第二段: 收集驗方中入山避開各種蛇的方法:
將乾薑、生麝香、雄黃這三種藥材等分搗碎,用小紅布袋裝好,男子佩戴在左邊,女子佩戴在右邊,這樣蛇就會避開。如果有人被蛇咬傷,就用這些藥來治療。如果沒有麝香,就用射菵來代替,也可用於治療各種毒傷。(《肘後備急方》、《千金方》、《文仲備急方》、《古今錄驗方》中都有記載,出自第九卷)
第三段: 《千金方》中治療入山避開各種蛇的方法:
燒羚羊角,使其冒煙,蛇就會離開。(《肘後備急方》中也有記載,出自第二十六卷)
2. 蛇齧人方一十四首
廣濟療毒蛇齧方。
取慈菇草搗以敷之,即瘥,其草似燕尾者是,大效(出第五卷中)
肘後蛇齧毒腫方。
乾薑末敷之,燥復易之。(備急文仲千金同)
又方
灸齧處三五壯,則毒不能行。
又方
搗射菵塗腫上,血出乃瘥。(備急文仲千金同)
又方
豬屎熬令焦末,藍一把水三升煮,取二升,投屎攪和以洗之瘥。
文仲療蛇齧方。
搗雄黃末以敷之,日三四度瘥。
又方
取梳裹垢如指大,長二寸,以尿和敷之。
又方
灸梳使汗出,以熨瘡口,即驗。(備急千金同)
又方
取雞屎二七枚,燒作灰,投酒服之瘥。(千金同)
必效療蛇咬方。
五月五日前七日,即齋不得食飲酒肉五辛,仍先向桑下覓菟葵先知處記之,至五月五日中時,先手摸桑木陰一遍,仍著上摸索之訖,即以口齧取菟葵,嚼使熟,以唾塗手熟揩令遍。五月七日潔齋,如後七日內亦不得洗手,後有蛇蠍螫者,以手摩之,即瘥止。
又方
燒桑刀,麝香少許和刀上,以烙齧處,令皮破,即瘥。
又方
生蠶蛾陰乾為末,敷齧處孔中,數易之,其蛾有生子者妙。
又方
麝香,雄黃,半夏,巴豆
上四味等分為末敷之。
又方
先以唾塗咬處,熟揉生大豆葉封之。
白話文:
廣泛救治毒蛇咬傷的藥方。
用慈菇草搗爛敷在傷口上,很快就會痊癒。這種草的葉子像燕子的尾巴,效果很好。
治療蛇咬傷導致腫脹的藥方。
用乾薑末敷在傷口上,乾燥後就更換新的。
另一種藥方。
在被咬的地方艾灸三到五個艾炷,毒素就不能擴散。
另一種藥方。
將射罔搗爛塗在腫脹的地方,等到血流出來就會痊癒。
另一種藥方。
將豬糞熬到焦黑,磨成末,用一把藍草加三升水煮,取二升水,將豬糞末攪拌混合,用來清洗傷口就會痊癒。
文仲治療蛇咬傷的藥方。
用雄黃末搗爛敷在傷口上,一天三四次就會痊癒。
另一種藥方。
取梳子上的污垢,大約像手指頭大,長二寸,用尿液調和敷在傷口上。
另一種藥方。
將梳子烤熱,讓它出汗,用梳子熨燙傷口,馬上見效。
另一種藥方。
取雞屎十四枚,燒成灰,用酒沖服就會痊癒。
一定有效的治療蛇咬傷的藥方。
在五月初五前的七天,必須齋戒,不可以吃肉喝酒,也不可以吃蔥蒜等辛辣的食物。先去桑樹下尋找菟葵,記住它生長的地方。到了五月初五中午的時候,先用手摸一下桑樹的陰面,然後再摸菟葵,用嘴咬下菟葵,咀嚼爛,用唾液塗抹在手上,並仔細搓揉均勻。五月初七要潔淨齋戒,之後的七天內也不可以洗手,之後如果有人被蛇蠍咬傷,用這隻手去摩擦傷口,就會痊癒止痛。
另一種藥方。
將燒紅的桑木刀,加上少許麝香,敷在刀上,用來烙燙被咬傷的地方,讓皮膚破開,就會痊癒。
另一種藥方。
將陰乾的蠶蛾磨成末,敷在傷口的小孔中,經常更換,其中產過卵的蠶蛾效果更好。
另一種藥方。
將麝香、雄黃、半夏、巴豆,這四種藥材等量磨成末,敷在傷口上。
另一種藥方。
先用唾液塗抹在被咬的地方,然後用生的黃豆葉敷蓋揉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