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三十六 (1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三十六 (12)

1. 小兒頭瘡方三首

千金療小兒頭瘡方。

胡粉(一兩),黃連(二兩)

上二味為末,先洗瘡去痂,拭乾敷之即愈,更發如前敷之。

又方

胡粉(二兩),白松脂(三兩),水銀(一兩研),豬脂(四兩)

上四味合煎,去滓內胡粉水銀,攪令和調敷之,大人同。(翼同)

救急療小兒頭瘡經年不瘥,差而復發方。

雄黃(研),大黃,黃柏,黃芩,薑黃,雌黃(研),白芷,當歸,青木香(各四分)

上九味切㕮咀,以苦酒浸一宿,以豬脂一大升煎,候白芷色黃。膏成,去滓,入水銀一兩以唾於手中研令消,入膏攪相得,於瓷器中收,每以皂莢湯洗瘡干拭,以膏塗之,日夜再換,以瘥為度。

白話文:

第一方:

將胡粉一兩和黃連二兩磨成粉末。先將頭瘡清洗乾淨,去除痂皮,擦乾後敷上藥粉,就會痊癒。如果又再長出來,就再敷一次。

第二方:

將胡粉二兩、白松脂三兩、水銀一兩(研磨)和豬油四兩混合煎煮,過濾掉藥渣,再加入胡粉和水銀,攪拌均勻成膏狀,敷在患處,大人也可以使用。(做法與上面相同)

第三方:

治療小兒頭瘡多年不癒,癒合後又復發的藥方。

將雄黃(磨成粉)、大黃、黃柏、黃芩、薑黃、雌黃(磨成粉)、白芷、當歸、青木香各取四分,切碎後用苦酒浸泡一個晚上。然後用一大升豬油煎煮,等到白芷變成黃色,膏藥就完成了。過濾掉藥渣,加入水銀一兩,在手掌中用唾液研磨至溶解,再加入膏藥中攪拌均勻。將膏藥收存在瓷器中。每次用皂莢水清洗患處並擦乾,塗上膏藥,早晚各換一次,直到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