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三十 (12)
卷第三十 (12)
1. 惡腫一切毒瘡腫方一十八首
必效療惡瘡方。
熱毒腫,以甕近下鑽孔盛水,令水射腫,又以雞子清封腫上,熱即易之。
又方
取茺蔚臭草,搗汁服一雞子許,滓封腫,熱則易之,甚良。
又方
搗地松汁服之,每日兩三服,即瘥止。
又方
大黃,石灰,赤小豆(各等分)
上三味搗末,以若醋和塗之效。(出第四卷中)
經心錄療諸毒腫,升麻膏方。
升麻(三兩),白蘞,漏蘆,連翹,芒硝(各二兩),黃芩,蛇銜(各三兩),蒴藋根(四兩),山梔子(二十枚),枳實(二兩)
上十味搗碎,以酒浸半日,以豬膏五升煎之,膏成去滓,以器盛,有毒熱腫,取塗貼上,摩之即消散,日三。(小品同)
又大潝漬腫毒,升麻湯方。
升麻(一兩),黃芩(三兩),梔子(二十枚),漏蘆(二兩),蒴藋根(五兩),芒硝(二兩)
上六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七升,候冷,分用漬潝腫,常令濕潤即消。(小品集驗同)
又漏蘆湯方。
漏蘆(無用梔子),白蘞,黃芩,麻黃,白薇(無用知母),枳實(炙),升麻(無用犀角),芍藥,甘草(炙各二兩),大黃(三兩無用芒硝)
上十味切,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服,若無藥處,單服大黃一兩,取利。忌海藻菘菜等。(千金云療一切癰小品亦治丹毒並出第五卷中)
近效療一切熱毒腫驗方,並主乳癰。
青木香,紫葛,紫檀,朴硝(各二兩),赤小豆(一合),蜀升麻,白蘞,生礬石(各一兩)
上八味搗篩,以水和如稀麵糊,又以榆皮汁和之亦佳,以布剪可腫大小,仍每片剪三兩個小孔子塗藥貼腫上,干即易之。(王度支處)
又貼毒熱腫消方。
蔓菁根(三兩),蕓薹苗葉根(三兩)
上二味搗,以雞子清和貼之,干即易之,當日消。
又方
商陸根,蕓薹苗葉根(等分)
上二味搗之,依上方貼之效。
又療一切熱瘡腫,硝石膏方。
硝石(一斤),生麻油(三升)
上二味,先煎油令黑臭,下硝石,緩火煎,令如稠餳,膏成,以好瓷器中收貯,以塗貼瘡腫,或熱發服少許妙,用好酥煎更良。忌生血物。
白話文:
[有效治療惡瘡的方法]
熱毒腫
用甕在底部鑽孔盛水,讓水柱沖洗腫脹處,再用雞蛋清敷在腫脹處,等熱了就更換。
又一方
取茺蔚和臭草,搗爛取汁,服用約一個雞蛋的量,藥渣敷在腫脹處,等熱了就更換,效果很好。
又一方
搗爛地松取汁服用,每天服用兩三次,就會痊癒。
又一方
大黃、石灰、赤小豆(各等份) 將以上三種藥材搗成粉末,用醋調和塗抹,效果顯著。
《經心錄》治療各種毒腫,升麻膏方
升麻(三兩)、白蘞、漏蘆、連翹、芒硝(各二兩)、黃芩、蛇銜(各三兩)、蒴藋根(四兩)、山梔子(二十枚)、枳實(二兩) 將以上十種藥材搗碎,用酒浸泡半天,再用五升豬油煎煮,製成膏狀後去除藥渣,用容器盛裝。如果有毒熱腫,取膏塗抹在腫脹處,按摩使其吸收,腫脹就會消散,一天三次。
又,用大潝浸泡治療腫毒,升麻湯方
升麻(一兩)、黃芩(三兩)、梔子(二十枚)、漏蘆(二兩)、蒴藋根(五兩)、芒硝(二兩) 將以上六種藥材切碎,用水一斗煮取七升,放涼後,用來浸泡腫脹處,保持濕潤就會消腫。
又,漏蘆湯方
漏蘆(不用梔子)、白蘞、黃芩、麻黃、白薇(不用知母)、枳實(炙烤)、升麻(不用犀角)、芍藥、甘草(炙烤各二兩)、大黃(三兩,不用芒硝) 將以上十種藥材切碎,用水一斗煮取三升,分三次服用。如果沒有其他藥材,單獨服用大黃一兩,使其排泄。忌食海藻和菘菜等。
有效治療各種熱毒腫的驗方,並主治乳癰
青木香、紫葛、紫檀、朴硝(各二兩)、赤小豆(一合)、蜀升麻、白蘞、生礬石(各一兩) 將以上八種藥材搗成粉末,用水調成稀糊狀,再用榆樹皮汁調和效果更佳。用布剪成比腫脹處稍大的形狀,每片剪三兩個小孔,塗上藥貼在腫脹處,乾了就更換。
又,貼敷治療毒熱腫消腫方
蔓菁根(三兩)、蕓薹苗葉根(三兩) 將以上兩種藥材搗爛,用雞蛋清調和貼敷,乾了就更換,當天就能消腫。
又一方
商陸根、蕓薹苗葉根(等份) 將以上兩種藥材搗爛,依照上述方法貼敷,效果一樣。
又,治療各種熱瘡腫的硝石膏方
硝石(一斤)、生麻油(三升) 先將麻油煎至黑臭,放入硝石,用小火煎煮,使其濃稠如麥芽糖,製成膏狀,用瓷器盛裝。用來塗抹瘡腫,或發熱時服用少量,效果很好。用酥油煎煮效果更佳。忌食生血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