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八 (16)
卷第二十八 (16)
1. 凍死方一首
病源人有在途路,逢悽風苦雨,繁霜大雪,衣服沾濡,冷氣入臟,致令陰氣閉於內,陽氣絕於外,營衛結澀,不復流通,故致噤絕而死,若早得救療,血溫氣通則生,又云,凍死一日猶可活,過此即不療。(出第二十三卷中)
肘後療冬天墮水凍,四肢直口噤,裁有微氣出方。
以大器中多熬灰,使暖囊盛,以敷其心上,冷即易,心暖氣通,目則得轉,口乃開,可溫尿粥清,稍稍含之即活,若不先溫其心,便持火炙其身,冷氣與火相搏則死。(集驗備急文仲千金古今錄驗同)
白話文:
凍死方一首
病因是有人在旅途中,遇上淒冷的風雨、濃重的霜雪,衣服被淋濕,寒冷的氣侵入內臟,導致陰氣閉塞在體內,陽氣耗盡在外,身體的營衛之氣凝結阻滯,無法流通,所以會造成昏厥而死。如果及早得到救治,使血液溫暖、氣脈暢通就能活命。也有說法是,凍死一天內還能救活,超過這時間就無法醫治了。
肘後治療冬天落水凍僵,四肢僵直、口緊閉,僅有微弱氣息的方法
用大的容器燒很多灰,使其溫熱,裝入布袋裡,敷在心臟部位,冷了就更換,等心臟溫暖、氣血暢通,眼睛就能轉動,嘴巴也能張開,可以餵食溫熱的米粥清湯,慢慢含咽就能活過來。如果沒有先溫暖心臟,就直接用火烤身體,寒氣與火氣相衝就會死亡。
2. 入井塚悶方二首
肘後云,此事他方少有其說,且人為之寡,不俟別條,今於水凍之後,附此,乃是地氣熏蒸,蓋亦障霧之例,服諸解毒犀角,雄黃,麝香之屬,豉豆竹瀝升麻諸湯,亦應為佳。(出第三卷中)
小品療入井塚悶冒方。
凡五月六月,井中及深塚中皆有伏氣,入中令人鬱悶殺人,如其必須入中者,先以雞鴨雜鳥毛投之,直下至底,則無伏氣,毛若徘徊不下,則有毒氣也,亦可納生六畜等置中,若有毒,其物即死,必須入,不得已當先以酒,若無,以苦酒數升先灑井塚中四邊畔,停少時然後可入,若覺中有些氣鬱悶,奄奄欲死者,還取其中水灑人面,令飲之,又以灌其頭及身體即活,若無水,取他水用也。(肘後千金錄驗同出第十卷中)
千金療入井塚毒氣方。
取他井中水灑身上,至三食頃便活,若東井取西井,南井取北井中水用之。(出第二十六卷中)
白話文:
入井塚悶方二首
《肘後方》說,這種情況在其他地方很少有記載,而且人們遇到這種情況的也少,所以不需要另外說明。現在趁著水結冰之後,記錄在這,這是因為地下的氣體被蒸發上來,大概就像是瘴氣一樣。服用一些解毒的藥物,例如犀角、雄黃、麝香等等,或者喝豆豉湯、竹瀝湯、升麻湯之類的,應該也會有效。
小品治療進入井或墳墓感到悶熱昏迷的方法
凡是五、六月的時候,井中和深墳墓中都會有潛藏的毒氣,人進入其中會感到胸悶,甚至會致命。如果必須要進入,可以先將雞、鴨等雜鳥的羽毛丟進去,如果羽毛能直接落到底部,就表示沒有毒氣;如果羽毛在空中盤旋不落,就表示有毒氣。也可以把活的牲畜放進去,如果有毒氣,牲畜會立刻死亡。如果非得進入,不得已的情況下,要先用酒,如果沒有酒,就用幾升醋灑在井或墳墓的四周邊緣,過一會兒再進入。如果進入後感覺到胸悶、快要昏死過去,就取井裡或墳墓裡的水灑在臉上,讓人喝下去,再把水澆在頭上和身體上,人就會活過來。如果沒有井裡或墳墓裡的水,也可以用其他的水代替。
《千金方》治療進入井或墳墓中毒氣的方法
取其他井裡的水灑在身上,大約過三頓飯的時間就會恢復。如果是從東邊的井取水,就要用西邊的井水,南邊的井就要用北邊的井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