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燾

《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二 (2)

回本書目錄

卷第二十二 (2)

1. 耳聾方二十二首

上五味,先搗松脂巴豆一千杵,次下大麻油,令熟,丸如棗核大,一頭尖,通中作孔,以綿裹塞耳,數日一易,更互塞之,取瘥,不得並塞。(出第四卷中)

備急療耳聾,菖蒲根丸方。

菖蒲(一寸),巴豆(一枚去皮心)

上二味合搗可丸,分作七丸,以綿裹塞耳中,日別一丸,取瘥。(肘後同)

又菖蒲散方。

菖蒲(二兩),附子(二兩炮)

上二味搗篩,以苦酒和丸如棗核許,綿裹,臥即塞耳中,夜一易之,十日有黃水出,便瘥。(肘後千金崔氏)

又方

磁石,菖蒲,通草,薰陸香,杏仁(去皮熬),蓖麻子(去皮),松脂(等分)

上七味搗篩,以蠟及鵝脂和丸,稍長作,以釵腳子穿中心為孔,先去耳中垢,然後納藥,日再,初著癢及作聲,月餘即瘥。(殿中候監云非常良驗肘後同)

救急療耳聾方。

真崑崙青木香一兩碎,以苦酒浸一宿,胡麻油一合,微火上緩煎之,三上三下,以綿濾去滓,以點耳孔中,以瘥為度。

必效療耳聾方。

以好神明膏好棗核許,納耳中,日一度,頻著以瘥,三五日以篦子挑耳中塞,或癢取差,亦治蟲入耳中。

又方

取杏仁(七枚去皮捶碎)為三分,以綿裹,各於中著一裹鹽如小豆許,以器承於飯甑中蒸之,候飯熟出一裹,令患耳者側臥,和綿捻以油汁入耳中,久又以一裹進前捻之,瘥為度。

又方

雞屎白(半升熬令黃色),烏豆(一升熬令爆聲絕)

上二味,先取無灰酒二升,及熱以沃之良久,濾去滓,分溫服,厚取汗,其耳如鼓鞞勿訝。

又療耳聾神驗方。

取純烏羊新濕糞,和杏子脂石鹽末。

上三味研,滿耳孔中塞,勿令風入,干即易之,乃至七日二七日,耳內有聲漸大,即以𥯤筒長二寸內耳孔,裹四畔,以面塞,勿令氣出,以面薄餅子,裹筒頭,以艾灸上,從第一度灸三壯為始,耳內即有烏塞干膿出,未間內裹滿疼痛即出之,即瘥。但有塞即須桃卻,還依前法,乃至一日兩日瘥,即停,以後常用亂髮塞之,甚驗。

白話文:

將松脂和巴豆搗碎一千下,再加入麻油攪拌均勻,製成棗核大小、一頭尖的藥丸,中間鑽孔,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每天更換,左右耳輪流塞,直到痊癒,不能同時塞兩耳。(出自第四卷中)

治療耳聾的緊急方法,用菖蒲根製成的藥丸。

菖蒲(一寸),巴豆(一枚,去皮去心)

將以上兩味藥搗碎混合製成藥丸,分成七丸,用棉花包裹塞入耳中,每天用一丸,直到痊癒。(與《肘後方》相同)

還有菖蒲散的配方。

菖蒲(二兩),附子(二兩,炮製過)

將以上兩味藥搗碎過篩,用苦酒調和成棗核大小的藥丸,用棉花包裹,睡覺時塞入耳中,每晚更換一次,十天後若有黃色液體流出,就會痊癒。(出自《肘後方》、《千金方》和崔氏的醫方)

另一個配方

磁石、菖蒲、通草、薰陸香、杏仁(去皮炒過)、蓖麻子(去皮)、松脂(等分)

將以上七味藥搗碎過篩,用蠟和鵝脂調和成稍長的藥丸,用髮簪腳在中間鑽孔,先將耳垢清除,然後放入藥丸,每天兩次,剛開始會發癢或有聲音,一個月左右就會痊癒。(殿中侍御說此方非常有效,與《肘後方》相同)

急救治療耳聾的方子。

將一兩碎的真崑崙青木香用苦酒浸泡一晚,加入一合胡麻油,用小火慢慢煎煮,反覆三次,用棉布過濾去除藥渣,用藥油滴入耳孔中,以痊癒為度。

必定有效的治療耳聾的方子。

取適量好的神明膏,約棗核大小,放入耳中,每天一次,頻繁使用直到痊癒。三五天後,用篦子挑出耳中堵塞物,如果發癢就會好轉,也可以治療蟲子跑進耳朵。

另一個方子

取杏仁(七枚,去皮搗碎)分成三分,用棉花包裹,每包中間放一粒小豆大小的鹽,放在飯甑中蒸,等飯熟後取出一包,讓患耳的人側躺,將棉花包在油汁中搓揉後滴入耳中,過一會再用另一包重複之前的步驟,直到痊癒。

另一個方子

雞屎白(半升,炒至黃色),烏豆(一升,炒至爆裂聲停止)

將以上兩味藥,先用兩升無灰酒趁熱倒入,浸泡一會,過濾去除藥渣,分次溫服,大量發汗,耳朵如有擊鼓的聲音不要驚訝。

治療耳聾的神奇有效方。

取純烏羊新鮮濕糞,混合杏子脂和石鹽末。

將以上三味藥研磨混合,填滿耳孔,不要讓風吹到,乾燥後立即更換,直到七天或十四天,耳朵裡有聲音逐漸變大,就用約兩寸長的𥯤筒放入耳孔,四周用麵團包裹,防止漏氣,再用麵餅包裹筒頭,在上面用艾草灸,從第一次灸三壯開始,耳朵裡會有黑色的乾膿排出,如果中間感到疼痛就取出,就會痊癒。只要有堵塞就需取出,再按照之前的方法治療,直到一兩天痊癒就停止,以後常用亂髮塞住耳朵,非常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