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臺秘要》~ 卷第二十 (15)
卷第二十 (15)
1. 水腫從腳起方四首
病源腎者,陰氣也,主於水,而又主腰腳,腎虛則腰腳血氣不足,水之流溢,先從虛而入,故腳先腫也。(出第二十一卷中)
肘後若腫從腳起稍上進者,入腹則殺人,療之方。
小豆一斛,煮令極爛,得四五斗汁,溫以漬膝以下,日日為之,數日消盡。若已入腹者不復漬,但煮小豆食之,莫雜吃飯及鮭(音圭)魚鹽,又專飲小豆汁,無小豆,大豆亦可用,如此之病,十死一生,急救之。
又方
削楠及桐木煮取汁以漬之,並飲少許,如小豆法。(並出第一卷中)
範汪療水腫從足始,轉上入腹則殺人,豚肝方。
生豬肝一具,煮如食法,細切,頓食令盡,不得用鹽,可用苦酒,豬重五六十斤以上肝者,一頓啖盡,百斤以上豬者,分兩服。(肘後同)
又若但兩足腫者方。
銼蔥葉煮令爛以漬之,日三四度,良也。(集驗同並出第二十八卷中)
白話文:
水腫的病因如果來自腎臟,腎臟屬陰,主要掌管體內的水液代謝,又主導腰部和腿腳的功能。當腎氣虛弱時,腰腿的氣血就會不足,水液就會溢出。因為虛弱的地方容易讓水液侵入,所以水腫通常從腳開始。
《肘後備急方》記載,如果水腫從腳開始向上蔓延,進入腹部就會危及生命。治療方法如下:
用一斛(古代容量單位)紅小豆,煮到極爛,取得四五斗(古代容量單位)的汁液。將汁液溫熱後浸泡膝蓋以下的部位,每天都這樣做,持續數日水腫就會消退。如果水腫已經進入腹部,就不能再浸泡,只能煮紅小豆食用,不要和米飯、鮭魚、鹽等食物一起吃,並且要專門喝紅小豆汁。如果沒有紅小豆,也可以用黃豆代替。這種病十分危險,十個人有九個會死,要趕緊搶救。
另一個方法:
削下楠木或桐木的木片煮成汁液來浸泡,同時喝少許,用法跟紅小豆的方法一樣。
範汪治療水腫從腳開始,蔓延到腹部會致命的方法,是用豬肝。
取一個新鮮的豬肝,用一般煮食的方法煮熟,切細後一次全部吃完,不能加鹽,可以加醋。豬的重量在五六十斤以上的,肝臟一次吃完。如果是百斤以上的豬,豬肝可以分兩次吃完。
另外,如果只是兩隻腳腫脹,可以用以下方法:
將蔥葉切碎煮爛,用汁液浸泡雙腳,一天三四次,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