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玉楸藥解》~ 卷一 (8)

回本書目錄

卷一 (8)

1. 草部

南星,味辛,性溫,入手太陰肺、足陽明胃經。降氣行瘀,化積消腫。

南星辛烈開通,治胃逆肺阻,胸膈壅滿,痰涎膠塞,頭目眩暈,磨積聚癥瘕,消癰疽腫痛,療麻痹拘攣,止吐血便紅,及疥癬疣贅,喉痹口瘡,金瘡打損,破傷中風之類。功同半夏,而猛烈過之。

水浸二三日,去其白涎,用牛膽丸套者,治痰鬱肺熱甚佳。

常山,味苦,性寒,入手太陰肺、足陽明胃經。吐痰瀉水,消脹除癭。

常山苦寒迅利,排決痰飲,能吐能下。庸工以治痰瘧,有無痰不瘧之說,陋矣。

常山即蜀漆根,生用多服,則作嘔吐。

\蓖麻子,味苦,氣平,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經。下胎衣,收子腸,拔腫毒,瀉水症。

蓖麻子性善收引,敷足則下胎衣,塗頂則收子腸,貼鼻口喎斜,熏咽喉腫痹。熬膏貼膚,拔毒追膿,紙捻入鼻,開癃通閉。又性善走瀉,能利大小二腸,下飲澼水症,兼消腫硬,平瘰癧惡瘡。

石斛,味甘,氣平,入手太陰肺、足少陰腎經。降沖瀉濕,壯骨強筋。

石斛下氣通關,瀉濕逐痹,溫腎壯陽,暖腰健膝,治發熱自汗,排癰疽膿血,療陰囊濕癢,通小便淋漓。

浮萍,味辛,微寒,入手太陰肺經。發表出汗,瀉濕清風。

浮萍辛涼發表,治瘟疫斑疹,療肌肉麻痹,中風喎斜癱瘓,醫癰疽熱腫,癮疹瘙癢,楊梅粉刺,汗斑皆良,利小便閉癃,消肌膚腫脹,止吐衄,長鬚發。

薄荷,味辛,氣涼,入手太陰肺經。發表退熱,善瀉皮毛。治傷風頭痛,瘰癧疥癬,癮疹瘙癢,滴鼻止衄,塗敷消瘡。

藁本,味辛,微溫,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經。行經發表,瀉濕驅風。

藁本辛溫香燥,發散皮毛風濕,治頭皰面皯,酒齇粉刺,疥癬之疾。

白芷,味辛,微溫,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發散皮毛,驅逐風濕。

白芷辛溫香燥,行經發表,散風瀉濕,治頭痛鼻淵,乳癰背疽,瘰癧痔瘻,瘡痍疥癬,風痹瘙癢,皯皰疵瘢之證。兼能止血行瘀,療崩漏便溺諸血,並醫帶淋之疾。刀傷蛇咬皆善,敷腫毒亦善。

貫仲,味苦,微寒,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止血行瘀,破積殺蟲。

貫仲收斂營血,消化瘀蒸,治吐衄崩帶,積聚痃癖,殺寸白諸蟲。

馬蘭,味辛,氣平,入手太陰肺、足厥陰肝經。止血破瘀,消疽除瘧。

馬蘭調營養血,破舊生新,治吐衄瘧痢,消酒疸水腫,腹痛腸痧,喉痹口緊,療金瘡折損,解蠱毒蛇傷,菌毒痔瘡。

土茯苓,味甘,氣平,入足少陰腎經。利水瀉濕,燥土健中,壯筋骨而伸拘攣,利關節而消壅腫,最養脾胃,甚止泄利。

土茯苓燥土瀉濕,壯骨強筋,止泄斂腸,極有殊效。善治癰疽瘰癧,楊梅惡瘡。

白話文:

草部

南星,味道辛辣,性質溫熱,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和足陽明胃經。能降氣、活血化瘀、消除積聚和腫脹。

南星辛辣且有開通作用,能治療胃氣上逆、肺氣阻塞、胸膈滿悶、痰液黏稠堵塞、頭暈目眩等症狀;也能消磨積聚形成的腫塊,消除癰疽腫痛,治療麻痹拘攣,止吐血和便血,以及疥瘡、疣贅、咽喉腫痛、口腔潰瘍、刀傷、跌打損傷、破傷風等病症。它的功效和半夏相似,但藥性更為猛烈。

用水浸泡兩三天,去除白色黏液,再用牛膽汁包裹後製成藥丸,治療因痰鬱積導致的肺熱效果非常好。

常山,味道苦澀,性質寒涼,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和足陽明胃經。能使人嘔吐痰液和排出體內積水,消除脹滿和腫大的癭瘤。

常山苦寒且藥性迅猛,能排出體內痰飲,既能使人嘔吐也能使人腹瀉。庸醫用它來治療痰瘧,說沒有痰就不是瘧疾,這種說法太淺薄了。

常山就是蜀漆的根,生吃多服容易導致嘔吐。

蓖麻子,味道苦澀,性質平和,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陽膀胱經。能幫助排出胎盤,收縮子宮,拔除腫毒,消除水腫。

蓖麻子藥性善於收斂和牽引,敷在腳底能幫助排出胎盤,塗在頭頂能收縮子宮,貼在鼻子能治療口眼歪斜,熏咽喉能治療腫痛。熬製成膏藥貼在皮膚上,能拔毒排膿,用浸油的紙捻插入鼻孔,能開通閉塞的鼻腔。蓖麻子還能通利大小腸,治療水腫,兼能消腫硬,平復瘰癧和惡瘡。

石斛,味道甘甜,性質平和,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和足少陰腎經。能降氣、排除濕氣、強壯筋骨。

石斛能降氣、疏通關竅、排除濕氣、消除麻痹、溫補腎陽、溫暖腰部和健壯膝蓋;能治療發熱自汗、排出癰疽膿血、治療陰囊濕癢、疏通小便淋漓。

浮萍,味道辛辣,性質微寒,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能發散表邪、使人出汗、排除濕氣、清散風邪。

浮萍辛涼,能發散表邪,治療瘟疫和斑疹,治療肌肉麻痹、中風導致的口眼歪斜和癱瘓;能治療癰疽熱腫、風疹瘙癢、楊梅瘡、粉刺、汗斑等,能通利小便、消除肌肉腫脹、止吐血和鼻出血、促進鬚髮生長。

薄荷,味道辛辣,性質涼爽,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能發散表邪、退燒,善於疏通皮毛。能治療傷風頭痛、瘰癧疥癬、風疹瘙癢;滴入鼻中能止鼻出血,塗敷能消除瘡瘍。

藁本,味道辛辣,性質微溫,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陽膀胱經。能運行經脈、發散表邪、排除濕氣、驅散風邪。

藁本辛溫且有香氣,能發散皮毛的風濕,治療頭部瘡皰、面部黑斑、酒糟鼻、粉刺、疥癬等疾病。

白芷,味道辛辣,性質微溫,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能發散皮毛、驅散風濕。

白芷辛溫且有香氣,能運行經脈、發散表邪、散風邪、排除濕氣,治療頭痛、鼻淵、乳癰、背部疔瘡、瘰癧痔瘡、瘡痍疥癬、風痹瘙癢、面部黑斑等疾病。兼能止血、活血化瘀,治療崩漏和大小便出血,以及白帶和淋病。刀傷和蛇咬都能治療,外敷也能治療腫毒。

貫仲,味道苦澀,性質微寒,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和足厥陰肝經。能止血、活血化瘀、消除積聚、殺滅寄生蟲。

貫仲能收斂營血、消化瘀血,治療吐血、鼻出血、崩漏、積聚形成的腫塊,並殺滅寸白蟲等寄生蟲。

馬蘭,味道辛辣,性質平和,主要作用於手太陰肺經和足厥陰肝經。能止血、活血化瘀、消除癰疽、治療瘧疾。

馬蘭能調理營養、活血生新,治療吐血、鼻出血、瘧疾痢疾、消除黃疸、水腫、腹痛、腸痧、咽喉腫痛、喉嚨緊縮;能治療刀傷骨折、解除蠱毒蛇傷和菌類中毒引起的痔瘡。

土茯苓,味道甘甜,性質平和,主要作用於足少陰腎經。能利水、排除濕氣、健脾燥濕、強壯筋骨、舒展拘攣、疏通關節、消除腫脹;最能滋養脾胃,能有效止瀉。

土茯苓能燥濕健脾、強壯筋骨、止瀉斂腸,效果顯著。善於治療癰疽瘰癧、楊梅瘡等惡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