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玉楸藥解》~ 卷六 (3)

回本書目錄

卷六 (3)

1. 鱗介魚蟲部

鍛,研用。

全蠍,味辛,氣平,入足厥陰肝經。穿筋透節,逐濕除風。

全蠍燥濕驅風,治中風喎斜癱瘓,小兒驚搐,女子帶下諸證。此亦庸工習用之物。諸如此種,大方之家,概不取也。

殭蠶,味辛、咸,氣平,入足厥陰肝經。活絡通經,驅風開痹。

殭蠶驅逐風邪,治中風不語,頭痛胸痹,口噤牙痛,癮疹風瘙,瘰癧疔毒,䵟斑粉刺,疳痔金瘡,崩中便血,治男子陰癢,小兒驚風諸證。此庸工習用之物。風邪外襲,宜發其表,風燥內動,宜滋其肝,表裡不治,但事驅風,欲使之愈,復何益也,愈驅愈盛,不通之極矣。

殭蠶燒研酒服,能潰癰破頂,又治血淋崩中。

蠶脫紙燒研,治吐衄便溺諸血,小兒淋漓,諸瘡腫痛。

白花蛇,味鹹,微溫,入足厥陰肝經。通關透節,瀉濕驅風。

白花蛇穿經透骨,開痹搜風,治鼻口喎斜,手足癱瘓,骨節疼痛,肌膚麻癢,疥癩風癲之證。

中風病因木鬱風動,血燥筋枯,外風虛邪表閉,筋縮四肢而成。而木鬱之由,全緣水寒土濕,生髮不遂。白花蛇外達筋脈,則益其枯燥,內行臟腑,不能去其濕寒,非善品也。庸工習用諸方,標本皆背,無益於病,而徒殺生靈,甚無益也。讀柳子厚《捕蛇》之篇,至可傷矣。

烏梢蛇,味鹹,氣平,入足厥陰肝經。起風癱,除疥癘。

烏梢蛇穿筋透絡,逐痹驅風,治中風麻痹,疥癘瘙癢,與白花蛇同。

風癩因風傷衛氣,衛斂營郁,營熱外發,紅點透露,則為疹,紅點不透,隱於皮里,是為癮疹,隱而不發,血熱瘀蒸,久而肌膚潰爛,則成痂癩。仲景有論及之,而後世不解,用搜風之物,枉害生靈,無補於病。諸如此類,概不足取也。

斑蝥,味辛,微寒,入足厥陰肝經。消腫敗毒,利水通淋。

斑蝥辛寒毒烈,墜胎破積,追毒利水,止瘰癧疥癬,癰疽瘕疝,下蠱毒,開癃淋,點疣痣,消㾦㿔,解瘋狗傷。

斑蝥糯米同炒,去斑蝥,用米,研細,清油少許,冷水調服,治瘋狗傷,小便利下毒物而瘥。利後腹痛,冷水青靛解之。瘰癧每服一枚,不過七枚,毒從小便出,如粉片血塊而瘥。毒下小便,痛瀝不堪,宜滑石、燈心等引之使下。

蜈蚣,味辛,微溫,入足厥陰肝經。墜胎破積,拔膿消腫。

蜈蚣辛溫毒悍,能化癖消積殺蟲,解毒蠱,治瘰癧痔瘻,禿瘡便毒,療蛇瘕蛇咬,毒瘴蛇蠱。庸工以治驚癇抽搐,臍風口噤。

青魚膽,味苦,性寒,入足厥陰肝經。明目去翳,消腫退熱。

青魚膽苦寒,瀉肝膽風熱,治眼病赤腫翳障,嘔吐喉痹涎痰,化魚骨鯁噎,平一切惡瘡。

烏鰂魚,味鹹,氣平,入足厥陰肝經。行瘀止血,磨障消症。

烏鰂魚骨善能斂新血而破瘀血,《素問》治女子血枯,先唾血,四肢清,目眩,時時前後血,以烏鰂魚骨、䕡茹,為末,丸以雀卵。血枯必由夫血脫,血脫之原,緣瘀滯不流,經脈莫容,烏賊骨行瘀固脫,兼擅其長,故能著奇功。其諸治效,止吐衄崩帶,磨翳障䕡瘕,療跌打湯火,淚眼雀目,重舌鵝口,喉痹耳聤,縮癭消腫,拔疔敗毒,斂瘡燥膿,化鯁止齁,收陰囊濕癢,除小便血淋。

白話文:

[鱗介魚蟲部]

炮製方法: 研磨成粉末使用。

全蠍: 味辛,性平,歸肝經。能穿透筋骨關節,驅除濕氣和風邪。

全蠍能乾燥濕氣,驅除風邪,治療中風導致的口眼歪斜、癱瘓,小兒驚厥抽搐,以及女性帶下等症狀。這是普通醫生常用的藥物。但對醫術高明的人來說,一般不會使用這類藥材。

殭蠶: 味辛、咸,性平,歸肝經。能疏通經絡,驅除風邪,解除痹痛。

殭蠶能驅散風邪,治療中風導致的失語,頭痛、胸痹,口噤牙痛,蕁麻疹、皮膚瘙癢,瘰癧、疔瘡腫毒,臉上的黑斑、粉刺,以及小兒疳積痔瘡、外傷出血,崩漏、便血,還有男子陰部搔癢,小兒驚風等症狀。這也是普通醫生常用的藥物。風邪從外侵襲人體時,應該發散體表風邪;風邪從內部引發時,應該滋養肝臟。如果表裡都不治,只是一味驅風,怎麼可能治好疾病呢?只會越驅越嚴重,毫無效果。

將殭蠶燒成灰,研磨成粉,用酒送服,能使癰瘡潰爛,還能治療崩漏。

蠶脫下來的紙燒成灰,研磨成粉,能治療吐血、流鼻血、便血等各種出血症狀,小兒小便淋漓不盡,以及各種瘡腫疼痛。

白花蛇: 味鹹,性微溫,歸肝經。能疏通關節,驅除濕氣和風邪。

白花蛇能穿透經絡骨骼,疏通痹阻,驅散風邪,治療口眼歪斜、手腳癱瘓、關節疼痛、皮膚麻木瘙癢、疥瘡、癩病和癲癇等症狀。

中風的病因是肝氣鬱結導致風邪內動,血虛乾燥導致筋脈枯槁,外風邪氣閉阻體表,筋脈攣縮導致四肢不靈活。而肝氣鬱結的原因,完全是因為體內水寒濕氣過重,使得肝氣無法正常生發。白花蛇雖然能到達筋脈,但會加重筋脈的枯燥,進入內臟又不能去除濕寒,並不是很好的藥材。普通醫生常用各種處方,但卻沒有抓住病根,不僅對疾病沒有幫助,反而徒增殺戮,實在毫無意義。讀到柳宗元的《捕蛇者說》,令人感到非常悲傷。

烏梢蛇: 味鹹,性平,歸肝經。能治療風癱,去除疥瘡。

烏梢蛇能穿透筋絡,驅除痹阻和風邪,治療中風麻痹、疥瘡瘙癢等症狀,與白花蛇的功效相似。

風癩是因為風邪傷害衛氣,導致衛氣收斂而營氣鬱結,營氣發熱外散,如果紅點透發出來,就形成疹子;如果紅點沒有透發出來,隱藏在皮膚裡面,就形成癮疹;如果隱藏而不發散,血液發熱瘀滯,久而久之皮膚潰爛,就形成痂癩。張仲景在《傷寒論》中有論述,但後世醫家不理解,使用驅風的藥物,枉害生靈,對病情毫無幫助。這些都不可取。

斑蝥: 味辛,性微寒,歸肝經。能消腫敗毒,利水通淋。

斑蝥性辛寒且有劇毒,能墮胎、破除積聚,追逐毒素、利尿通淋,止瘰癧疥癬,治療癰疽、瘕疝,解蠱毒、開癃閉、點疣痣,消除瘀腫,解除瘋狗咬傷。

將斑蝥和糯米一起炒,去除斑蝥,用米研磨成粉,加入少量清油,用冷水調服,可以治療瘋狗咬傷,能使小便排出毒物而痊癒。如果排毒後腹痛,可以用冷水和青黛來緩解。瘰癧患者每次服用一隻斑蝥,最多不超過七隻,毒素會從小便排出,如同粉片或血塊而痊癒。如果毒素從小便排出,疼痛難忍,可以用滑石、燈心草等藥物引導毒素排出。

蜈蚣: 味辛,性微溫,歸肝經。能墮胎、破除積聚、拔膿消腫。

蜈蚣性辛溫且有毒性,能化解癥瘕積聚、殺蟲解毒,治療瘰癧痔瘡、禿瘡便毒、蛇咬傷和毒瘴蛇蠱等症狀。普通醫生用來治療驚癇抽搐、臍風口噤。

青魚膽: 味苦,性寒,歸肝經。能明目去翳,消腫退熱。

青魚膽性苦寒,能瀉肝膽風熱,治療眼睛紅腫、翳障,嘔吐、咽喉腫痛、痰涎,化解魚骨卡喉,治療一切惡瘡。

烏鰂魚骨: 味鹹,性平,歸肝經。能活血止血,消磨眼翳和癥瘕。

烏鰂魚骨善於收斂新血、化解瘀血。《素問》中提到,治療婦女血枯,先是吐血,四肢發冷,頭暈目眩,時而有經血流出,可以用烏鰂魚骨和茜草研磨成粉,用雀卵做成藥丸服用。血枯的原因必定是血脫,而血脫的根源是瘀滯不暢,經脈無法容納血液。烏鰂魚骨能活血化瘀、固澀脫血,兼有此長處,所以能有奇效。它能治療吐血、流鼻血、崩漏、帶下,磨除眼翳、癥瘕,治療跌打損傷、湯火燙傷,淚眼、雀盲眼、重舌鵝口、咽喉腫痛、耳道流膿,縮小癭瘤、消腫、拔出疔瘡、化解毒素,收斂瘡口、乾燥膿液,化解魚骨卡喉、止咳,收斂陰囊濕癢、消除小便出血等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