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楸藥解》~ 卷二 (5)
卷二 (5)
1. 木部
桑寄生,味苦,氣平,入足少陰腎、足厥陰肝經。壯骨榮筋,止血通乳。
桑寄生通達經絡,驅逐濕痹,治腰痛背強,筋痿骨弱,血崩乳閉胎動,腹痛痢疾,金瘡癰疽,堅發齒,長眉須。
雷丸,味苦,性寒,入手少陰心、足厥陰肝經。殺蟲解蠱,止汗除癲。
雷丸清熱疏肝,殺寸白小蟲,驅風除癇,止小兒汗。久服令人陰痿。
甘草水浸,去皮,切,炮為末,撲身止汗。
天竺黃,味甘,性寒,入手少陰心、足少陽膽經。瀉熱寧神,止驚除痰。
天竺黃清君相火邪,治驚悸癲癇,中風痰迷,失音不語,明目安心,清熱解毒。
柏子仁,味甘、辛,氣平,入足太陰脾、手陽明大腸、手少陰心、足厥陰肝經。潤燥除濕,斂氣寧神。
柏子仁辛香甘澀,秉燥金斂肅之氣,而體質則極滋潤,能收攝神魂,寧安驚悸,滑腸開秘,榮肝起痿,明目聰耳,健膝強腰,澤潤舒筋,斂血止汗。燥可瀉濕,潤亦清風,至善之品。
蒸,曬,舂,簸,取仁,炒,研。燒瀝取油,光澤鬚髮。塗抹癬疥,搽黃水瘡濕,最效。
松子仁,味甘、辛,氣平,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手少陰心、足厥陰肝經。潤燥清風,除濕開痹。
松子仁與柏子仁相同,收澀不及而滋潤過之,潤肺止咳,滑腸通秘,開關逐痹,澤膚榮毛,亦佳善之品。研揩鬚髮,最生光澤。
松子大如豆粒,光頭三角,出雲南、遼東,中原無此。
松香治癰疽疥疿,禿瘡血瘻,止痛生肌,排膿收口,止崩除帶,強筋固齒,歷節疼痛,陰囊濕癢。
松節治腰腿濕痹,筋骨疼痛。
松花止血。
白話文:
桑寄生,味道苦,藥性平和,歸屬於足少陰腎經和足厥陰肝經。它能強壯骨骼、滋養筋脈,還能止血、疏通乳汁。
桑寄生可以疏通經絡,驅除濕氣引起的痺痛,治療腰痛、背部僵硬、筋脈萎軟、骨骼虛弱,以及婦女崩漏、乳汁不通、胎動不安、腹痛痢疾、外傷引起的瘡瘍,還有堅固頭髮牙齒、使眉毛鬍鬚生長。
雷丸,味道苦,藥性寒涼,歸屬於手少陰心經和足厥陰肝經。它可以殺滅體內寄生蟲,解除蠱毒,還能止汗、治療癲癇。
雷丸能清熱、疏通肝氣,殺滅寸白蟲等小蟲,驅除風邪、治療癲癇,還能止小兒盜汗。但長期服用會導致男性性功能障礙。
將甘草用水浸泡後,去除外皮,切片,炮製成粉末,撲在身上可以止汗。
天竺黃,味道甘甜,藥性寒涼,歸屬於手少陰心經和足少陽膽經。它可以瀉熱安神,止驚、化痰。
天竺黃能清除體內的君火和相火邪熱,治療驚悸、癲癇、中風引起的痰迷、失音不語,還能明目安心、清熱解毒。
柏子仁,味道甘甜、辛辣,藥性平和,歸屬於足太陰脾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陰心經和足厥陰肝經。它能潤燥除濕、收斂氣機、寧靜心神。
柏子仁帶有辛香甘澀的氣味,具有收斂肅降之氣,但其本質卻非常滋潤,能收攝神魂、安定驚悸、潤滑腸道、治療便秘、滋養肝臟、改善陽痿、明目聰耳、強健腰膝、滋潤筋脈、止血止汗。它既能燥濕,又能滋潤清風,是功效非常好的藥材。
將柏子仁蒸熟、曬乾、搗碎、簸去外殼,取其果仁,炒熟後研成粉末。燒取柏子仁的油,可以使鬚髮光澤。塗抹在癬疥上,或擦拭黃水瘡等濕疹,效果極佳。
松子仁,味道甘甜、辛辣,藥性平和,歸屬於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陰心經和足厥陰肝經。它能潤燥祛風、除濕開痹。
松子仁與柏子仁相似,但收斂作用不如柏子仁,而滋潤作用更強。它能潤肺止咳、潤滑腸道、治療便秘、疏通關節、治療痹症、滋潤皮膚毛髮,也是非常好的藥材。研磨後擦拭鬚髮,能使它們光澤亮麗。
松子像豆子般大小,頂端呈三角形,主要產於雲南、遼東地區,中原地區沒有。
松香可以治療癰疽、疥癿、禿瘡、血瘻,止痛生肌、排膿收口,還能止崩漏、除帶下,強健筋骨牙齒、治療關節疼痛、陰囊濕癢。
松節可以治療腰腿濕痹、筋骨疼痛。
松花可以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