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長沙藥解》~ 卷三 (15)

回本書目錄

卷三 (15)

1. 卷三

肺金清涼而司皮毛,豬膚秉金氣之涼肅,善於清肺,肺氣清降,君相歸根,則咽痛與煩滿自平也。豬膏在四卷。

瓜子,味甘,性寒,入手太陰肺、手陽明大腸經。清肺潤腸,排膿決瘀。

金匱大黃牡丹皮湯方在大黃。用之,以其破瘀而排膿也。

瓜子仁甘寒疏利,善開壅滯而決膿血,故能治腸癰。

知母,味苦,氣寒,入手太陰肺、足太陽膀胱經。清金瀉熱,止渴除煩。

傷寒白虎湯、方在石膏。金匱酸棗仁湯、方在棗仁。桂枝芍藥知母湯方在桂枝。並用之,以其清金而瀉火,潤燥而除煩也。

知母苦寒之性,專清心肺而除煩躁,仲景用之,以瀉上焦之熱也。甚敗脾胃而瀉大腸,火衰土濕,大便不實者忌之。後世庸工,以此通治內傷諸病,滋水滅火,誤人性命,至今未絕。其諸主治,瀉大腸,清膀胱。

石膏,味辛,氣寒,入手太陰肺、足陽明胃經。清金而止燥渴,瀉熱而除煩躁。

傷寒白虎湯,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粳米六兩。治太陽傷寒,表解後,表有寒,里有熱,渴欲飲水,脈浮滑而厥者。太陽表解之後,陰旺則汗去陽亡,而入太陰,陽旺則汗去陰亡,而入陽明,表解而見燥渴,是腑熱內動,將入陽明也。陽明戊土,從庚金化氣而為燥,太陰辛金,從己土化氣而為濕,陽旺之家,則辛金不化己土之濕而亦化庚金之燥,胃熱未發而肺燥先動,是以發渴。石膏清金而除煩,知母瀉火而潤燥,甘草、粳米,補中化氣,生津而解渴也。

金匱小青龍加石膏湯,麻黃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半夏半升,五味半升,細辛三兩,乾薑二兩,石膏二兩。治心下有水,咳而上氣,煩躁而喘,肺脹脈浮者。以水飲內阻,皮毛外闔,肺氣壅遏,而生咳喘。小青龍發汗以瀉水飲,石膏清熱而除煩躁也。

傷寒大青龍湯方在麻黃。用之治太陽中風,不汗出而煩躁者,麻杏甘石湯方在麻黃。用之治太陽傷寒,汗下後,汗出而喘,無大熱者,竹葉石膏湯方在竹葉。用之治大病差後,氣逆欲吐者,金匱越婢湯方在麻黃。用之治風水惡風,續自汗出者,木防己湯方在防己。用之治膈間支飲,其人喘滿者,厚朴麻黃湯方在厚朴。

用之治咳而脈浮者,文蛤湯方在文蛤。用之治吐後渴欲得水,而貪飲者,竹皮大丸方在竹茹。用之治乳婦煩亂嘔逆者,皆以其瀉熱而除煩也。

石膏辛涼之性,最清心肺而除煩躁,瀉鬱熱而止燥渴。甚寒脾胃,中脘陽虛者勿服。其諸主治,療熱狂,治火嗽,止煩喘,清燥渴,收熱汗,消熱痰,住鼻衄,除牙痛,調口瘡,理咽痛,通乳汁,平乳癰,解火灼,療金瘡。

研細,綿裹,入藥煎。虛熱,煅用。

桑根白皮,味甘、澀、辛,微寒,入手太陰肺經。清金利水,斂肺止血。

白話文:

卷三

肺屬金,性質清涼,主管皮膚毛髮。豬皮具有金氣的清涼肅降特性,善於清肺。當肺氣清淨且向下運行時,君火與相火回歸本源,那麼咽喉疼痛和胸中煩悶自然就會平息。豬油的相關內容在第四卷。

瓜子,味甘,性寒,歸入手太陰肺經和手陽明大腸經。它能清肺潤腸,排出膿液,消散瘀血。

《金匱要略》中的大黃牡丹皮湯的方子在大黃那一章。使用瓜子,是因為它能破除瘀血並排出膿液。

瓜子仁味甘性寒,有疏通和滑利的特性,善於開解壅塞的氣機,排泄膿血,所以能治療腸癰。

知母,味苦,性寒,歸入手太陰肺經和足太陽膀胱經。它能清瀉肺金的熱邪,止渴除煩。

傷寒中的白虎湯方子在石膏那一章,《金匱要略》中的酸棗仁湯方子在棗仁那一章,桂枝芍藥知母湯方子在桂枝那一章。使用知母,都是因為它能清肺金的熱邪,瀉火、滋潤乾燥和消除煩躁。

知母性苦寒,專門清心肺之熱,消除煩躁。張仲景使用它是為了瀉上焦的熱。但它過於寒涼,會嚴重損傷脾胃,並會使大腸功能失常。因此,如果體內陽氣衰弱,脾胃虛寒,大便稀溏的人應當忌用。後世庸醫,用它來治療各種內傷疾病,以滋陰降火,卻誤人性命,至今沒有絕跡。知母的其他主要功效是瀉大腸之熱、清膀胱之熱。

石膏,味辛,性寒,歸入手太陰肺經和足陽明胃經。它能清肺金之熱而止渴,瀉熱邪而消除煩躁。

傷寒中的白虎湯,由石膏一斤、知母六兩、甘草二兩和粳米六兩組成。用於治療太陽傷寒,在表證解除後,仍然有表寒裡熱,口渴想喝水,脈象浮滑且出現四肢厥冷的症狀。在太陽表證解除後,如果陰氣旺盛就會導致汗出過多,陽氣衰亡,邪氣進入太陰;如果陽氣旺盛就會導致汗出過多,陰液亡失,邪氣進入陽明。如果表證已解而出現口渴,是腑內熱邪內動,將要進入陽明的表現。陽明屬戊土,從庚金化氣而為燥;太陰屬辛金,從己土化氣而為濕。陽氣旺盛的人,辛金不能化己土的濕氣,反而化庚金的燥氣,所以胃熱還沒發作,肺燥就先發作,因此出現口渴。石膏能清肺金之熱,消除煩躁;知母能瀉火、滋潤乾燥;甘草、粳米能補益中氣、化生津液而解渴。

《金匱要略》中的小青龍加石膏湯,由麻黃三兩、桂枝三兩、芍藥三兩、甘草二兩、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細辛三兩、乾薑二兩和石膏二兩組成。用於治療心下有水,咳嗽氣喘,煩躁不安,呼吸急促,肺脹脈浮的症狀。這是由於體內水飲阻滯,導致皮膚毛孔閉合,肺氣壅塞,從而產生咳嗽氣喘。小青龍湯發汗以排除水飲,石膏清熱以消除煩躁。

傷寒中的大青龍湯的方子在麻黃那一章。用它來治療太陽中風,沒有汗出而煩躁的症狀。麻杏甘石湯的方子在麻黃那一章。用它來治療太陽傷寒,在發汗或瀉下後,出現汗出而喘,沒有發高燒的症狀。竹葉石膏湯的方子在竹葉那一章。用它來治療大病痊癒後,出現氣逆想吐的症狀。《金匱要略》中的越婢湯的方子在麻黃那一章。用它來治療風水病,怕風,持續出汗的症狀。木防己湯的方子在防己那一章。用它來治療膈間有水飲,出現呼吸急促胸悶的症狀。厚朴麻黃湯的方子在厚朴那一章。

用它來治療咳嗽且脈象浮的症狀。文蛤湯的方子在文蛤那一章。用它來治療嘔吐後口渴想喝水,且貪飲的症狀。竹皮大丸的方子在竹茹那一章。用它來治療哺乳期的婦女煩躁嘔吐的症狀。使用石膏,都是因為它能瀉熱、消除煩躁。

石膏性辛涼,最能清心肺之熱而消除煩躁,瀉鬱熱而止渴。但它過於寒涼,容易損傷脾胃,因此中焦陽氣虛弱的人不宜服用。石膏的其他主要功效是:治療熱狂,治療火熱引起的咳嗽,止煩喘,清燥渴,收熱汗,消熱痰,止鼻出血,除牙痛,調理口瘡,治療咽喉疼痛,通乳汁,平乳癰,解除火灼傷,治療金瘡(外傷)。

石膏要研成細粉,用棉布包好,放入藥中煎煮。如果是虛熱,需要煅燒後再用。

桑根白皮,味甘、澀、辛,性微寒,歸入手太陰肺經。它能清肺金之熱,利水消腫,收斂肺氣止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