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介賓
《本草正》~ 果部 (2)
果部 (2)
1. 烏梅
味酸、澀,性溫、平。下氣,除煩熱,止消渴、吐逆反胃、霍亂,治虛勞骨蒸,解酒毒,斂肺癰、肺痿、咳嗽喘急,消癰疽瘡毒、喉痹、乳蛾,澀腸,止冷熱瀉痢、便血、尿血、崩淋、帶濁、遺精、夢泄,殺蟲伏蛔,解蟲、魚、馬汗、硫磺毒。和紫蘇煎湯,解傷寒、時氣、瘴瘧,大能作汗;取肉燒存性、研末,敷金瘡、惡瘡,去腐肉、弩肉、死肌,一夜立盡,亦奇方也。
白話文:
烏梅味酸澀,性溫和。能降氣,消除煩躁發熱,止渴、止吐逆反胃、治療霍亂,治療虛勞骨蒸,解酒毒,收斂肺癰、肺痿、咳嗽喘急等症狀,消散癰疽瘡毒、喉嚨腫痛、口舌生瘡,澀腸止瀉,治療冷熱引起的痢疾、便血、尿血、崩漏、淋病、帶下、遺精、夢遺,殺蟲驅除蛔蟲,解毒於蟲、魚、馬汗、硫磺等中毒。與紫蘇一起煎湯,能治療傷寒、時疫、瘴氣瘧疾,並能發汗;將烏梅肉燒成炭,研磨成粉末,敷於金瘡、惡瘡,可去除腐肉、壞死組織,效果迅速奇特。
2. 山查
味甘、微酸,氣平。其性善於消滯。用此者,用其氣輕,故不甚耗真氣。善消宿食、痰飲、吞酸,去瘀血疼痛,行結滯,驅臌脹,潤腸胃,去積塊,亦祛頹疝,仍可健脾,小兒最宜,亦發瘡疹;婦人產後兒枕痛、惡露不盡者,煎汁入沙糖,服之立效;煮汁,洗漆瘡亦佳。腸滑者,少用之。
白話文:
山楂味甘微酸,性平。它很擅长消食化积。服用山楂,因为它药性平和轻柔,所以不会过度消耗人体元气。山楂能消解宿食、痰饮、吞酸等症状,去除瘀血疼痛,缓解肠胃积滞,消除胀满,滋润肠胃,去除积块,也能治疗疝气,还能健脾,尤其适合小儿服用,甚至能辅助治疗疮疹;产后妇女如果出现枕骨疼痛、恶露不尽的情况,可以用山楂煎汁加入砂糖服用,效果很快;用山楂煮汁,还可以用来洗涤漆疮。但肠胃滑泄的人,应该少用山楂。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