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燮

《藥鑑》~ 新刻藥鑑卷之一 (7)

回本書目錄

新刻藥鑑卷之一 (7)

1. 濕類

諸痙強直,積飲痞膈,中滿,霍亂吐下,體重胕腫,肉如泥,按之不起者,皆屬於濕。太陰濕土。乃脾胃之氣也。

諸痙強直者,筋勁而不柔和也。陰痙曰柔,陽痙曰剛。故濕過極,則反兼風制之,然兼化者虛象,而實非風也。

積飲者、留飲積蓄,而不散也。

痞者、否而不通泰也。土得燥則消散,得濕則不能消,而為病也。

膈者、阻滯也。腸胃隔絕,而傳化失其常也。

中滿者、土為中州,濕為積飲,痞膈而滿也。

霍亂吐下者,濕為留飲痞膈,而傳化失常也。

體重者、土濕為病,則體重也。

胕腫、肉如泥,按之不起者,土過濕則為泥,是以不起也。

白話文:

【濕類】

各種肌肉緊繃僵硬的情況,體內積水造成的腹部脹滿不適,消化不良,以及霍亂所導致的嘔吐與腹瀉,身體沉重,浮腫像泥一樣鬆軟,按下後不會馬上恢復原狀,這些都屬於濕氣過重的症狀。濕氣,是脾臟和胃部的氣候表現。

肌肉緊繃僵硬,指的是肌肉失去柔韌性。在中醫理論中,陰性的緊繃表現為柔軟,陽性的緊繃則是堅硬。因此,當濕氣過度時,看似會被風氣平衡,但這種看似風氣的現象其實並非真正的風氣。

體內積水不散,就是指水分在體內積聚,未能及時排出。

消化不暢,指的是消化系統運作不順,無法正常工作。當脾氣得宜,就會助於消化,反之若受到濕氣影響,則會造成消化障礙。

腸胃功能受阻,指的是腸胃之間的正常運轉受到幹擾,食物無法正常消化與吸收。

消化不良,是指脾氣作為身體的中間環節,受濕氣影響,導致積水、消化不暢和腸胃功能受阻,進而產生飽脹感。

霍亂引起的嘔吐和腹瀉,是因為濕氣在體內積聚,導致消化系統運作失常。

身體沉重,是濕氣影響下的特徵。

皮膚浮腫,肌肉鬆軟如同泥巴,按下後無法立即恢復原狀,這象徵著濕氣過重,就像泥土吸水過多變成泥巴,所以按壓後不會立即彈回原狀。

2. 火類

諸熱瞀瘛,暴喑冒昧,躁擾狂越,罵詈驚駭。胕腫痠疼,氣逆衝上,禁慄如喪神守。嚏、嘔、瘡瘍、喉痹,耳鳴及聾。嘔湧溢,食不下。目昧不明,暴注、瞤瘛,暴病暴死,皆屬於火。少陽相火之熱,乃心胞絡三焦之氣也。

瞀、昏也。心火熱甚,則神濁昧而瞀昏也。

瘛、動也。惕跳動瘛,火之體也。驚屬心、而脈亦心所主也。

暴喑、卒瘂也。肺主聲,其或火旺水衰,熱乘肺金,則喑而無聲也。經曰、內奪而厥,則為喑俳,此腎虛也。俳、廢也。

冒昧者、矇昧而昏暗也。氣熱神濁,火之體也。

躁擾者、躁動煩熱,擾亂而不寧也。熱甚於外,則肢體躁擾。熱甚於內,則神志躁動。反復顛狂,懊憹煩心,而不得眠也。

狂者、亂而不定也。越者、乖失禮法,而反常也。腎水主志,心火旺、則腎水衰,是以失志而狂越也。經曰,多喜為顛,多怒為狂。故喜為心志,心熱甚,則多喜而為顛。怒為肝志,火實制金,不能平木,故肝實則多怒而為狂也。

罵詈者、言之惡也。水性善,火性惡,若陽盛陰虛,則是水弱火強,而為罵詈也。

驚駭者、驚愕也。君火主之。

胕腫者、熱勝肉而陽氣鬱滯故也。此與濕門胕腫有別。

痠疼者、由火盛制金,不能平肝木,木旺而為火所化。氣逆衝上,火氣炎上故也。

禁慄如喪神守者,禁、冷也。慄、戰慄也。

嚏者、鼻中因癢而氣噴作聲也。鼻為肺竅,癢為火化故也。

嘔、瘡瘍者,皆火使然也。此當與熱門同看。

喉痹者、不仁也。火閉塞也。火主腫脹,熱客上焦,而咽喉溢也。

耳鳴者、耳為腎竅,交會於手太陽少陽、足厥陰少陽之經。若水虛火實,熱氣上乘其經絡,衝於耳中,鼓其聽戶,隨其氣之微甚,而為鳴也。

耳聾者、由水衰火實,熱鬱於上,而使聽戶玄府壅塞,神氣不得通泄也。嘔湧溢、食不下者,火氣炎上,胃膈熱甚,傳化失常故也。

目昧不明者,熱氣鬱之甚也。

暴注者、卒瀉也。

瞤瘛者、惕跳動也。火主動、況脈乃心火之所養也。

暴病暴死者,火性急速故也。

白話文:

[火類]所有的高熱昏迷、突然的聲音嘶啞和意識模糊、焦躁不安、精神亢奮、罵人驚嚇等症狀。包括紅腫疼痛、氣血上沖、像失去靈魂一樣的寒顫。打噴嚏、嘔吐、生瘡、喉嚨痛、耳鳴和聽力下降。反覆嘔吐,食物難以下嚥。視線模糊,急性的腹瀉、肌肉抽搐,以及突然的疾病和死亡,都歸屬於火熱病症。這是少陽相火的熱象,即心包和三焦的氣。

「瞀」,指的是昏迷。當心臟的火熱過度,神智就會變得混濁而陷入昏迷。

「瘛」,指的是一種震顫。心悸、跳躍和震顫,都是火熱的特徵。驚嚇屬於心臟,脈搏也是由心臟主導。

「暴喑」,就是突然失聲。肺主掌聲音,如果火氣旺盛,水份不足,熱氣乘勢壓迫肺部,就會導致失聲。經典中說,體內能量流失,就會導致失聲和身體機能衰退,這是由腎虛所致。

「冒昧」,指的是視線模糊且昏暗。氣熱神濁,是火熱的特徵。

「躁擾」,指的是焦躁不安,被熱浪困擾,無法安靜。外部的高熱,會導致肢體焦躁;內部的高熱,會導致神智焦躁。反覆的瘋狂,心煩意亂,無法入眠。

「狂」,指的是心智混亂,無法安定。「越」,指的是違背常規,行為失常。腎水主宰意志,心火旺盛,腎水就會衰弱,因此會出現心智失常和行為失常。經典中說,過度開心會導致精神錯亂,過度憤怒會導致瘋狂。所以開心是心臟的意志,心臟過熱,就會過度開心而精神錯亂。憤怒是肝臟的意志,火氣過盛會抑制肺金,無法平衡肝木,所以肝氣過盛,就會過度憤怒而瘋狂。

「罵詈」,指的是惡言相向。水的本性是善良的,火的本性是邪惡的,如果陽氣過剩,陰氣虛弱,那麼水就弱,火就強,就會導致惡言相向。

「驚駭」,指的是驚嚇。這是君火的主要表現。

「胕腫」,是因為熱氣勝過肌肉,陽氣受阻,導致的腫脹。這和濕門的胕腫不同。

「痠疼」,是由於火氣過盛,制約了肺金,無法平衡肝木,肝木旺盛,被火氣轉化。氣血逆流向上,是因為火氣上升。

「禁慄如喪神守」,「禁」,指的是寒冷。「慄」,指的是顫抖。

「嚏」,指的是鼻子因為癢而產生的聲音。鼻子是肺部的出口,癢是由火氣引起的。

「嘔吐」、「瘡瘍」,都是火氣導致的。這些應該和熱門一起考慮。

「喉痹」,指的是麻木。火氣堵塞。火氣主張腫脹,熱氣侵入上焦,導致咽喉充血。

「耳鳴」,耳朵是腎的出口,與手太陽小腸經、手少陽三焦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陽膽經相交。如果腎水虛弱,火氣過盛,熱氣上衝經絡,衝擊耳中,敲打聽覺通道,根據氣血的微弱或強烈,就會產生耳鳴。

「耳聾」,是由於腎水衰弱,火氣過盛,熱氣在上方積聚,導致聽覺通道和玄府堵塞,神氣無法流通。

「嘔湧溢、食不下」,火氣上升,胃和膈肌過熱,導致消化功能失調。

「目昧不明」,是因為熱氣積聚過度。

「暴注」,指的是急性腹瀉。

「瞤瘛」,指的是心悸和震顫。火氣主動,況且脈搏是由心火養育的。

「暴病暴死」,是因為火氣的急促性質。

3. 燥類

諸澀枯涸,乾痙皴揭,皆屬於燥。陽明燥金,乃肺與大腸之氣也。澀者、澀也。如物濕則滑澤,今遍身內外澀滯,皆屬燥金之化,由水液衰少而燥澀,氣為壅滯,不得滑澤通利,而為麻也。然中寒吐瀉,亡液而成燥者,亦由於此。枯涸乾痙者,枯、不榮身也。涸、無水液也。

干、不滋潤也。痙、不柔和也。皴揭者、皮膚啟裂也。干為天而為燥金,坤為地而為濕土,天地相反,燥濕異用,濕土旺於長夏,則萬物滑澤榮茂,燥金旺於秋冬,則萬物肅斂,燥澀皴揭之理,皆燥氣之化也。燥金主收斂,不可不知。

白話文:

【燥類】

所有的乾澀、枯萎、乾燥、皮膚乾皺和龜裂,這些都屬於燥的範疇。燥在中醫學上,指的是肺與大腸的氣質,這兩者都歸屬於燥金。

當我們說"澀",就是指乾澀。就像東西在濕潤時會光滑,但現在無論是身體內外,只要出現乾澀不順,都可歸咎於燥金的作用。這是因為體內的水分減少,導致整個氣流變得乾澀阻滯,無法順暢運行,進而產生麻木感。同時,如果人體因寒冷而嘔吐或腹瀉,導致體液流失,也會形成燥的情況。

"枯涸"和"乾痙","枯"代表身體失去光澤,"涸"表示缺乏水分,"幹"意指不夠滋潤,"痙"則是形容不夠柔軟。"皴揭"指的是皮膚開始乾裂。在五行中,"幹"代表天和燥金,"坤"代表地和濕土。天地相對,燥和濕的效用各異。濕土在夏季末期盛行,萬物因此得以滋潤生長;然而,當燥金在秋冬季節佔主導,萬物便會收斂,呈現出乾燥、澀、皴揭等現象,這些都是燥氣影響下的結果。燥金的主要作用是促進收斂,這一點非常重要,不可忽視。

4. 寒類

諸病上下所出,水液澄澈清冷,癥瘕㿗疝,堅痞腹滿急痛,下痢清白,食已不飢,吐利腥穢,屈伸不便,厥逆禁固,皆屬於寒。足太陽寒水,乃腎與膀胱之氣也。

上下所出,澄澈清冷者,水穀不化,而吐利清冷,為病寒也。

症者、腹中堅硬,按之應手也。然水體柔順,今反堅硬如地者,亢則害承乃制也。如病濕過極則反燥,而筋脈勁急者,反兼金化制之也。病燥過極則煩渴,反兼火化制之也。熱病過極而反出五液,或為戰慄惡寒者,反兼水化制之也。

瘕者、腹中雖硬,而忽聚忽散,無有常准。經曰,小腸移熱於大腸,兩熱相搏,則血溢而為伏瘕也。然則經言瘕病,亦有熱者也。或陽氣鬱結,拂熱壅滯,而為堅硬不消者,又非寒病症瘕也,當以脈症辯之。

㿗疝者、小腹控卵腫急絞痛也。寒主拘縮故也,寒極而土化制之,故腫痛也。經曰,疝脈急。注云,脈急者、寒之象也。然寒脈當短小而遲,今言急者,何也?豈不曰緊脈主痛,急為痛甚。然疝之濕熱者,何以別之,若脈緊急兼洪數,則又為熱痛之類也,不可不知。

堅痞腹滿急痛者,寒主拘縮,故急痛也。又有熱鬱於內,而腹滿堅結痛者,又不可例言為寒也。

下痢清白者,水寒則清淨明白也。

食已不飢者、胃熱則消穀善飢,病寒則雖食已、而難腐化也。亦有邪熱不殺穀,而腹熱脹滿,雖數日不食,亦不飢者,又不可以寒目之。

吐利腥穢者、腸胃寒而傳化失常也。故寒勝則火衰金旺,而吐利腥穢也。腥、金之臭也。

屈伸不便,厥逆禁固者,寒則四肢逆冷,而禁止堅固,舒捲失常,不便利也。

白話文:

[寒冷類疾病]

各種疾病無論出現在身體上部或下部,如果分泌物或排泄物清澈冰冷,以及腹部有堅硬的包塊、疝氣、腹部脹滿且急痛、下痢排出物色白清澈、吃完飯卻感覺不到餓、嘔吐和下痢伴有腥臭味、關節活動不靈活、四肢冰冷且僵硬,這些症狀都歸屬於寒冷類疾病。足太陽經絡屬性為寒水,代表著腎與膀胱的氣候。

無論是上部還是下部的分泌物清澈冰冷,這表示食物未能正常消化,導致吐出或下痢的物質冰冷,這是因為身體受寒所致。

所謂癥,指的是腹部堅硬,用手按壓能感受到。然而,水本來是柔和順從的,但現在卻變得像土地一樣堅硬,這就是"亢則害承乃制"的表現。例如,濕度過高會導致乾燥,使筋脈緊繃,這就是金氣在制約濕氣;濕度過低會使人煩躁口渴,這是火氣在制約乾燥;熱度過高會使身體大量出汗,或是出現戰慄惡寒,這是水氣在制約熱度。

所謂瘕,是指腹部雖堅硬,但時聚時散,沒有固定的形態。《黃帝內經》提到,小腸的熱氣影響到大腸,兩種熱氣互相衝擊,會導致血液外溢形成瘕。然而,根據經典,瘕病也有因熱而生的情況。有時候,陽氣凝結,熱氣壅塞,導致堅硬物質無法消化,這並非由寒冷引起的癥瘕,必須通過脈象和症狀來辨別。

所謂㿗疝,是指小腹部位緊繃腫脹,伴隨劇烈疼痛。這是因為寒氣主導收縮。當寒氣達到極點,土氣會來制約它,所以會出現腫脹和疼痛。《黃帝內經》說,疝氣的脈象是緊急的。註釋指出,脈象緊急是寒氣的表現。然而,寒氣的脈象應該是短小且緩慢,這裡為何會用緊急來形容呢?這不是因為緊脈主導疼痛,緊急表示疼痛非常嚴重。那麼,對於濕熱型的疝氣,如何區分呢?如果脈象緊急且伴有洪數,這可能是熱痛的一種,這一點不能不知道。

堅硬、脹滿且急痛的腹部,這是由寒氣主導收縮造成的。然而,如果腹部滿脹且堅硬疼痛是由內部熱氣鬱結引起,就不能一律認為是寒氣所致。

下痢排出物色白清澈,這是因為寒氣使水份無法被正常吸收,排出物因此清澈。

吃完飯後仍然感到不餓,胃熱會使人食慾旺盛,但如果身體受寒,即使吃過飯,食物也很難消化。當然,也有邪熱不助消化的情況,腹部熱脹滿,即使好幾天不吃東西,也感覺不到餓,這種情況也不能認為是寒氣。

嘔吐和下痢伴有腥臭味,這是腸胃受寒,導致正常的消化功能失調。因此,寒氣過重會使火氣衰弱,金氣旺盛,從而導致嘔吐和下痢伴有腥臭味。腥臭是金氣的特徵。

關節活動不靈活,四肢冰冷且僵硬,這是因為寒氣使四肢冰冷,且肌肉僵硬,關節的舒展和收縮失去正常功能,行動不便。

5. 病機賦

明藥脈病機之理,識望聞問切之情。藥推寒熱溫涼平和之氣,辛甘淡苦酸鹹之味,升降浮沉之性,宣通補瀉之能。脈究浮沉遲數滑澀之形,表裡寒熱虛實之應。藥用君臣佐使,脈分老幼肥瘦。老人脈濡,小兒脈數。瘦者脈大,肥者脈細。病有內傷外感,風寒暑濕燥火之機。治用宣通補瀉滑澀濕燥重輕之劑。

外感異於內傷,外感有餘,內傷不足。寒證不同熱證,直中之邪為寒,傳經之邪為熱。外感宜瀉,內傷宜補。寒證可溫,熱證可清。外感風寒,宜分經而解散。內傷飲食,可調胃以消熔。胃陽主氣,司納受,陽常有餘。脾陰主血,司運化,陰常不足。胃乃六腑之本,能納受水穀,方可化氣液。

脾為五臟之本,能運化氣液,方能充榮衛。胃氣弱,則百病生。脾陰足,而諸邪息。調理脾胃,為醫中之王道。節戒飲食,乃卻病之良方。病多寒冷鬱氣,氣鬱發熱。寒為風寒外感,晝夜發熱。冷為生冷內傷,午後發熱。或出七情動火,火動生痰。有因行藏動靜,以傷暑邪。

或是出入雨水,而中濕氣。亦有食飲失調,而生濕熱。或有房勞過度,以動相火。制伏相火,要滋養其真陰。祛除濕熱,須燥補其脾胃。外濕宜表散,內濕宜淡滲。陽暑可清熱,陰暑可散寒。尋火尋痰,分多分少而治。究表究里,或汗或下而施。風寒則汗之,謂溫散也。生冷則下之,謂滲利也。

痰因火動,治火為先。火因氣生,理氣為本。治火,輕者可降,重者從其性而升消。理氣,微則宜調,甚則究其源而發散。實火可瀉,或瀉表而或瀉里,指外感也。虛火宜補,或補陰而或補陽,指內傷也。暴病之謂火,怪病之謂痰。寒熱燥濕風,五痰有異。溫清燥潤散,五治不同。

有因火而生痰,有因痰而生火。或郁久而成病,或病久而成郁。金水木火土,五郁當分。泄拆達發奪,五治宜審。鬱則生火生痰而成病,病則耗氣耗血以致虛。病有微甚,治有逆從。微則逆治,以寒藥治熱,以熱藥治寒。甚則從攻,以寒藥治熱,佐以熱藥。以熱藥治寒,佐以寒藥。

病有標本,治有緩急,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法分攻補,虛用補而實用攻。少壯新邪,專攻是則。老衰久病,兼補為規。久病兼補虛,而兼解鬱,陳症或盪滌,而或消溶。積在腸胃,可下而愈。塊居經絡,宜消而痊。婦人氣滯血瘀,宜開血而行氣。男子陽多乎陰,可補陰以配陽。

氣病血病,二症宜分。陽虛陰虛,兩般勿紊。氣病陽虛,晝重夜輕,自子至巳為陽。血病陰虛,晝輕夜重,自午至亥為陰。陽虛生寒,寒生濕,濕生痰,陽為氣,為真火。陰虛生火,火生燥,燥生風,陰為血,為真水。陽盛陰虛則生火,火逼血而錯經妄行。陰盛陽虛則生寒,寒滯氣而周身浮腫。

陽虛畏外寒,陽氣虛不能衛外,故畏外寒。陰虛生內熱,陰氣虛不能配血,故生內熱。補陽補氣,用甘溫之品。滋陰滋血,用苦寒之流。調氣貴用辛涼,氣屬陽,無形者也。氣鬱則發熱,宜用辛涼之藥以散之。和血必須辛熱,血屬陰,有形者也,血積則作痛,宜用辛熱之藥以開之。

氣陽為血陰之引導,血陰乃氣陽之依歸。陽虛補陽,陰虛滋陰,氣病調氣,血病和血。陰陽兩虛,惟補其陽,陽生而陰自長。氣血俱病,只調其氣,氣行而血自隨。小兒純陽而無陰,老者多氣而少血。肥人氣虛有痰,宜豁痰而補氣。瘦者血虛有火,可瀉火以滋陰。膏粱無厭發癰疽,燥熱所使。

淡薄不堪生腫脹,寒濕而然。北地聳高,宜清熱而潤燥。南方卑下,可散濕以溫寒。奇偶復大小緩急,七方須知。初中末三治要察,初則發攻,中則調和,末則收補。寒因熱用,熱因寒用,通因通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者,通其積滯,而下焦自然開密也。塞因塞用者,塞其下流,而上焦自然開豁也。

風能勝濕,濕能潤燥,辛能散結,甘能緩中,淡能利竅,苦能泄逆,酸以收耗,咸以軟堅。升降浮沉則順之,寒熱溫涼宜逆也。病有淺深,治有難易。初感風寒,乍傷飲食,一藥可愈。舊存痃癖,久患虛勞,萬方難療。臨病若能三思,用藥終無一失。略舉眾疾之端,俾為後學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