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文燮

《藥鑑》~ 新刻藥鑑卷之二 (4)

回本書目錄

新刻藥鑑卷之二 (4)

1. 阿膠

氣微溫,味甘平,無毒,降也,陽也。能保肺氣,養肝血,補虛羸,故止血安胎,止嗽止痢,治痰治痿,皆效。惟久嗽久痢久痰,及虛勞失血之症者宜用。若初發邪勝者,不可驟用,恐強閉其邪,致生他證也。倘肺家要用,須用桑白皮同劑,以監製之,立效。何者?蓋阿膠斂肺之藥,桑白皮瀉肺之藥,以此監彼,但取阿膠之能,而瀉阿膠之斂故耳。

若痢家要用,即多枳殼檳榔,無有不可,此又通變之妙用也。

白話文:

【阿膠】

性質略帶溫熱,味道甘甜,無毒性,其作用趨向於下降,屬於陽性。能保護肺部機能,滋養肝臟血液,補充虛弱體質,因此可用於止血、安胎、止咳、止瀉,治療咳嗽、萎縮病症等,都有很好的效果。特別適合長期咳嗽、長期腹瀉、長期有痰,以及因虛弱導致出血的患者使用。但如果剛開始病發,邪氣正盛時,不應立即使用,因為擔心會過度封閉邪氣,可能引發其他疾病。

如果肺部問題需要用阿膠,必須與桑白皮一同使用,以監控和調節,這樣效果會更顯著。這是因為阿膠具有收斂肺部的作用,而桑白皮則有宣洩肺部的效果,利用這兩種藥物的互相制衡,可以發揮阿膠的功效,同時避免其收斂作用過度。

如果用於治療腹瀉,可以大量使用檳榔和枳殼,這也是靈活變通的妙用。

2. 犀角

氣寒,味苦酸鹹,無毒,升也,陽也。本草主解心熱,止煩亂,安心神,鎮諸驚,何謂哉?蓋寒能制熱,苦能泄火,寒苦入心,則心熱解,而煩亂止矣,熱解煩止,更兼酸以斂神,則神安矣,心定神安,而血以養筋,則驚鎮矣。其曰明目者,蓋火熱下行爍腎,故目昏。其曰清音者,蓋火熱上行逼肺,故音啞,今火熱既去,且又鹹以滋腎,則水又足以勝火,而目之所以明者,此也,音之所以清者,此也。

大都傷寒瘟疫,風腫瘡瘍諸症,皆火熱為之也,今火熱既去,則邪不得以奪正,而寒疫之所以除者,此也,腫瘍之所以消者,此也。易老云:上焦蓄血,犀角地黃湯主之。中焦蓄血,桃仁承氣湯主之。下焦蓄血,抵當湯主之。三法宜知,不可忽也。痘家熱症,逼血妄行,及煩悶小便赤澀,並痘色紅紫者,宜用之以解熱,若虛寒症勿用。

畏川烏草烏。

白話文:

【犀角】

性質偏寒,味道苦、酸、鹹,無毒性,屬上升之物,具有陽性。在本草綱目中記載,犀角主要功效是解除心臟部位的熱氣,止住心煩意亂,安撫心神,平息各種驚慌,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寒涼可以抑制熱氣,苦味可以降火,寒涼和苦味進入心臟,那麼心臟的熱氣就被解決了,心煩意亂也就停止了。熱氣被消除,煩躁停止,再輔以酸味來收斂心神,那麼心神就安定下來了。心臟安定,精神安寧,血液得以滋養筋骨,那麼驚慌也就被平息了。

所謂犀角能明目的說法,是因為火熱下行會影響腎臟,導致視力模糊。所謂犀角能清音的說法,是因為火熱上行影響肺部,導致聲音嘶啞,現在火熱已經被消除,再加上鹹味滋養腎臟,那麼腎水就足以剋制心火,這樣眼睛明亮的原因就在於此,聲音清澈的原因也在於此。

大多數的感冒、瘟疫、風濕腫脹、瘡瘍等症狀,都是由火熱引起的,現在火熱已經被消除,那麼邪氣就無法壓制正氣,這就是寒症和瘟疫被消除的原因,也是腫脹和瘡瘍被消滅的原因。易老曾經提到:上焦有瘀血,應該使用犀角地黃湯;中焦有瘀血,應該使用桃仁承氣湯;下焦有瘀血,應該使用抵當湯。這三個方法值得了解,不可忽視。對於出疹子的人,如果出現熱症,血流異常,以及煩悶、小便赤黃、疹子呈現紅紫色,應該使用犀角來解熱,但如果屬於虛寒症,就不應使用。

犀角與川烏、草烏相剋。

3. 麥冬

氣微寒,味甘平,無毒,降也,陽中微陰也。陽乃肺藥,微陰去肺中之伏火,火去則肺金生,金生則煩渴止,而心亦清矣,心清而神亦保安矣。惟肺金得令,則金能生水,又能強陰益精,心清神安,則氣血和暢,又能治血妄行。夫曰解煩渴補虛勞者,正以其潤肺清心也,心清而肺潤,則心統氣行,而鬱結之患可釋矣。

夫曰能復脈者,何也?蓋心主脈,而百脈之朝宗於肺,若肺潤心清,則脈亦調和,氣血無所阻,必聽命以遂脈之通暢也。能引生地而至所生之處。痘家用之,以止煩渴。諸症便滑者忌之。

白話文:

[麥冬],性質略帶寒涼,味道甘甜且性平,無毒性,具有下降的作用,屬於陽中帶有微陰的特性。它主要對肺部有益,微陰的屬性能清除肺部潛藏的熱火,熱火一消,肺功能得以強化,煩躁和口渴的情況也會得到緩解,同時心臟的功能也會跟著清晰。心臟功能好,精神自然也就穩定了。只有當肺部功能強壯,才能產生更多的津液,增強體內的陰氣和精氣,心神安穩,氣血運行順暢,也能有效控制血液不正常的流動。

所謂能解除煩躁、口渴,補充虛弱體力的原因,正是因為它有潤肺清心的效果,心神清爽,肺部潤澤,心臟就能正常運作,鬱悶的情緒也就得以舒緩。

至於說它能調節脈搏,又是怎麼回事呢?因為心臟主導脈搏,而全身的脈絡都匯聚在肺部,如果肺部潤澤,心臟清爽,脈搏也就會變得平穩,氣血流通無阻,自然能夠順利調節脈搏的流暢。它還能引導生地黃到達需要的地方。在治療水痘時,常用它來緩解煩躁和口渴。但對於有腹瀉或大便滑泄的人,則應該避免使用。

4. 天冬

氣寒,味苦甘,氣薄味厚,升也,陰也,無毒。入手太陰足少陰之劑也。療風淫濕痹,補虛損勞傷。且強骨髓,潤五臟,悅顏色,養肌膚。解渴除煩,消痰住嗽,保肺氣不被熱擾,通腎氣能除熱淋。止血溢妄行,潤糞燥閉結。同參耆煎服,定虛喘促神方。和姜蜜熬膏,破頑痰癖劫劑。

與百合同用,能除肺痿。與片芩同用,能除肺癰。未潰用藕葉枳殼為佐,已破用貝母白芷為輔。大要,苦能泄滯血,甘能助元氣,寒能去肺熱,此三者,天冬之功也。虛熱者用之,虛寒者禁忌,何也?蓋味之苦者,但泄而不收故耳。予嘗用天冬四兩、生地六兩,將醇酒煮汁熬膠,入煉蜜四兩,滾水調服,大補陰虛。

入柿霜四兩,大能止嗽。入枸杞四兩,治腎嗽神驗。入阿膠一兩,療血痰妙甚。又能引熟地而至所補之處。

白話文:

[天冬]

性質偏寒,味道先苦後甘,其氣味淡薄但藥效濃厚,有上升的作用,屬於陰性,無毒性。它主要作用於肺經和腎經。能治療風濕引起的關節疼痛,補充體力,對勞累或受傷後的身體恢復有幫助。同時,它能強化骨骼,滋潤五臟,使臉色紅潤,皮膚光滑。能解渴去煩惱,消除痰液,抑制咳嗽,保護肺部不受熱邪幹擾,幫助腎臟排除熱淋。能阻止血液異常流失,潤滑腸道防止便祕。與人參和黃耆一同煎服,是治療虛弱喘息的良方。配合薑和蜂蜜熬成膏狀,能有效去除頑固的痰和癖症。

與百合一起使用,能治療肺萎縮。與黃芩一起使用,能治療肺部感染。在病竈尚未爆發時,可以藕葉和枳實作為輔助;若病竈已經爆發,則以貝母和白芷作為輔助。總的來說,它的苦味能排出滯留的血液,甘味能增強體內元氣,寒性能清除肺部熱毒,這三點就是天冬的主要功效。對於虛熱的人適合使用,但虛寒的人應避免,為什麼呢?因為苦味的藥物只會排泄而不會收斂。我曾經用四兩的天冬和六兩的生地,以醇酒煮汁後熬成膠狀,再加入四兩的煉蜜,用滾水調服,對於陰虛有很大的補益。

加入四兩的柿霜,能大大減輕咳嗽。加入四兩的枸杞,對於腎咳有神奇的療效。加入一兩的阿膠,對於血痰的治療效果極佳。同時,它也能帶領熟地到達需要補益的地方。

5. 升麻

氣平,味苦甘,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治肺痿吐膿血,古人犀角地黃湯,每用之以代犀角者,止是引地黃等藥同入陽明耳。與蔥白同用,則能引之以散手陽明之風邪。與石膏同用,則能引之以止足陽明之頭疼。補中益氣湯用之,提元氣從右而上。升麻葛根湯用之,驅邪熱從表而散。

惟其能解脾胃肌肉間熱,故能散手足陽明經邪。諸方書以為元氣不足者用之,陰中升陽,則謬矣。蓋陽氣下陷者,可升提之,若元氣不足者,升之則下益虛,而元氣益不足矣。鹽水浸炒,則提腎氣。甘草汁制,則提脾胃之氣。若痰壅氣上有汗者,勿用。

白話文:

【升麻】

性質平和,味道先苦後甘,藥效溫和,無毒性,具有提升作用,屬於陰中的陽性。可用於治療肺部萎縮導致的吐膿血癥狀。古人在使用犀角地黃湯時,常會加入升麻來替代犀角,其目的僅在於引導地黃等藥物共同進入陽明腸胃道。與蔥白一起使用,可以驅散手陽明大腸經的風邪;與石膏搭配,則能緩解足陽明胃經引起的頭痛。在補中益氣湯中使用升麻,能幫助提升元氣,使其由右側向上走;在升麻葛根湯中使用,則有助於驅除表層的邪熱。

由於升麻能有效解除脾胃及肌肉間的熱度,所以能散去手足陽明經絡的邪氣。然而,許多藥方認為在元氣不足的情況下使用升麻,能夠從陰中提升陽氣,這其實是一種誤解。因為對於陽氣下陷的情況,升麻確實有提升的作用;但如果元氣本來就不足,再使用升麻反而會使下部更加虛弱,導致元氣更為不足。若以鹽水浸泡炒製,則能提升腎氣;用甘草汁處理,則能提升脾胃之氣。然而,對於痰多氣滯且容易出汗的人,則不建議使用升麻。

6. 柴胡

氣平,味微苦,氣味俱薄,無毒,升也,陰中之陽也。主左右脅下刺痛,日晡潮熱往來。在臟主調經生血,在經主氣上行經,此手足少陽表裡之劑也。能提下陷陽氣,以瀉三焦之火,此其能除手足少陽寒熱也。大都中病即已,不可過用,為其氣味俱薄,多散故耳。治勞方中用之者,以其能提清氣從左而旋,以卻邪熱耳。

又止偏頭疼,胸脅痛,療肌解表,疏邪清熱。君黃芩,傷寒門實為要劑。主常山,溫瘧症誠作主方。與白芍同用,能抑肝而散火。與黃連同用,能涼心而解熱。經脈不調,入四物秦艽續斷牡丹治之最效。產後血積,用四物三稜莪朮馬鞭草破之極驗。逍遙散用之,散鬱氣而內暢。

補中湯用之,提元氣而左旋。

白話文:

【柴胡】

性質平和,味道略帶苦澀,氣味都不濃厚,無毒性,具有上升的作用,屬陰中的陽性。主要治療兩側脅肋下的刺痛,以及下午時分的發燒熱象反覆出現。在臟腑中,它能調節月經並促進血液生成;在經絡中,則有助於氣的向上運行。這是針對手足少陽經絡,也就是膽和三焦的表裡疾病。

它能提升下陷的陽氣,以清除三焦的火熱,這就是它能夠消除手足少陽經絡的寒熱交替現象的原因。然而,通常一見療效就應停止使用,不可過度使用,因為它的氣味都較淡,容易散失。在治療勞損的方劑中使用它,是因為它能提升清氣,使其從左邊旋轉,以驅逐邪熱。

此外,它還可以緩解偏頭痛,胸脅痛,有解表疏邪,清熱的功效。搭配黃芩,對於感冒來說是重要的組合。配合常山,則是治療溫熱型瘧疾的主要配方。與白芍一同使用,能抑制肝氣並散去火熱。與黃連一同使用,能冷卻心臟並解熱。若經脈運行不順,加入四物、秦艽、續斷、牡丹等藥材治療效果最佳。產後若有血塊堆積,使用四物、三棱、莪朮、馬鞭草等藥材破血效果極佳。在逍遙散中使用它,能散去鬱氣,使身體內部暢通。

在補中湯中使用它,能提升元氣,並使其向左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