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梓

《本草徵要》~ 第一卷·通治部分 (8)

回本書目錄

第一卷·通治部分 (8)

1. 南天燭子

味酸、甘,性平。入肺、脾、腎三經。

益氣力,強筋骨。固精氣,駐顏色。斂肺金,治久咳。

此藥得效即止,不宜常用。亦陰陽雙補之品也。

2. 人胞

味甘、咸,性溫,無毒。入心、腎二經。米泔洗淨,童便浸揉,色白為度,入鉛瓶中,封固,重湯煮三時,待冷方開。

補心除驚悸,滋腎理虛癆。養血益氣、寧志返老。陰陽雙補,坎氣名高。

此物陳藏器、吳球二氏均富使用之經驗。吳氏所訂之大造丸乃傳世之名方也。

3. 血餘

味苦,性溫,無毒。入心、肝、腎三經。

去瘀血,補真陰。父發與雞子同煎,免嬰兒驚悸。己發與川椒共煅,令本體烏頭。吐血衄紅取效,腸風崩帶宜求。

發者,血之餘也。故於血證多功。入罐中,鹽泥固濟,煅存性。

肺腎陰虛之失音,以血餘炭加入適當方中,活血補陰,頗有裨益。

4. 當歸

(見女科)

5. 熟地

(見補陰)

6. 三七

味甘、苦,性溫,無毒。

生者:散瘀止血,消腫定痛。跌僕外傷,諸種失紅。熟品。補血和血、虛症堪用。

此藥既能內服,亦可外治。活血化瘀、旅行及居家備之,可以救急。

7. 仙鶴草

味辛、澀,性偏溫,無毒。入肺、肝、脾三經。

能強身止血,治過力勞傷。熱病腸紅拯救,虛人吐衄頻嘗。

此草止血和血,又能補益,為虛人血症不可或缺之藥。

8. 龍眼肉

(見食療)

9. 阿膠

(見女科)

10. 紫草

味苦,性寒,無毒。入心、胞絡、肝三經。

涼血和血,清解瘡瘍。宣發痘疹、通大小腸。治五疳以稱善,利九竅而允藏。

紫草,涼而不凝,為痘家血熱之要藥。但痘證極重脾胃,過用則有腸滑之虞。

11. 丹皮

(見退骨蒸藥)

12. 白薇

(見退骨蒸藥)

13. 赤芍

味苦,性寒,入肝經。

涼血清營,散瘀通結,止痛消腫,用於癰癤。

《本草求真》曰:「赤芍與白芍主治略同,但白則有斂陰益營之力,赤則只有散邪行血之意;白則能於土中瀉木,赤則能於血中活滯。」

14. 茅根

味甘,性寒,無毒。入肺經。

涼金定喘,治吐衄並血瘀。利水通淋,祛黃疸及癰腫。茅針潰癰,茅花止血。

甘寒可除內熱,性又入血消瘀,且下達州都,引熱下降,故吐血衄血者急需之。

吐血有因於寒,有因於虛者,非所宜也。

15. 蒲黃

味甘,性平。無毒。入肝經。

熟用止血,生用行血。伍五靈脂,治心腹痛。

入東方血海,是其本職。利小便者,兼入州都耳。蒲黃,乃手足厥陰血分藥,能涼血散血,故血分瘀滯之痛,皆可用之。又舌脹滿口,及舌上生瘡,均可外用。

無瘀血者勿用。

16. 白芨

味苦,性微寒,無毒。入肺經。反烏頭。

肺傷吐血建奇功。癰腫排膿稱要劑。

性收色白,合乎秋金,入肺經以療諸熱之證,收中有散,又能排膿。

癰疽潰後,不宜與苦寒藥同服。

17. 茜草

味苦,性寒,無毒。入心胞、腎二經。

行血止血、消瘀通經。風痹咸宜,撲損可治。

茜草忌鐵、根可染絳,但無瘀者勿用。

18. 大薊小薊

味甘,性溫,無毒。入心、肝二經。

崩中吐衄,瘀血停留。

二薊性味,主療皆同,但大薊兼主癰疽也。

二薊,破血之外,無他長,不能益人。

19. 翻白草

味甘、微苦,性平無毒。

止血,解毒。吐血下血,崩中齒衄。口瘡常發,頻餐可復。渾身疥賴,臁瘡濕毒,潰瘍不愈,用之洗浴。速效難期,貴在持續。

此草有撥亂反正之功。頑固難愈之出血與潰瘍,常用於適當方中,頗有靈驗。

20. 側柏葉

味苦,性微寒,無毒。入肝經。牡蠣為使。忌同柏子仁。

止吐衄來紅,定崩淋下血。歷節風疼可愈,周身濕痹能安。

微寒補陰,故應止血,其治風濕者,益脾之力也。柏有數種,惟根上發枝數莖,蒙葺茂密,名千頭柏,又名佛手柏,是真側柏也。

柏性挾燥,血家不宜多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