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希雍

《神農本草經疏》~ 卷二十七 (4)

回本書目錄

卷二十七 (4)

1. 萊菔(音蔔)

根味辛、甘,溫,無毒。散服及炮煮服食,大下氣,消穀,去痰癖,肥健人。生搗汁服,主消渴,試大有驗。

疏:,萊菔根稟土金之氣以生。《本經》:味辛甘,氣溫無毒。孟詵云:性冷。《大明》云:平。詳其功用,應是生者味辛性冷,熟者味甘溫平。故《本經》:下氣,消穀,去痰癖,肥健人,及溫中補不足,寬胸膈,利大小便,化痰消導者,煮熟之用也。止消渴,制面毒,行風氣,去邪熱氣,治肺痿吐血,肺熱痰嗽,下痢者,生食之用也。大抵入手足太陰,手足陽明經。故所主皆脾、肺、腸、胃之病。

子:味辛過於根。生研汁服,吐風痰。同醋研,消腫毒。炒熟,下氣定喘,消食除脹,止氣痛。以其性辛甚,故升降之功亦烈於根也。朱震亨云:萊菔子治痰,有推牆倒壁之功。是矣!

主治參互

《醫學集成》:齁喘痰促,遇厚味即發者。用蔔子淘淨,蒸熟曬研,薑汁浸,蒸餅丸綠豆大。每服三十丸,以口津嚥下,日三服。治年遠脾泄,百藥不效。單煮白萊菔,終日啖之,不輟必瘥。

簡誤

萊菔根葉皆可食,生熟皆宜,乃蔬中之至賤,而能止渴充飢者。歉歲,農人種之最有利益,但性專下氣,復能耗血,故多食則髭發早白。服地黃、何首烏者,不可食。

子,消痰下氣更速,凡虛弱人忌之。

白話文:

萊菔

根部味道辛辣甘甜,性溫,無毒。可以生吃或煮熟吃,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去除痰飲和癖證,使人肥壯健康。將其生搗成汁服用,可以治療消渴症,療效顯著。

萊菔根的生長依靠土金之氣。《本經》記載其味辛甘,氣溫無毒。孟詵認為其性寒,《大明》則認為其性平。仔細分析其功效,應該是生萊菔根味辛性寒,熟萊菔根味甘性溫平。因此,《本經》中記載的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消化、去除痰飲和癖證、滋補身體、寬胸利膈、通利大小便、化痰消導等功效,指的是煮熟後的萊菔根。而治療消渴症、解毒、疏通風氣、去除邪熱、治療肺痿吐血、肺熱咳嗽痰多、痢疾等,則是生食萊菔根的功效。總之,萊菔根主要作用於脾、肺、大腸、胃經,因此能治療相關臟腑的疾病。

萊菔子味道比根部辛辣。生研成汁服用,可以治療中風痰症。與醋一起研磨,可以消腫解毒。炒熟後,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平喘、幫助消化、去除脹氣、止痛。由於萊菔子辛味較重,因此其升降作用也比根部強。朱震亨說:萊菔子治療痰飲,有摧枯拉朽的功效。

主治及應用案例

《醫學集成》記載:治療哮喘痰多,遇到肥甘厚味就發作的症狀,可用萊菔子淘洗乾淨,蒸熟曬乾研磨成粉,用薑汁浸泡,做成綠豆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三十丸,用唾液送服,一日三次。治療久病脾胃虛弱,服用其他藥物無效者,可以單獨用白萊菔煮熟,終日食用,直到痊癒。

錯誤觀念更正

萊菔的根和葉都可以食用,生吃熟吃都可以,是很普通的蔬菜,卻能止渴充飢。在歉收年景,農民種植萊菔獲益良多,但其性專於促進腸胃蠕動,又能耗損血液,因此多吃會導致頭髮早白。服用地黃、何首烏的人,不能食用萊菔。

萊菔子消痰、促進腸胃蠕動的作用更快,虛弱者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