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農本草經疏》~ 卷二十五 (5)
卷二十五 (5)
1. 曲
味甘,大暖。療臟腑中風氣,調中下氣,開胃,消宿食,主霍亂,心膈氣,痰逆,除煩,破癥結,補虛,去冷氣,除腸胃中塞,不下食,令人有顏色。六月作者良。
神麯:使,無毒。能化水穀宿食,癥氣,健脾暖胃。
疏:,古人用曲,即造酒之曲。其氣味甘溫,性專消導,行脾胃滯氣,散臟腑風冷,故主療如諸家所言也。
神麯,乃後人專造以供藥用,力倍於酒麴。蓋取諸神聚會之日造之,又取各藥物以象六神之用,故得神名。陳久者良。入藥炒令香用。六畜食米多。脹欲死者,煮曲汁飲之立消。
造神麯法:用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以白麵百斤,青蒿自然汁三升,赤小豆末、杏仁泥各三升,蒼耳自然汁、野蓼自然汁各三升,以配白虎、青龍、朱雀、玄武、勾陳、騰蛇六神,用汁和麵、豆、杏仁作餅,麻葉或楮葉包罯,如造醬黃法,待生黃衣,曬乾收之。
主治參互
神麯,開胃健脾,消食止泄,同山楂、麥糵、谷糵、縮砂、陳皮、草果、藿香、白朮、乾葛、蓮肉等用效。《百一選方》療痞滿暑泄,曲術丸:用神麯炒,蒼朮泔制炒,等分為末,糊丸梧子大。每米飲下五十丸。《和劑局方》:健胃思食,治脾胃俱虛,不能消化水穀,胸膈痞悶,腹脅膨脹,連年累月,食減嗜臥,口無味。神麯六兩,麥糵炒三兩,乾薑炮四兩,烏梅肉焙四兩,為末,蜜丸梧子大。
每米飲下五十丸,日三服。《摘玄方》:食積心痛。陳神麯一塊燒紅,淬酒二大碗,服之。
簡誤
脾陰虛,胃火盛者,不宜用。能落胎,孕婦宜少食。
白話文:
曲:味道甘甜,性溫和。可以治療臟腑中的風寒,調理中焦和下焦的氣機,增進食慾,消除宿食,主治霍亂、心膈氣痛、痰逆、煩躁、癥結,滋補虛弱,去除寒氣,消除腸胃阻塞、食慾不振等症狀,還能使人面色紅潤。六月製作的曲最好。
神麴:功效顯著,無毒。能消化水穀和宿食,治療癥結,健脾暖胃。
古人所用的曲,就是釀酒用的曲。它氣味甘甜溫和,善於消導,能疏通脾胃的滯氣,散寒風於臟腑,所以能治療諸家所說的那些病症。
神麴,是後人專門製作用於藥用的,功效比酒曲強得多。因為它是選擇諸神聚會的日子製作的,而且選取各種藥物來比擬六神的作用,所以稱為神麴。陳放時間久的更好。入藥時需炒香後使用。牲畜吃了太多米,肚子脹得快要死了,煮些曲汁給牠喝,就能很快消腫。
神麴的製作方法:選在五月五日或六月六日,用一百斤白麵,三升青蒿汁,三升赤小豆末,三升杏仁泥,三升蒼耳汁,三升野蓼汁,以比擬白虎、青龍、朱雀、玄武、勾陳、騰蛇六神,用這些汁液和麵、豆、杏仁做成餅,用麻葉或構樹葉包好,像製作醬一樣,等到長出黃衣,曬乾收藏。
神麴的功效與其他藥材配伍:
神麴能開胃健脾,消食止瀉,常與山楂、麥芽、谷芽、縮砂仁、陳皮、草果、藿香、白朮、葛根、蓮子等藥材配合使用效果更好。《百一選方》記載用於治療痞滿、暑熱泄瀉的曲術丸:用炒好的神麴和用蒼朮泔水處理後炒好的蒼朮,等量研磨成粉,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米湯送服。《和劑局方》記載用於治療脾胃俱虛,不能消化水穀,胸膈痞悶,腹脅脹滿,日久食慾減少嗜睡,口無味等症狀:神麴六兩,炒麥芽三兩,炮製乾薑四兩,焙乾烏梅肉四兩,研磨成粉,用蜂蜜製成梧子大小的藥丸。每次服用五十丸,每日三次,米湯送服。《摘玄方》記載用於治療食積心痛:取一塊陳久的神麴燒紅,用兩大碗酒淬滅,服用。
使用禁忌:
脾胃虛寒、胃火旺盛的人不宜使用。神麴有墮胎的風險,孕婦應少用。